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7部分(第1页)

些哨点而不撤离其他的哨点呢?”冯军座盯着地图说着重点。

“我们新的侦查小队已经派出去了,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反馈回来。”

“军座,你看呢?”白建生询问着自己麾下的得利战将,希望他能给出一个最好的答案。

“甭管老毛子是撤还是打,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仅凭这些哨点唱空城计就档住我们前进的脚步,那我们可就成多疑的司马懿了。让部队注意警戒和多与友邻部队保持联络,一旦有埋伏便立即相互支援,我们集团军里的陆航直升机提高飞行次数,多注意对地面可疑之处进行侦查,胆子要大,心也要够细……”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个人形象

“玩阴谋诡计?中国人是老祖宗!”冯军座对苏军突然出现的举动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是信奉绝对实力的家伙。在很早以前,他就和很多在段国学麾下的军官们都知道这种绝对实力代表的是什么。

那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和淡定。

不过即便冯军座再怎样不屑于苏军的诡计,他还是非常认真的加强了对苏军的侦查力度和在情况未能更加明了前做出了放缓前进速度,加强各部队之间的联系这些举措。很多人在一提起冯军座时都会第一个想到屠杀日本和朝鲜半岛二鬼子的屠夫形象,人嘛,总是有着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判断准则,很多人在没有见过冯军座之前甚至认为冯军座是个象张飞那样楂须黑脸面目狰狞,而如果真正接触了解冯军座此人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根本是你所想象中的那样残暴和血腥的屠夫像。一张娃娃脸虽然经过岁月的打磨但是仍就不失英气,而那永远翘翘的嘴角更是让很多女子迷恋他的主要原因。在军校中,冯军座所收到的情书数量永远是农根无法何其相比较的,而且据说传闻在刚入军校之初冯军座便撬走了农根喜欢的一个女孩就是两个人水远不对眼的主要矛盾起点……

而在中国军队的高层将领中,冯军座和农根在作战风格上是偏向于牛刀子战术的将领,但这并不代表着两人就是只会猛打猛冲的指挥官,恰恰相反,两人都是那种胆子比别人大,心却比别人更细的指挥官,胆大心细脸皮厚,这是两人的共同特点……

“师长!情报出来了,在斋桑,苏军从各地抽调的部队集中到了斋桑,具体数量还在统计,但是据初步估计,在斋桑的苏军至少有四个师以上。”从情报中心得到消息后,第三集团军战场情报官杜少伟急匆匆的跑进冯军座的前面。

“四个师?能弄清楚正规师和临时征募的部队比例有多少吗?”冯军座一听心里咯噔的加速跳了一下,翻开斋桑的地图查看起上面的地势图,预判断着苏军将这么几万人集中在斋桑这个小地方会怎样运用好这几万人。

“还不清楚,不过他们正在抓紧时间侦查,但是从最新的侦察机所拍摄回来的照片看,科涅夫放弃在山地进行阻击是因为放在这里送菜还不如收缩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中正面作战。”情报官解开自己衣领上的风纪扣,好让刚刚剧烈跑动的身体散出更多续集在衣服中的热量。

“想打决战?科涅夫这老家伙没发疯吧,打阵地战可不是他们的长项。”冯军座歪着脑袋靠在指挥车上的座椅在试图用着科涅夫的思维进行着逆向思考。

“两其相害选其轻,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这么做。”情报官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

“哦?说说你的理由。”冯军座饶有兴趣的双手交叉在胸前等待着情报官的解释。

“理由很简单,这样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东十个人西百个人的给我们的士兵送菜,还真不如将这几千号人汇拢在一起使用,虽然没有任何的抵抗便丢失了这些山口上的哨点和关卡,但是这些地方在我们看来拿下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我相信科涅夫也很清楚。与其让这些哨点上的老兵一个个孤零零的战死,还真不如将他们集中在一起发挥出人数上的优势。要知道这些人再怎么说都是受过一定时间训练的老兵和老战士;现在苏联在军队建设上就是缺乏着足够的基层指挥官和士官,将这几千老兵老战士归拢在一起捏巴捏巴凑这么些人,重新建一个步兵师就象玩一样容易。”情报官很自信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理由的出发点很实际,但是似乎还缺少点什么,还有更多的补充吗?”

