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锦绣丹华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部分(第1页)

族长向几个后生使了使眼色,几个身高马大的后生立刻把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全子和张氏低着头,大颗大颗的汗水滴了下来。

第十三章 处罚

族长叹了口气,白胡子迎风微微飘动,在墙上磕了磕烟杆,说道:“大全还有大全媳妇,当着大伙的面,大伙都看到了,你跟你媳妇跑到立言这里来闹,这也就算了。可你媳妇还抢了这小闺女的银锁。我要是不处罚你们,我们这一个村子,以后还有规矩可言吗?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子孙,怎么能这样,呃,骨肉相残呢?”

丹年止住了哭,憋了半天才没当场笑出声来。

族长大人没念过几年书,随便来个文绉绉的成语都要人命。骨肉相残,亏他想的出来。

现在戏都演完了,也不用她哭了,丹年依旧一副委屈的样子,暗地里则是竖着耳朵听族长怎么宣判这对泼夫泼妇,最好是能把自己家的地要回来。

那些都是她的,她的!财迷丹年心中无限回放这几个字。

就在这时,门外急匆匆进来一个穿着褐色绸布长衫的中年男人,细长的眼睛闪着精光。

大全子和张氏看到中年男人,原本面如死灰的脸上浮现出了惊喜,耷拉的肩膀也都直了起来,得意的看着周围的人。

原本围着大全子两人的人自动躲到了一边,给来人让了个通道出来。

看到院内的情形,绸布长衫男人先大笑了几声,拍着族长的肩膀说道:“成哥,我刚回来就听说我这外甥看望亲戚了,想不到你也在啊。这不,家里有要紧事,我先带着他们俩回去了。等改天闲了,多去我那坐坐啊!”

自从这个绸布男人一出现,族长的气势就弱了一大截,只顾点头称是。

说完话,绸布男人含笑着向沈立言行了个礼,言谈举止间规规矩矩,竟让人挑不出个错来。

行完礼,绸布男人带着大全子和张氏走了,临走时,张氏还不忘狠狠剜了丹年一眼,大全子也得意洋洋,瞟着全场人,胸脯挺的老高。

丹年有些急了,这种人不一次性打怕他,绝对不会安分的,不知道下次还会使哪些妖蛾子。

丹年赶紧从沈立言怀里滑了下来,跌跌撞撞的奔到族长跟前,眼里噙着泪,揪着族长的裤角,仰头看着族长,模样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沈立言见状,赶紧过来抱走了丹年,责备道:“丹年,不可以这么不懂事!”眼神却在望着族长,要族长给个解释。

族长红了张老脸,扬扬手让围观的人都散了,说道:“刚才来的那个人,是大全子他娘的兄弟,在舒城知府老爷家做管事,是能在知府老爷面前说上话的红人。”

言外之意很明显,沈立言不过是无官在身的外来人,而大全子的舅舅可是当地父母官面前的红人。

丹年思索着,按说沈立言的哥哥沈立非是京官,那个知府在品级势力上根本比不过他,可乡下人明显没什么见识,他们只看到了知府掌握了他们的生存大权,况且沈家去了京城后,就和这边断了联系。

本来要回地就不太可能,这下那个绸布管事又横插了一脚,意思很明显是要护着自己侄儿。

丹年长叹了一声,地要不回来她心里老大不痛快。从进了沈家庄她就开始打小算盘了。沈钰这么小就努力读书,又够聪明,将来一定是要去考科举做官的,自然是不会看上原来家里的田产的。

她一个山寨版的“太子遗孤”,为了保命,自然是离京城有多远就跑多远,能一辈子窝在沈家庄种种田当个地主婆那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丹年可忘不了大冷天的被迫关在藤条箱里是什么感觉。

丹年不高兴,沈钰自然也不高兴。沈立言阴着脸叫过沈钰,抄起根柴火棍就要揍他,骂道:“小小年纪就有这么阴险的心思,圣贤书都白读了!”

丹年一看沈立言满脸怒声,棍子举的老高,吓了一大跳。沈钰又一脸倔强的跪在地上,没有一点悔过的样子。慧娘在一旁,急的没办法,男人是天,要管教儿子,她半点插不上话。

事情是她怂恿着沈钰做的,要把沈钰打坏了可怎么办。再说,小孩子记仇记的厉害,没准这个疼她的哥哥就此跟她不亲了。

丹年嗷的嚎了一声,赶紧跌跌撞撞的跑上前去抱住沈立言的腿,开始哭,一边哭一边嚷:“不许打哥哥!”

沈立言看到女儿哭的撕心裂肺的,一副委屈极深的模样,高举的棍子怎么也挥不下去。扔了棍子,扶起了儿子,把一大一小两个小孩抱进了屋子里。

在一旁着急的慧娘松了口气,进屋把银锁重新给丹年戴上。马车上还有李老丈送的粮食,慧娘淘了斤把米,准备起了午饭。

被大全子两口子这么一闹,早饭早耽搁了。两个大人少吃一顿没什么,可还有两个孩子。

丹年已经不再喝羊奶了,除了给她单独蒸一碗嫩鸡蛋外,还要喝点煮的稀烂的粥做辅食。

刚吃过午饭,太阳毒辣辣的照在当空,丹年正犯着困,族长带着一群人进来了。原来是族长跑了几个村子,找来了懂泥瓦活的,来给他们家重新盖房子的。

丹年来了精神,这族长也是个老狐狸精,哪边都不想得罪。在沈立言这边理亏了,现在倒是跑前跑后的没少出力。

沈立言能文能武,可他不会种地也不会盖房子。从买砖买木料,怎么动土,都是族长一个人在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