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部分(第1页)

“就是,立达叔,杨将军,我带你们和大家去看抚顺的超大型露天煤矿,再看看鞍山的重型钢铁厂。这个两个地方一个出煤一个出铁,合在一起可是创造了一个不输于攀枝花的超大型工业区的核心。”

杜小毛立即上前搭话转移话题,不得不说,杜小毛的建议立即得到了众人的同意,大家纷纷乘坐上专车,沿着刚刚修建好的道路赶去。

“真大啊……”当第一眼看见抚顺西露天矿的人都会被这样庞大的挖掘场景所震惊。人类在地球上挖坑并不稀奇,但是你见过人类在地球的表面开挖出一个长宽几公里,深度近百米的大坑吗?如果没有,这就是了。(到目前数据已经是三百八十八米)

“西露天矿开采于一九一四年,主要产品为煤炭和油母页岩;现经过具体的勘探和规划,矿坑开始延伸和扩建,东西长六点六公里,南北宽两公里,总面积为十三点二公里,是亚洲最大的露天媒矿,大家可以看看这是从天空中航拍的地图效果。”

将手中的资料分发给其他人,杜小毛这可继续向大家介绍着这个巨型的人工产物。

“大家可以看看,以前在日本鬼子的滥挖滥采下,煤矿的挖掘设施简陋,天矿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事故频发,可以说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劳工就是悬着命在日本鬼子的皮鞭下工作着。不过现在经过我们的改造和新型工程机械的辅助下,以前的那种情况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杜小毛手指着那些穿梭于坑底下的那些小如指甲盖般大小的挖掘机械和不断输送煤矿的输送车说到。

“机械化作业……”黄木虽然对东北工业区的大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看到这样庞大的场景仍旧是吃惊不已,长期在南方生活工作,他也无法想象得出在北方这种一望无垠的地方,这种超大型的矿产开发让习惯于南方小巷道作业的他很不适应。

“对!机械化作业,就拿挖掘来说,以前只能凭借着工人手中的锄头锤子进行挖掘,效率不仅低下而且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用的是大型的挖掘机,一次满挖斗的开采量就可以达到五吨。同时由于拥有大型动力输出设备,我们可以轻易的将这些煤矿从坑底输送上来,而不像以前那样只能凭借人力背负上来。你说,这样的效率比以前大了多少倍!”

杜小毛着重介绍机械工程对国家生产建设的辅助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以前,制约生产发展速度的不仅有着工厂生产设备不足和生产人力资源的不足,还有一个就是原料生产以及运输的制约。别看攀枝花工业区的产钢产铁量这么大,但是真正制约攀枝花工业区产能的就是矿物的采集,井下作业不同于眼前的天矿作业,危险系数不是一般的大。

“妈的,好事都给你碰上了……”看着眼前那庞大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看着更远处那运输铁路旁不断喷涂烟雾的工厂,黄木第一次对杜小毛所领导的东北工业区有了一丝的羡慕。

第三百二十四章 伟大基础

接下来的四天里,在杜小毛的带领下,段国学和—行人等参观了东北工业区的改造和日前的生产能力,在经过这几年的改造和产能升级,目前东北工业区的现状就像杜小毛所讲述的那样,已经逐渐形成了以重钢和机械加工为主要产业,化工、木材、皮革等行业为产业支柱的生产以及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在工业区内,大量的工厂按产品生产流程尽可能的优化建设在一起以加快加强生产效率。

而重新建立起来的新工厂也正在加紧时间装配调测着,整一个工业区显露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每一个工人和生产技师以及工程师都在认真的完成着手中的工作,每一个人的脚步都下意识的在加快着前进的速度。这种态势不仅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也深深传染着前来参观的每一位观众。

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和更新建设让段国学这么牵挂的一个原因是东北工业区的发展建设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能否捞取更多属于中国利益:在段国学的计划中,重新构筑起东北工业区会使得中国军队的武装再上一个新台阶。原先在西南的两个工业基地已经无法再能扩张新的军队,军工生产能力也已近饱和,可以说中国军队现代化整编的最大制约者现在已经变成了日益接近饱和生产能力不足的各个工厂。

出现这个局面并不是段国学和他的幕僚们没有考虑周全,而是中国军队发展扩建的速度和国内生产能力扩张的速度相比超出了很多。在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下,在完成前六个主力集团军的扩编和装备生产以及消耗之后,原有的两个工业区还需要承担起国内其他行业生产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支援性生产,现在产能已经无法再支撑起更多的军队扩编。

