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霸秦穿越短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部分(第1页)

一开始越人对这种做法并没有抵制,因为这种安置的方法他们前所未见也闻所未闻,当秦人果真信守承诺按部就班的开始进行之后,绝大多数人反倒是对那些愿意坐船去往蓬莱的移民生出了羡慕,因为秦军之前动员时说得是,只要愿意去便可以分得土地,并且秦国提供一应的住宿和农具,并未说明到底可以分多少。而现在这些留在会稽的越人得知的情况是,去到蓬莱的一名也是每丁五十秦大亩,每口三十秦大亩,不但提供种子农具和房屋而且还是终生免赋。

终生免赋的意思也就是愿意迁过去的这代人,到他们死时都不用缴纳赋税,至于他们的后代则自然是要按照秦国的法律缴纳税赋。如今知晓,纵然悔之晚矣,却也不能放过这唾手可得的十年免赋之地,毕竟每人五十大亩本就不少,还别说秦大亩比之越亩要大上许多,只要肯精耕细作,不说喝酒吃粮填饱肚皮,就是咥咸肉穿绢衣的愿望也不肖数年便可达成。

至于用这种硬性的匹配方法筛选出来的一批无儿无女,也没有人愿意对其赡养的残障越人,无敌自然也不可能这些鳏寡孤独弃之不理全部杀掉,虽然这其中许多都是鼓动着青壮越人仇视秦人的老顽固,但无敌还是派出劳役,就在会稽山下的平原地带修建了数个专门用来安置他们的养老庄园。这些庄园里不设田地农耕,而是搭建起了各式工棚,残障老人当然不能白养着不干活,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是很人道的。

而对于数十万人的吃饭问题,秦军方面也暂时有了保障,那便是秦军先早存储和积攒下来的粮草可以维持大军和归化百姓三个月左右,加上蓬莱的船队每月可运送两万斤的山货和鲜鱼来会稽,加上越人自力更生与多方协调和广泛开源下,无敌相信要坚持到当年秋收问题不大。

秦军在越国不温不火徐徐展开各项工作,而山东六国对无敌的做法也是纷纷侧目。其中最为纳闷当然是楚国,楚王的一石三鸟之计,这个时候应该是收官阶段才对。可让他纳闷的是,其一、秦军没有四出攻伐越国王族的残党余孽,对越国东南部的许多王族诸侯小城视而不见,就是一味的闷头闷脑派出部队迁民前往会稽,也不知道这嬴无敌究竟有什么办法养得下这多的越人。

其二、魏国攻秦,从前五百年的春秋时代算起直至今日,没有哪一国的国君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依旧不温不火领着大军盘踞在飞地上。所以楚王失算了,他完全想不通无敌不回师救援的目的所在。不但他想不通,魏王、韩侯也想不通,至于赵王和燕公当然是想都不去想,因此这事只有齐王和孙膑能想得明白,但他俩又怎么可能告诉楚王呢?

其三、便是那伙西域使者,自打攻下会稽之后便销声匿迹,让楚王想要代秦国与西域诸国通商的美梦完全落空。为了这事楚王可没少下功夫,他自己虽然坐守松阳扼守秦军回撤的北方路线,也派出了军队埋伏在南面楚越交界的各个要道上。以他的看法,秦军想要回撤秦国,最好走的只能是北方路线,若要走南方则必须要大开杀戒,将越国南部的诸侯清除一部分后借道楚国南部经岭南回巴蜀,这条线路非但不好走,关键还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让他怪的是不论那条道路,都没有发现西域使节团,而会稽城内防范又相当严密,他派出的斥候没有一个能传出里面的消息来。

实际上,早在一个多月前,百多位西域使者便登船前往了蓬莱进行访问考察,一旁作陪的除掉关键人物景监之外,还有越王宫中选拔出来的二百多位越国美女。依照无敌的吩咐,景监的使命便是带着这些使者用三个月的时间好好游览宝岛蓬莱,让使者们领略岛上的自然风光和阳光、沙滩以及美女,舒缓心情,因为很快他们便要踏上归返西域的路程,将秦国的强大与富庶传遍整个欧罗巴利亚大陆!

