足迹
锦绣丹华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慧娘的娘家在一个离舒城城区约莫二十里路的庄子上。听沈立言和慧娘商量,要在这里住到自己长到一岁,丹年长舒了口气,安下心来,终于不用在马车上颠来颠去了。

马车缓慢的行驶在乡野的路上,天气暖了起来,慧娘把车厢的窗帘撂了起来,初春的风柔柔的吹了进来,地上也开满了白色的荠菜花。

正在驾车的沈立言转头向车厢里喊了一声:“慧娘,你看右边田里的老丈是不是岳父大人?”

慧娘抱着丹年探出头去,丹年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身着青色棉袍,挎了个篮子,正弓着身子在拔着田里的杂草,大约是长期干农活的原因,一张脸显得有些黝黑。

慧娘只看了一眼,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了出来,砸在丹年的小脸上,带着浓重的哭腔冲那中年男子喊了声:“爹!”

中年男人拔草的手顿了一下,直起身子回头看了一眼。慧娘激动的要下车,沈立言慌忙阻止了,只让慧娘在马车车窗上露出个脸来。沈立言把马拴到田埂边的树上,把沈钰抱出了马车。

中年男子看到慧娘,喜的不知道说什么好,飞奔过来,连声问道:“慧儿,真是你吗?你怎么回来了?”

慧娘赶紧擦去眼角的泪水,说道:“爹,我们回家说。”

中年男子,也就是外公,搓了搓手,抱起了沈钰钻进了马车里。接过慧娘怀里的丹年,爱怜的摸了摸丹年的小脸,问道:“男娃还是女娃?”

慧娘迟疑了下,赶紧答道:“女娃,刚满月没多久。”

慧娘父亲立刻训斥道:“胡闹!刚出了月子就跑这么远,沈立言是怎么照顾你的?”

慧娘接过丹年,赔笑道:“是我想爹娘想的厉害,正好有个机会能回来,就央着相公带我回娘家了。”

一路上沈立言和慧娘早教好了沈钰要好好表现,沈钰窝在慧娘父亲怀里,亲热的喊着“外公外公”,喜的慧娘父亲抱着沈钰不舍得放手。

慧娘父亲瞥眼看到沈立言赔笑着站在马车外面,“哼”了一声,抱着沈钰钻出了马车,带着一行人朝家里走去。

慧娘父亲心疼慧娘,慧娘也不方便露面,要慧娘抱着丹年坐在马车里。大中午的,村子里的人都三三两两的扛着锄头回家吃饭了,看到慧娘父亲抱着一个男孩,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后生驾着马车,吩咐打招呼问道:“李老丈,家里有亲戚来啊?”

外公也就是李老丈,乐呵呵的回答道:“是我闺女女婿回娘家了!”沈立言一边驾车一边和众人点头打招呼。

众乡亲看着驾车的俊秀青年和李老丈怀里抱着的小儿,纷纷夸奖李老丈是个有福气的,让李老丈开怀不已。

丹年在马车里听的好笑,这李老丈,看上去对沈立言是不假颜色,可旁人要是夸起来他女婿,他又得意的很,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可不是越老人心思越小么。

等马车驶到一户农户的院子里,李老丈就嚷开了:“慧儿她妈,快出来,慧儿回来了!”

话音刚落,灶房里就钻出来一个中年妇人,穿着蓝布夹袄,系着一个蓝布围裙,手里还拿着一个葫芦瓢。看到慧娘,中年妇人手中的瓢当即掉到了地上。

沈立言抱过丹年,慧娘快步上前去和中年妇人哭着抱到了一处。

李老头训斥道:“闺女回来是大好的事情,你们这些女人们哭个甚啊?”自己却偷偷擦了下发红的眼角。

待两人分开,沈钰和丹年又被抱到外婆跟前逗弄了一番,尤其是沈钰,人长的好看,懂事嘴巴也甜,外公外婆叫的老两口喜的不知道该怎么疼爱他好。

李家三间大瓦房,院子里还养着猪和鸡鸭,打扫的很是干净。沈立言先把丹年抱到了屋里的榻上,接着买的礼物从车里拿出来搬到了屋里。

丹年躺在榻上打量着房子,房子挺大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不过房子收拾的很干净,堂屋中间挂着松鹤延年的画像,榻中央的小几上还摆着一套白瓷茶具。

慧娘在灶房帮李老太太做饭,李老丈进了堂屋,一边抱着丹年哄她玩,一边拉着沈钰问长问短。问了沈钰多大了之后,就开始问沈钰读了些什么书。

沈钰乖巧的回答道:“爹教我读了《论语》和《孟子》,现在在学《说文解字》。”

第八章 冰释前嫌

李老丈一听沈钰读了书,大喜,捋了捋胡子,摇头晃脑的说道:“那我就考考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这句话怎么解释?”

丹年在李老丈怀里,一方面是惊奇,初见李老丈,也就是一个种田的庄稼汉,居然也是能够随口都能引经据典,另一方面觉得哭笑不得,古代人真是急功近利,沈钰才多大的孩子,搁现代还在四处疯跑着玩呢。

这厢,沈钰坐直了身体,双手规规矩矩的背在身后,答道:“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天下人就会祥和,国泰民安。”

李老丈似乎很满意沈钰的回答,撇了眼旁边恭恭敬敬站着的沈立言,硬邦邦的甩了句:“教的还不错!”

沈立言忙躬身道:“小婿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