“这个……”情报官面对着冯军座似乎有些犹豫。

“放心的说。”

“那师长我说了,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推测。科涅夫现在又缺兵又缺将还缺乏各种武器装备,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我军在西线从斋桑、阿拉山口,甚至是晚些时候从喀什一带发起的进攻,虽然咯什一带还没有发动进攻,但是我相信第十一集团军在喀什一带的集结没有理由不被科涅夫所获知,最起码他也会有所耳闻。因此面对三个方向的进攻,科涅夫必须要选择一处作为防御的重点。在三个方向中,喀什我相信科涅夫是肯定要放弃了,那里地处偏僻,军队调动不方便,同时又缺乏战略价值,说真的,我都不知道总指挥为什么看中了那块地方?”

抓抓自己有些发痒的脑袋,似乎想更多的猜测出最高领导人段国学用兵意图的情报官打破头也无法想得出段国学为什么会向这里用兵。他当然想不出,因为打通这里就是通向中东的交通要道。从思索和猜想中回过神来,情报官这才继续分析到。

“而三个方向中,打过阿拉山口由于就可以威胁苏联在此作为联系和枢纽的阿克斗卡,被我们掐住交通咽喉的下场科涅夫也肯定很清楚。一年多前我们在东北外的那个不起眼的补给站掐死远东共青城一大片土地和苏联后方的联系这种下场科涅夫绝对不想重新上演,因此他的防御重点只有放在阿拉山口和阿克斗卡这一段距离上,同时由于这一段距离多为山地,可以利用地形进行有力的阻击,在这一点上,我就不再累述。”

“只是三个方向中的最北面,也就是我们第三集团军攻击的主要方向上,我猜测科涅夫是极为犹豫和难以取决是否舍去还是将为数不多的力量集中在此进行防御或者是决战……”

“阿克斗卡虽然是控制中亚的一个重要咽喉,但是如果一旦给我们第三集团军通过斋桑泊后同样可以利用苏联的铁路沿线一路北进;科涅夫现在肯定很痛恨为什么要将这里的铁路线建设的这么完好,因此他现在最头痛是就是到底是防中部还是防住北部,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还都是不能舍去的肉。”

“所以科涅夫在针对事前所收集到的情报资料进行比对和判断之后,科涅夫的用意就是集中优势兵力防御住阿拉山口到阿克斗卡这一带。毕竟第一集团军是重型机械化部队,一旦放任这些钢铁洪流肆意的全速开动突击,再给科涅夫现在十倍兵力也得要避让三分。”

“而从地势地理上以及我们第三集团军的作战特点上看,我们第三集团军对后勤的要求虽没有第一集团军那么大,但是也不会是个小数,而通向斋桑泊一带的交通又只能够提供有限的补给,因此我判断科涅夫是打算清坚壁野,从而逼迫我们不得不从当地强制获得补给已减少后勤压力。而这一带恰恰民族成分复杂,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一旦我们在就地征用收购补给有什么差池,民族矛盾这团大火就会将我们第三集团军活活的烧死、拖死在这里。毕竟师长你的某些威名实在是太盛了……”

情报官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身体有些不自然的扭动,这是他双脚有些微屈,好在冯军座暴起的那一刻时躲过扑向自己的突然袭击。

“我看你小子不应该当一名情报官,应该去当一名参谋部总长。”没有情报官想象中的暴起,冯军座坦然的听完情报官的分析后甚至连站起的欲望都没有。

“师长……”

“你分析的很不错,从战略侦察机所拍回来的照片显示,科涅夫的确在做着清坚壁野的事情,而且就是在这几天内所发生的事情。科涅夫不愧是苏联主要高级将领之一,他找到了他所认为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你刚才所说的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