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部分(第1页)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这些资金一旦回笼。就要投入到军事力量的建设中去。不过刚才袭荣说的好。们的军队是一支职业化的军队!!前两年我们扩编的太迅速。很多士兵都还缺乏足够的技战术水平。现在我们军队要做地就是尽快地再提高我们士兵的个人作战能力和团体协同作战水平。这一年军队的工作重点就是大练兵!!没日没夜的给我大练兵!让所有战士将武器装备熟悉的就象使用他们的双手双脚一样熟练,让所有地队在配合协同作战时就象双胞胎兄弟一样心有灵犀的默契。”

“那军队的扩编呢?还继续进行吗?”

“继续进行。不过军队的规模已经基本足够了。陆军现在要做的是将这支步兵的战斗素质给用质的提升来代替量的提升。在现有三个大型集团军的规模上。再整编出八个二线集团军。象在南京打出自己威风地戍卫六团。还有东防御战中的戍卫三二六团。以这些根骨部队为核心建立起新的主力作战部队!增加这些部队地武装力量。坦克、装甲车、卡车车辆、医疗人员,能配备的也给他们配上。我们需要这些从数量逐渐转变成质量的军队扩大我们军队的攻坚能力!!”

“陆军的基调是从量转变成质量,但其他部队的扩编可以向海军还有空军部队放宽。在这两者之中。特别是海军!我们不仅需要一支以质量为首任的海军部队,同时我们在这两年内需要快速地扩编成为一支即有质量也有数量地海军!军队建设地重点优先向海军倾斜!”

听到段国学的拍板。海军司令吕万洋兴奋地站了起来。

“总指挥。我向您保证。我们海军一定不会让您和人民失望!!”

“坐下。万洋。我清楚地知道你们海军的作战决心和勇气。但是海军一直是我们的软肋。在近几年里你们虽然有着足够的政策倾斜优先发展,但是你们身上担子也是最重的。你们做好准备了没有?”段国学丝毫不客气地询问着吕万洋。

“请放心,我们海军所有将士官兵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感谢总指挥对我们海军官兵的偏袒。其实作为海军将领。我一直对总参谋部下达的限制作战条例非常的不满。但是我知道这是总指挥的国家战略需要。每一次我下达缩减军将士们的战斗战果,都让他们忿忿不平。不过我知道,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只想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将我们头顶上耀扬威的敌军舰击沉?”

吕万洋也不客气。这么多年来。海军官兵一直不能完全释放自己的真实作战能力;当兵的就有当兵的血气。这么一直被其它两个兵种压制住的海军弟兄们,再这么憋屈下去,吕万真不知道会让这些战士们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阴影。

“万洋。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受委屈了。不过你们的这种战斗意志的禁欲就快要结束到头了。你们放心。当我们向西方列强宣战交手时。你们可以向非中国的任何船只开火!”

段国学也清楚的知道海军这些年来一直受到地压力。由于早在十多年前海军就一直是一支只能被形容成为一支“存在的海军。”

虽然这支存在的海军仅仅有着为数不多的海面舰只。但是在海面以下。有着多少潜艇官兵眼睁睁地看着各种猎物在他们这些狼群眼皮子下溜过。

“谢谢总指挥。我们海军绝对不会让总指挥和全国人民失望的!”吕万洋同样向段国学出言保证着。

交待完军事成员的任务。段国学转头看向负责外交和民政工作的成员们。

“现在在民间有一种言论。这种言论在探讨商议着我们出兵攻打苏联的军事行动。有些人持赞成的态度。但是仍有一部分人持反对的态度。你们知道这些声音的来源和真实内容吗?”

“知道……”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人和这些传言的。”段国学饶有兴趣地坐下。点燃了从韦袭荣身上顺过来的古巴雪茄。

“这些人有些是其他党派的民主人士。有些是经济建设类的民间投资人。也有些我们民业党内部党员。”阳桂平说到后面时眼睛瞄了一眼段国学。只见他靠躺在沙发椅上。丝毫没有一点的不快。

“传言流传范围并不广。而且内容也还能从经济建设角度出发对军事行动的巨大耗费提出质疑。虽然有些人士。特别是其他党派的人士言论有些过激。但在某种角度上倒也不失理性的公正。”

“就这么点?”段国学吐出一口醇香的烟圈。毫不在意地说着。

“我们不是情报单位。能到我们耳朵里的话并不多。”阳桂平有些苦笑地说着。虽然他负责内政这一块的工作。但是底层的很多真实东西他也并不能都能听到。

“我能理解。桂平、德林还有宣传部的智忠。你们三个注意了。我现在要交给你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配合商统局的人将这些底层的话语全部给我收集出来。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总指挥。难道要……”

“我不敢保证我会这么做。我虽然一直尽量忍着不对国内的人动刀。但是却也别逼我真的出手。有时候人太善良了就成为了一种软弱。”段国学吞吐着云雾。样子仍旧丝毫不在乎的惬意。

“总指挥。难道就不能换种手段?”阳桂平劝说着段国学。

“桂平。对敌人的心慈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些人有些的确是从经济建设的公正角度来质疑我们现在的举动。但有一些就不同了。这一点你可以去问一下乔大老板的商统局。我授予你这个权利。”

“难道要做一次言论大行动?”负责宣传的黄智忠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对!现在国内的报刊过多。而且控制这些报刊的幕后人有些是带着其他目的性的。言论自由是可以。但是一些对政府攻击性较强的刊物应该撤了。”

“总指挥。这样可是容易造成其他党派对我们的反感和在国际上有独裁的嫌疑。”独裁的另一个特征就将所有国家喉舌言论统一。不允许另外的一个声音的出现。黄智忠感到有些冷汗在慢慢地浸湿内衣。

“独裁?就是吧……不过我们一直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吗?我们的人民现在还处在思想的启蒙期中。我不想让太多无关的思想形成和流传下去。在现在这个时期。我只要一种思想存在于我们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就是民业党能带大家走向繁荣和富强。至于其他的民主还有人权。我现在只要强权。至少在未来五年间只要全中国统一步调齐头向着一个方向上前进。至于其他的党派其他的声音。能随着这个方向一同努力的我们欢迎。敢在前进路上做绊子挡路石还有拖后腿的。全部给我挫骨扬灰摧毁的一干二净!”

段国学冷冷地向与会的众人说着自己的打算。民主这东西有些时候就是一把双刃剑。盛世民主是个好事。但是在乱世。强权的独裁就是不二的选择。

“我明白了。统一言论方向。为中国在世界大战中统一思想做好准备。”

“再下来就是民政建设和国内经济建设。民政建设就不用多说了。继续按照预定的计划稳步稳定国内民众。这是个长期的工作。急不得。而且这次的言论统一计划在某种方面上也是为收拢民心做着加速的工作。经济建设这一块。我们可以放开多的权限给民间投资者加速经济建设的步伐。原先只能归属国家开采的矿藏粮食交通等行业也可以逐步开放给民间。同时在我们需要引入外资。虽然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有多余的钱投到我们的国土上。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在我们的土地上还生存了一批犹太人。这些犹太人有些人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而且他们的家族种群联系庞大。我们可以适当地放开一些权限让这些人在我们的国土上投资建设。当然这些建设是必须有利于我们国民生计的项目。虽然这样做会带来环境贫富差距等问题。但是在生存和死亡的面前。抱着青山去死的做法我绝不选择!阵痛。还是要经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