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部分(第1页)

“无敌?如果无敌的话中途岛海战又怎么会败落?”

“巴嘎,我要和你决斗!”

“%@%#&*%…………”

南云借着有些寒冷的海风狠狠甩了下头,将当时吵得自己头晕脑涨的诸多话语回忆给甩了出去,那次的会议乱哄哄的就象是一场比赛嗓门大小的会议,各种争吵言论此起彼伏,南云只知道会议的最后,在天皇的肯首下,日本军部决定借助着天气发动一次快速的突袭。

为什么说是快速的突袭,因为中国人手中有两张日军已知的王牌,一张是遍布大洋的潜艇攻击网,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神出鬼没,谁都不知道这深海下是否有着水下杀手等待着自己的到来。为了躲避中国潜艇部队的攻击,日军设计了多套作战行动路线,其中的一个方案最终得到了通过。

都说要知道对方的拳头有多利害,自己上去挨两下就是最清楚的了。而日本和中国潜艇部队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双方斗智斗勇都进行了这么多年,虽然实在缺乏打击对方的手段,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完全没有防御的手段。

虽然日本轮船现在在太平洋上损失不少,但是那里深深的海水赋予了中国潜艇深潜躲避打击的条件,可在近海海域,由于海底深度的限制,很多地方都是只有几十米的水深。中国潜艇那屡试不爽的躲避手段效果在这里就要大打折扣。同时在作战战术上,军舰的行驶速度要比民用船舶快很多,潜艇一般很难跟上,只有在舰队的前方进行伏击,而伏击一般作用性不大,水面舰队会不定时的突入转换行驶航向进行规避,减少被伏击偷袭的效果。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扩大驱逐舰和护卫舰搜索的范围,不定时的投掷深水炸弹震慑中国潜艇部队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御。

还有一张王牌是那两份神秘的高空侦察航拍照片,日本凭借着这两份航拍照片准确的偷袭了苏联远东舰队和美国珍珠港,可以说这两次行动的成功,这两份来路不明的照片绝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确定是中国人提供的,但是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这次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晴朗天气绝不适合舰队的突袭行动。

在商议了突袭的可能性后,南云很快的便制定出作战计划,舰队从日本本土出发后,穿过朝鲜海峡达到朝鲜半岛,沿着朝鲜半岛的西部海岸线迅速的靠近中国海域,一路上尽可能的躲避一切中国潜艇和空军侦察,在达到朝鲜半岛的海州预定地点后,趁着夜色转向以尽可能的高速驶向中国海军重要的海港——刘公岛海军基地!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为了活着

日军这次海上偷袭虽然准备的有些仓促,但是这么多年的海军建设也练就出了一番过硬的本事和一批高素质的水手,虽然现在日本海军老水手损失的利害,但是在这些原有的海军舰只上仍旧是那些老水手在操控着船只,而只是那些新下水的船只才按比例配新水手。

南云率领的偷袭舰队一路顺风顺水,直到预定的朝鲜半岛的海州附近后趁着天未黑前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补给作业,补充了各舰只上的燃料,这接下来的事可就是这次任务的正题了,整个偷袭舰队船只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开过这一百五十海里的距离,而能达到二十节航速的就只有这些战斗舰只,至于补给船只将尾随在后面远远的追赶。按照计划,在偷袭行动进行之后,如果偷袭顺利,补给船队将在上午十分与偷袭舰队汇合进行再次的补给以增加攻击摧毁的力度。

只是如果说是象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样凭借着人力的马虎麻痹还有自大使得美国人忽视了被袭的后果,但是中国的士兵可是在长期的征战中养成了丝毫不大意马虎的习性。

虽然日本海军借助着夜色离开海州突袭扑向刘公岛后不久,只是这失去海岸地形掩护的日本舰队很快的便暴露在岸基雷达的探测之下。

清晨,当日军航母释放第一批飞机升空时,早已监视多时的雷达站观测员第一时间的按响了警报,凄厉刺耳的警报声瞬时将整个基地的人从睡梦中惊醒。

“所有人员进入战岗位,有不明飞行物正向基地快速靠近,注意,这不是演习!注意不是演习!”

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回荡基地的上空,刘公岛海军基地的所有人员纷纷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一边跑向自己的作战岗位一边穿戴着衣服。

随同刘公岛莱阳机场一起行动的还有刘公岛以东北外二十海里的黄海舰队,黄海舰队刚刚结束完对日轰炸的海面护航任务,返回至基地进行补给。

“舰长,雷达在方向发现明群体离九十公里,由于距离过远量还未能确定,只是雷达肯定这是大片战机所产生的反射。导弹发射控制仓询问是否发射导弹?”通讯员看到舰队司令文树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时心中顿时一轻。军队的人不怕死,但是却担心忧虑着自己被愚蠢的命令派自己去死……

“拉一作战警报,命令各导弹舰立即准备发射防空导弹,战斗机立即起飞前往拦截队全员进入战斗位置,对舰攻击机做好出动准备队立即转向,吸引对方分散兵力,减轻基地防空压力,与刘公岛海军基地取得联系,协同作战!”

“明白!”

长期职业军队地建设使得水手们快速地进入到自己地作战岗位中去。一架架战斗机迅速地起飞。而行驶在舰队最前方地导弹巡洋舰则在目标进入到防空导弹进入五十公里范围射程时便发射了第一批防空导弹,这样地距离上发射是考虑到双方是相对接近迎面行驶地时间差。当导弹飞抵目标区时个距离刚刚可以产生最大地威力。

“怎么样。敌机数量测算出了没有。”舰队作战指挥中心里树祥有些焦急地询问着雷达屏幕前地操作员。

“有干扰。而且机群数量太大了,估计至少超过六十架以上地敌机。”雷达操作员虽然也很焦急地想知道确切地数字。但是无奈屏幕上那显示敌机地区域闪现着一大片地亮点。这些亮点连成一片。在雷达波扫过去后只能在屏幕上显示出一大片刺目地亮斑。

“不要灰心。继续探测。一旦能确定准确数量立即汇报。”文树祥拍拍雷达操作员地肩膀。鼓励着他。

“我们地战斗机什么时候与敌机接触?”文树祥转向询问着航母上地飞行指挥官。

“在第一批导弹命中目标后两分钟与敌机群接触。”飞行指挥官没有抬头,他正在紧盯着海图,测算着目标飞抵的时间差和自己所能调动出的所有空中力量。

“很好,希望飞行员们能多缠斗住日军机群久一点,所有舰队人员注意:启动三重防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