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部分(第1页)

双方就这样在没有宣战的奇怪态势下打的是轰轰烈烈,这场战争让德国小胡子在欧洲大呼中国朋友仗义出手两肋插刀,而欧美诸国则在暗自偷笑不费一个铜子甚至连谴责和遗憾这些口水话都不用说便可以内心喜悦的看到苏联现在两头受敌。

只乏这种笑话并没过多久便让这种笑声戛然而止,段国学出兵东南亚这些政客们并不是没有预见,但是中国出兵的速度似乎要大大的超出它们的想象和预计的规模以及收复的速度。而更让欧美诸国列强们所不能容忍的是中国在扶持亲华政权的建国,这种政权的建立对于欧美列强,特别是英法两国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片殖民地原本就是属于英法等国的,日本矮子用着士兵疯狂的进攻夺去只是逞一时之快,对于这些老牌强国来说,日本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是将这片土地暂时的交于日本的手中,只要等英法诸国调整好国内的状态,收拾或者是安定住身边的德国战车后就会易如反掌的拿回这片殖民地。但是中国人在扶植亲华新政权,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将会独立,而自己要重新返回这些独立的国家重新奴役这里的人民时将要背负上侵略者的骂名!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在乎名声?

答案就是——婊子和政客。

对于这些世界强盗来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在这些强盗们就像后世中的那些黑帮们急于洗白自己的身份,穿上名贵的绅士燕尾服,带着礼帽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名声对于它们这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强盗这一词绝对不能冠加在它们的头上,虽然它们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残暴和血腥的强盗,但是在它们的眼中那已经是过去,是已经遗忘性的过去,没有人会去回忆这段历史,特别是自己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中,“开拓”、“探索”这些美化性的褒义词永远会粉刷着它们这段用其他民族的血泪史所书写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和这片殖民的一样,这里同样有着大量的屠杀和武装镇压原住民才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这些老牌强盗们的殖民地,对于这些强盗来说,这片殖民地能给它们提供大量的原料和产品加工后的倾销地。每年,这些强盗们用着最低廉的价格换取着这片土地上用着皮鞭和劳工血汗甚至生命创造出来的原料,然后运回本土经过深加工后再用着最高昂的价格反倾销到这片土地上,从十五、十六世纪时代的东印度公司时起,这些殖民地上的人们就注定了将要过上被奴役和压迫的生活。

而中国现在的做法正是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世界列强们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虽然在这些土地上,很多原住民还不知道解放的意义,也不知道自由的意义,它们更期盼着这里的掌权者们施舍和运行它们发动进攻掠夺华人的经济区,但是这些高鼻子花眼珠子的洋鬼子做主人的历史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们将要成为这些土地上的主人,但是这些主人都是倾向中国的亲华执政人……

东南亚的战略的基调是建立在扶植亲华政府的基础上,而就是这个基础让西方列强们感到不满,段国学所领导的中国新政府在这一片土地上的驱逐日寇进度要比世界列强们所预计的要少很多,就是这个时间差,让卡拉宏等人有着足够的时间独立建国。而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代表词是什么?——就是拥有着独立的政治权利和军队调动权利!而这样的权利就是在告诫着美英法等西方列强们知道,这些国家已经独立,而作为在这些国家身后撑腰的幕后人,对这些国家的对立就是在和中国对立,对这些国家的进攻就是对中国的宣战进攻。

这些话是段国兴的原话,这些国家对于中国来说很重要,不仅是可以借助着它们共同的开发发展这些土地上的资源,同时也可以极大的缓解中国周边所面临的地缘困境……

第三百五十六章 洲际导弹

但是光是凭借着普通军事力量还不足以打造出一个和平安定的发展空间出来,要想在战争结束后有着最致命也是最为关键的终极武器,那就需要有着核武器!

中国已经有了原子弹,而且蛋蛋还是可以直接投掷使用的武器,但是这种投掷手段还不能做到震慑和实用,空投不能将原子弹投到美国本土和欧洲本土,要想真正将这种无上威力的武器更有效的使用,那么洲际导弹就是必不可少的另一件武器。

不过对于这个领域,段国学所能给予的帮助并不多,而且对于这样高精尖的科技领域,段国学这种万金油式的半桶水还是不要来卖弄了。不过在这个领域上,是另外的几个人在书写着这个领域的传奇故事。

“张德毅总工程师,今天让您从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做我们的讲解员真是有些抱歉。”穿着防静电服站在火箭总装车间内,段国学有些歉意的向身边的这位花甲老人致歉着。

“没关系,能做总指挥的解说员也是我的一种荣幸。”

“很久没有来到这边了,现在我们的火箭发展进入到什么样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向太空中发射超过二十枚不同类型的火箭,其中问天一号由于载重和安全程度不高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过高,已经逐渐不能再满足我们的需要。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实验了问天二号运载火箭,这种火箭长度上没有增加多少,但是在直径上却增加到了三点三五米,这个尺寸也是今后我国火箭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因为我国的火车运输要求中,这个数字就是铁路部门运送尺寸的极限。我们只有等海南的火箭发射场以及发射中心建设成功后,火箭的直径才有可能突破这个极限值。问天二号火箭起飞重量一百九十吨,能将一点八吨的载荷运送到距离地面数百公里的橱圆形轨道。问天二号火箭已经发射了六次,六次发射均获得成功。而在这个型号的更新的改进问天二号甲型火箭中,我们采用了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略微增加了火箭的长度,运载能力增加到二点四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张德毅的介绍很简单,他并没有直接叙述这些火箭的具体内容,而是简单直观的告诉参观人员主要数据和性能。

“除了这几种,还有没有更加大型的火箭?”问话的是李德林,这次出行就是要让他在今后和西方列强们在谈判桌上对垒时有着更多的底气。而看现在李德林的样子也知道此行绝对给他带来了足够的底气,想想看,让你看到这么庞大的科技产物,任谁都会为自己的祖国能生产制造出这样的高斜技产品而感到自豪。特别是在很多领域上,中国已经远远的将世界发展科技给抛在了身后,火箭是什么?可能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都没有形成足够的概念。除中国之外,唯一能有着足够印象甚至是产品的也只有德国人手中的V2火箭了。而在遥远的中国,中国人已经悄悄的向太空中发射了十多枚卫星,要不是段国学扮猪吃虎的低调理念,如果将这个事实公开,那么相信欧美列强们会掉落一地的有色眼镜。

“有!但是暂时还没有能发射,问天三号是正在研制生产的三级运载火箭,它可以将一点六吨的载荷给运载到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中去,只是在未能发射这种火箭验证它前,这种火箭我们暂时还不属于列装产品中去。”张德毅严肃而又认真的回答着李德林,对于这些科学家来说,认真、负责是他们最优秀的品质。

“我记得你们三个月前已经完成了一箭多星的实验性发射,而且还获得了成功。”段国学这个从后世来的人自然知道一箭多星的发射意味着什么。

“是的,总指挥,我们那次的实验获得到了成功,我们用问天二号甲型火箭成功的进行了一次一箭三星的发射,目前我们正在准备第二次的发射。”

“这一箭多星是怎么回事?”李德林有些好奇。

“一箭多星发射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发射技术。这是一种优越先进的发射方式,它能充分地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将多枚卫星运送到太空进行释放。”

“这么厉害。”李德林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