第310章 势若奔雷

秦王嬴无敌领着十五万所谓的秦军精锐呆在会稽不温不火地进行着他的开疆拓土大计,老龙贾领着的大魏百战之师却是活活被堵在了函谷关下吃瘪。

自打初战当日秦国守军送上了人肉烧烤这道开胃菜后,魏军便偃旗息鼓的龟缩在关前大营里苦思对策。火这个玩意,说起来确实比看的见地刀枪剑戟、强弓重弩厉害太多。若当日秦军是用滚石檑木刀剑兵器将攻城的三千魏军杀退歼灭,魏军上下的将官士兵倒也还能接受,可就在众人眼前烧上一把火便让上千条热血汉子成了焦糊的人肉烧烤,当真是情何以堪。

按照老龙贾的作战计划,这一次进攻秦国,他原本是不准备在函谷关花上太多的时间。以他对河西的了解,函谷关的战略意义并非只简单的是一个扼守进出河西的关隘,而是关系着整个河西地区的战略桥头堡。拿的下函谷关,则河西之地唾手可取,拿不下便不可能再进一步。

因此,老龙贾原本计划好的破关方略便是现在关前正门猛攻,当双方进入战事僵持阶段后派遣一支兵强渡渭水迂回到函谷关背后进行扰袭,寻隙渗入关内里应外合一举破关或是截断其粮道消耗秦军战力。当年吴起便是用的如此战术占了河西,今日龙贾当然也用这招复破之。

可眼下正门佯攻的战术根本无法达成,派兵强渡则极有可能被关内守军派出的部队截击,移兵转攻他处又怕关内守军出击,竟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可要说这秦军的火龙炮也。真真难住了魏人,想想以前也有滚油、掷炬这类火攻战术,可威力都不及火龙炮的万一。尤其是这火龙炮发射的燃料附着力极强,一旦沾上衣物便会猛烈燃烧,而秦人又自己把函谷关前的护城河给填了,想要找点水灭火都不行。

苦思几日,倒也让龙贾手下的幕。僚想出了计策,一个没有名字的龙套幕僚提出可用树干拼接成巨大的双层板盾,板盾用木板榫实,就算放着给秦人烧也得烧上半日,魏军便可猫腰躲在板盾之下凿墙破门杀入城中。这个龙套的想法简单来说实际上就是做些大型盾牌遮挡秦军火烧,改单体盾为整体盾。对于这个建议龙贾本觉得不太可行,以秦军展现的实力来计,想必有准备才是,可眼下无计可施姑且试上一试也是无妨,这便命人伐木赶制盾牌。

五日后,魏军推着赶制出来的。十二面五丈见方的巨大盾牌车再一次向函谷关发动了进攻。

这天风和日丽,天干物燥,又是一个难得的放火好。天气。魏军所造的盾车体积庞大,车长三丈、宽二丈六尺,配有四对实心木轮,车上载有一副可以前后活动的板盾,长十丈,宽六丈,恰好将函谷关前留出的车道全部挡住,板盾用两层原木栅栏交错并且而成,并且每层之间的都是用生牛皮作为阻隔物,这样的话就算被秦军火烧,想要烧穿也需许多时间。

这一次魏军还是派出了一千轻兵推着盾牌车战。战兢兢的向函谷关的城门靠近,而城头的秦军也一如往昔的不闻不问,也不发箭阻扰,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魏人推着盾车逼近。看着盾车一步步的逼近,龙贾身边的龙套将领们都是大气不喘手中捏汗,唯独龙贾面色如常,他早料到了秦军必然有应对之策,只是抱有几分好之心,想要探知一二罢了。

便说这时,一千炮灰轻兵小心翼翼的推着盾车。慢慢的接近了函谷关,城下关前的焦土虽然已经被秦军清除,却不曾将那些被人油渗透的焦黑泥土掘地三尺,所过之处依旧四散会发着让人作呕的恶臭。

可就在推着盾。车的魏军还在强忍着地面散发出来的恶臭,奋力埋头推车前进的时候,函谷关城门上看起来已然用黑色石块封闭的墙体却是悄无声息中轻轻抖动起来,当列阵关前的魏军看着第一辆盾车平安无事抵达城门跟前正要发出欢呼,便看见城门上方的墙体突然裂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接着便看见一枚足有一丈直径,且拴着一条巨大铁链的灰色石球从豁口中滚落,“喀嚓”一声便将门前的盾车压塌,将车下掩藏的数十个魏军活活压毙。

看着如此大的落石,立于关前五百步外纛车上观战的龙贾尚且未从惊愕中反应过来,便继续目瞪口呆的看着这枚石球在铁链拖拽下缓缓升了回去复位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