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适合孩子看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社会上出售的色情盗版碟没有任何限制地进入未成年人的视线和手中,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一个在精神上没有任何准备的孩子其刺激度超过了大家的想像。欲望被挑起,却不敢与异性交往时,同性就成了目标。

帮助已经认同自己为同性恋者的青少年

很多青少年同性恋者仍然挣扎于对自身性倾向的认可中,也许还没有向父母或同辈人公开自 己。他们也很少求助,他们害怕:一旦把自己的性倾向告诉了别人,他们会遭到拒绝或审判。

但同时,他们恰恰是最需要理解和咨询的青少年。 辅导者通过张贴海报、散发小册子或书籍等方式告诉青少年,这些话题是安全的。给父母阅读的有关性教育的书单里,一定要包括有关同性恋的书籍。当青少年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同性恋或是双性恋,准备和别人讨论这一话题时,这样的一个环境会使他们感到安全。

青春期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一个时期。幼年时朦朦胧胧觉察到“与众不同 ”的感受越来越强烈。到了青春期的中期,一部分人会自我认同是同性恋,并且向同辈的同性恋亮相,但家庭成员和学校还以为他们是异性恋呢。这方面的咨询应该包括讨论同性恋是怎么回事,解释对同性恋的传统观念和误解,提供读物和参考源。很多青少年想向父母坦白,但害怕受到歧视。亮相通常会导致一场家庭危机。父母也会像他们的孩子一样,经历吃惊、否认、反省、愤恨和痛苦等一系列过程。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得知子女是同性恋时所做出的反应,就像悼念死人的过程一样。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子女异性恋的性倾向等于一场令人悲痛的死亡,因为很多对异性恋的期待(例如婚姻、家庭、生儿育女)都随之灰飞烟灭。父母经常要教育青少年,性行为有传染性病(包括感染艾滋病毒)和怀孕的危险。研究也表明同性恋青少年有更高的自杀倾向。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青少年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而已经表露要自杀的人则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来调整其心态。

♂♀特别提醒:同性恋不是病态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于2001年4月20日出版发行,在新版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

新版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在制订之前,有专门的课题小组对同性恋做研究, 在对51例同性恋者一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6人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因此,在新版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比1989年版更加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不一定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由于同性的性行为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碍。这样的规定更加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所施行的政策,符合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调查统计,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比例是2%左右,而同性恋的存在也是由来已久,社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中世纪,同性恋被认为是犯罪,同性恋者要被送上绞刑架。到了近代,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病态,需要治疗。目前已有不少国家承认同性恋是正常现象,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银河说,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进步。我们现在做的实际上是美国28年前做过的一件事。那时在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协会把同性恋从精神病手册中取消了。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做这件事晚了。在美国的一些州,至今仍把同性恋视为非法。

有关专家表示,即将出版的诊断手册虽不把同性恋当病态,但这并非代表中国法律、社会正式承认同性恋的地位,手册也保留了心理问题能使人改变性取向的观点。

(转引自2001…08…18 新华网)

九 得失之间

李梅:女,1981年出生,山东某县级市重点中学学生。因恋爱影响高考成绩,复读一年。现为北京某重点大学学生。

访谈——李梅:这件事差点改变我的命运

因为堵车,我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所以我在麦当劳里找了个遍,也没有发现我要找的人,只好给她再打电话。她说等了我好久,没见人才离开的。我希望她再次过来,并原谅我的迟到行为。

终于再次见面,她好像不是很生气,我稍稍松了一口气。她是一个非常稳重、温和的女孩子,是那种看起来让老师和家长都很放心的样子。一聊之下,不出我所料,她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从没让父母操心过学习的事。她惟一的失误是高考,但是老师和父母也没有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以为是她发挥得不好。

根本不会想到我会补习一年

你是在哪里读的初中高中?

一直是在老家——山东。我们那里教育比较严格,我就读的学校在市重点中排名第二,我的学习成绩在市里排前列,当时老师和家长对我很放心,根本不会想到我会补习一年——因为我学习还不错嘛。

就是说感情这件事情对你高考影响非常大?

当时没觉得,但出了成绩后……其实当时也考上了,只不过是个一般学校,省里的一个学校。我妈妈当时开家长会,老师家长都觉得我能上名牌,当时心里真是特别抱歉。我妈怕我有压力,还安慰我。老师对我期望也很大,但后来说你怎么考了这么一个学校啊?!

重读一年后再考,他们如愿以偿了?

其实我一开始报这所重点大学,报的不是这个专业,被调剂了,一开始是比这更好的专业。

我爸妈也没想太多,因为从小成绩也很好,以为我上大学是顺理成章的事,对我没有什么压制。

不是独生子吗?

不是,我还有一个弟弟。我父母对我和弟弟的照顾没的说,我家虽然不富裕,但他们真的都 在围绕我俩转。

你父母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你弟弟身上吗?

不会,因为我上小学时我弟弟才出生的,我爸妈的文化层次不是很高,他们很少辅导我功课,只是苦口婆心地说,加之自己比较懂事吧,学业也不用操心。但我弟弟现在成绩不是很好,我觉得他还是不太懂学业的重要。

性知识让我吃惊

你是几岁的时候来的月经?

13岁,初一吧。

你从何时开始注意身边的男生?整个过程中,你和男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小学五年级,不过还是由于学习。真是开始注意的,还是五年级的那个同桌吧。我那时是在市重点小学,成绩一般偏上,也不是前几名。升初中时,才开始更好,当时根本没有考虑互相促进学习,只是在一起玩玩什么的。我初中也没想到成绩会非常好,当时我班有个班主任,是我爸一个远方老乡,开家长会时相遇了,以后各方面都特提拔我。若当时没有那个班主任,我也许就是中等偏上,不可能特别好。

那到了他做班主任时,你的成绩是否已非常好,至少已经到了前三名?

最次一回考过第六名,差不多都是第一名。

你高考后复读一年,他们有没有问起原因是什么?全当成是失误?

他们就觉得是发挥的问题,其实我心里特别自责,但一直没有说出来,但我现在没有复读时的自责了,那一年真的是太痛苦了,我在学校住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