可以这么说吧,在攀枝花工业区目前第一期工程竣工后年产钢、产铁量分别可以到达三百万吨、五百多万吨,表面上看这样的产量很多,但是放眼整个国家的需要却是非常的少,我们不可能将这些钢材全部投入到军队建设当中去,不可能将他们全部简单的全部拿去生产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大炮,还有消耗钢材最大户的海军,光一艘军舰消耗的钢铁就达到几千吨上万吨,还不要说那些边角废料的废料,更还要算上各和零件从毛胚到成品还需要消耗掉一定的损耗,这么一算下来,这几百万吨的产量根本就不算什么。更何况还要将其中的一部分份额用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中去,真正能用来生产军工产品的数量已经是很少了。如果不是平果工业区和其他省份和地区中还有着一些小型炼钢厂在支援着这样的建设生产,那么段国学绝对不敢在今年年头时对苏联人动手。现在这个时代的战争,已经逐渐演变成比拼向对方投掷更多的钢铁,哪一方扔的多扔的快,那么战争的天平竟会向哪一方倾斜。

而如只东北工业区的改造扩能计划不能按期的完工,那么势必会影响中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的获利大小。有时候段国学真恨不得凭空再拥有着这么几个大型工业区,这样他至少可以装备超过十个象第一集团军那样的重型机械化集团军和世界列强交手,可以装备至少五个拥有两艘以上大型航母和八艘以上导弹舰的航母群。但是他没有,每一个大型工业区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每个工业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就是那些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需要时间的;交通道路是要一公里一公里的铺设的,供水供电设施也是要一步步建设的,什么都需要一步步的去扎扎实实的去完成,可以用着一些全民建设手段进行加速,但是罗马也不是一天、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他现在只有着这么为数不多的工业产能,他就必须要利用好这为数不多的产能去扩大最大的战果。

不是段国学不能等,如果可以的话,段国学更期望再过几年后再参与到这场世界大战中去,但是原子弹出现的时间不能再让段国学这样逍遥的等待着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去打这场战争,他只能加速自己准备最后决战的脚步。这个原子弹的出现不是等待中国的原子弹,而是美国的原子弹出现前就必须要结束战争,段国学利用着后世原子弹出现的时间以及目前手头上和犹太人复国组织交换获得到的情报资料判断,美国人的曼哈顿计划虽然起步时间变晚,而且一部分科学家象爱因斯坦博士没有为美国效力以及自己刺杀了一部分科学家会使得这个时间会推迟一点,但是段国学不敢保证自己的推断就是完全正确的。在他的预计下,美国人完成第一枚原子弹的时间将会延迟至四六年中左右,虽然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缓冲,但是自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当然,段国学并不是仅仅只盯着这几个大型工业区的建设,对于一些中、小型工业区的建设也是非常注重的,象西北工业区,江南工业区,广东工业区、山东工业区等等,不过不管任何一个工业区,到目前这些中、小型工业区能给中国所带来的拖动效应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段国学手中的牌虽然已经很强大了,但是在他的心目中,现在的力量,还不够强。

这次在东北所参观的不仅仅只是工业建设的成果,在段国学的临时要求下,参观队伍还突击检查了教育体系的建设成果,令人满意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触碰国家未来希望建设资金以及物资的这根高压线。在段国学的行政体系中,并不是没有贪污和腐败现象发生,虽然金额和数量还很小,但是对于专项教育资金以及物资的挪用和贪污绝对是一根永远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在这一点上,从补贴给学生们每日的膳食补贴以及教育系统建设资金只能专款专用,任何想打这些款项和物资进入自己口袋的混账东西都被这条高压线烧的是身黑灰灭……

当段国学在随意抽取一所较为偏远的学校进行抽查时,段国学有些注意到当地的教育机构领导脸色有些不太自然,发现倪端的段国学立即加大了对当地的基础教育体系的抽查数量,当段国学在当地教育机关领导的带领下在丛林小路徒步走了两个小时后来到这所用简陋的木材和土胚所建立起来的小学时,当的教育机关领导这才勇敢的向着段国学吐出自己的苦水:

“总指挥,如果我们能再多一点资金,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在这种没有玻璃的阴暗教室里上课,我们的老师也不会为没有更多的课本和教材所苦恼:在这个简易的学校里,四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一同的上课,这个教室夏天比蒸笼还热,冬天比冰窖还冷,但是这些都不是学生和老师们最迫切期盼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能有着更多的教材和书本来充实着他们的视野才是最迫切期盼的东西。”

段国学没有责骂这位负责教育的领导,他当然知道,由于国家经济建设还有军队建设以及扩张所带来的消耗,教育资金已经被挤占到了一个自己所能接受的边缘警戒线,到底是忍着几千万学生未来几十年的希望来成就未来几年的大战,还是是用忍隐不发的低调来成就三十年后的再崛起,手头上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还有物资就这么多,段国学真的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