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穿过红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部分(第1页)

劝降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方志文的手里一个外交人才都没有也是事实,正当他为这事烦恼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人选出现了,那就是崔琰的从弟崔林。

老实说,方志文在崔林拿出崔琰的书信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来头,虽然看上去长得相当英俊,气质也沉稳敦厚,但是稚嫩的容貌还是很难让人信任。

看了崔琰的书信之后,方志文大喜,这是上次到郑乡的另一个意外之喜,本来还以为要到明年春天崔林才回来,没想到现在崔林就出现了。

方志文对崔林的认识,乃是来自崔琰的推荐信,信里崔琰对崔林的稳重和大气十分的推崇,至于能力,崔琰自然不会介绍一个没有本事的族人来丰宁郡打天下,那样的话,丢得可是他崔琰的脸面。

方志文看完了崔琰的书信,轻轻的放在面前的案台上,打量了一下坐在客座位置年轻人,只见他身体挺直的坐着,眼神正平静的看着方志文,当然了,一点点的紧张还是有的,不过在崔林的眼神里,方志文看到的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究,显然崔林对方志文这个年轻的主公有着很大的兴趣。

“德儒,你一路北来也算对丰宁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丰宁郡初创,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以对德儒的到来本官是非常高兴的,不过,本官还是先要问清楚,德儒是否准备在丰宁郡出仕呢?”

方志文对崔林在历史上的履历并不了解,如果他知道崔林在历史上曾经是魏国的幽州刺史、安乡侯恐怕就不会这么淡定了,至少,这样的一个在历史上有着浓重笔墨的人,怎么会自动自觉的跑到自己这里来出仕?

或者说,智脑认定自己将来必定被曹魏所败,自己的人也就成了曹魏的人,自然就回到了历史原本的轨迹之中?

“大人,林虽不才,自认为也有百里之能,丰宁郡初创,似乎有些前途未明的感觉,但是俗话说,雪中送炭强于锦上添花,能与大人筚路蓝缕开创基业,岂不是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

崔林似乎得到过崔琰的告诫,知道方志文喜欢人坦诚,所以说得话很直白,果然,方志文脸上露出一缕笑意。

“呵呵,雪中送碳也未必就容易,这需要好眼光、好魄力,不是谁都能做得出的,德儒是智者!有德儒相助,乃是本官之幸也!”

“林敢不效命!”

“好,德儒的职务么我想问问德儒,以你对丰宁郡当下情况的了解,觉得丰宁郡现在最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

崔林知道,这是方志文要考考自己,看看自己的能耐,才能决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任命,这可是关乎自己的未来的,崔林不得不慎重的对待。

“主公,属下对丰宁郡的情况都是道听途说得来,未免有失偏颇,可否请主公为属下讲解一二?”…;

方志文暗暗点头,这个崔林不是凿凿空言之辈,没有张口就胡说,而是慎重的先问清楚真实的情况再说,这点也让方志文十分的满意。

方志文招了招手,让崔林坐到他对面来,让身后的甄翔在案台上铺开一副地图,方志文仔细的给崔林讲解了现在丰宁郡以及密云密道的情况,还特别介绍了与异人合作的进展和计划,当然了,对于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方志文是只字未提。

这种详细的介绍,连甄翔和周醒也是第一次听到,自然都很仔细的听着,在这张不大的图纸上,方志文重现了密云城蛇吞象的过程,以及当前的态势,让在场的三人都对主公的能力和计划心折不已。

大概用了两刻时间,方志文才将今年冬季攻势的战略构想、执行的过程以及当前的形态解说完毕,然后方志文端起茶水润了润喉咙,抬头看着正在盯着地图上沉思的崔林,等待着他的见解。

良久,崔林才从沉思中醒来,见方志文并没有因为自己忽略了时间而有任何不耐,心里也越发的钦服这个年轻的主公。

“主公,以属下所见,现在东边由赤峰与凌河一南一北完全扼住了东部鲜卑与东部乌桓的西进之路,可以说是比较稳妥的,剩下的就是加快建设这两个要塞城池。北部,由于靠近大漠和沼泽,所以人烟稀少,在西路畅通的情况下,暂时鲜卑人也不会想到从北边进攻。所以现在的关键在于西路,而整个西路又可以分成南北两个方向,北边的慕容氏族现在用小部队与我纠缠,显然还不想在冬季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南路,却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属下对乌桓人了解不多,请问主公,这个楼班是丘力居之子,其人可有大志?”

“不曾有!楼班其人优柔寡断,志不大才也疏,丘力居死,北方空虚,未见其进取,反而将草原拱手让人。”

方志文缓缓的将自己对楼班的认识说了出来,既有自己的看法,也有事实佐证,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希望让崔林以及身后的甄翔和周醒熟悉这种说事的方法,要习惯用事实说话。

崔林的眼神一闪,挺直了腰身充满了自信的说道:

“既如此,主公当迫降此人,以一富贵闲侯许之,收楼班之民众以充城塞,属下以为,丰宁郡当下最紧迫的问题不是别的,乃是人口太少造成的有地无人守的困扰!不知属下之言可对?”

崔林字德儒:(内政将,方志文属将)

统帅:21

武力:20

智力:72

政治:74

魅力:73

技能:舌辩(10级),劝农(18级),建造(5级),鼓舞(5级)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敢去出使么

【求票!】

方志文微笑的看着崔林,对这个新下属的回答十分的满意,同时也有小小的疑惑,对于崔林的属性,刚才他抽空看了看,发现崔林现在已经是三阶顶端的内政将领了,按照他这个年龄,将来的能耐肯定不会小,怎么自己似乎对这个人没有印象呢?

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这个崔林被他的从兄给遮掩住了光芒,崔琰可是八阶的内政将领,与崔琰一比,崔林就什么都不是了,而且崔林是后来在魏国渐渐的爬起来的,可以是说大器晚成的那一类——所以,只看三国演义,不看三国志的方志文,是没怎么留意崔林这个人的存在的,不过不要紧,香香与李雪音都会很快的将崔林的真实身份找出来的,只不过,她们要如何讲给方志文听才是大问题。

“德儒所言甚是!丰宁郡最大的问题乃是地广人稀,其次就是人才匮乏,以往,我们汉人会认为草原上比较贫瘠,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水系丰富的草原地区是可以耕种的,而且放牧牛羊的价值也并不一定比耕种差,胡族之所以不能依靠放牧丰衣足食,一是因为胡族头领盘剥过甚,二是因为与汉族的交易渠道不畅,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如果草原掌握在我们汉人手里,其创造的价值要比在胡人手里高得多,问题是这个好处现在明白的人不多,所以草原上对汉族人口的吸引力是有限的。但是在异人眼里,对草原的价值是有着充分的认识,从他们对开发草原的热情上就能看出来。也因此,丰宁郡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原住民与异人人口比例倒挂的问题。这,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全部紧迫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