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英烈传图片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部分(第1页)

窦辅见杜袭如此说,知道无法隐瞒。只得承认道:“在下正是窦辅,并非有意欺瞒,实在情非得已,还请恕罪!”

陈群等人表示理解,并不在意。而在得知窦辅身份后,一众颍川学子,纷纷上前攀谈,连之前与窦辅冲突的那位学子亦来凑趣。面对众人的前倨后恭,窦辅微微一笑,并未放在心上。反而望着一脸平静的陈群四人,暗叹到底是名人,就是不一样啊。转眼又疑惑,与陈群一起那三人,到底?能与陈群为友之人必定不凡。观三人言行举止,一定不是普通人,为何自己一个都不知道呢?

而就在窦辅独自纳闷之时,杜袭恍然大悟,忽然开口道:“哎呀!吾等中元直之计也!”

此言一出,辛毗脸色一沉,隐有怒气。赵俨脸色微变,摇头轻叹。而陈群却不动声色,只是嘴角轻轻抿紧。若不是窦辅有意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而陈群似乎感受到窦辅,轻咳一声,随即说道:“吾等一时失态,让敬德兄笑话了!”

窦辅示意无妨后,说道:“不知子绪方才言道之元直为何人?”

陈群等见窦辅为保全他们颜面,故意扯开话题,不做深究,皆心存感激。却不知窦辅是真的非常想知道这元直是否心中所想之人!

杜袭当先说道:“不瞒敬德兄,方才吾等在书院山下畅谈,忽然见元直从远处匆匆。开口便说,前路有一人,嘲笑吾等颍川学子,名不副实,只会坐而空谈!吾等气不过,这才来此拦住敬德兄去路,欲与敬德兄一争短长!”说道这里,长叹一声。而辛毗接着愤愤道:“谁知这徐元直居然欺瞒吾等,枉废吾等之信任!险些错怪好人,真的一个小人!”

杜袭制止道:“佐治慎言!也许元直有不得已的苦衷,切莫妄下定论!”

辛毗还待再争。这时,一直不说话的赵俨开口道:“佐治,子绪,皆少说两句!切莫让敬德兄笑话!吾等并不知事情原由,怎能如此武断,待问过元直后,再做计较不迟!”

待赵俨说完,陈群点头道:“不错,伯然言之有理!其实,事情来龙去脉,详细经过也许不必去寻元直。想必敬德兄应该可以给吾等一个答案!”

窦辅此刻还沉浸在几人谈话之中:原来那人真的是他!徐庶徐元直!竟然是他,唉,失之交臂啊!直到陈群问话,窦辅才反应过来。忙收敛神思,将途中所遇经过告知众人。

直到此时陈群等人才正真恍然大悟。知道徐庶误会窦辅了,纷纷表示,将来遇到徐庶一定转告窦辅之心意。

好在双方都是豁达之人,虽然开始因为徐庶之言,彼此误会,可是也因此结缘。窦辅与陈群等人,此刻心中反倒都隐隐欢喜,还感激徐庶。

因在路上,多有不变。且彼此心中有事,于是窦辅与陈群等相约来日再聚。随后,纷纷告辞。

窦辅望着众人远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历史留名之人物,果然名不虚传!陈群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从面色上,若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丝毫变化!而此时他却最多只是二十出头。而另外三个‘无名’之人,也不可小视。辛毗刚直,随机应变。杜袭仔细,敏捷果断。赵俨,圆融,精明练达。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想着想着,窦辅心生感叹,颍川多才俊啊,难怪历史上曹操凭借此,三分天下有其二!

当然,窦辅不知道的是,这三个‘无名’之人,可都不是泛泛之辈,虽然三国演义对其记载很少,可是真实的历史上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且不说陈群,这杜袭,可是曹魏重臣。最著名的就是在曹操夺取汉中后,尽迁其民,使得后来刘备虽然夺其地,却无人!这就是杜袭的功劳!而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被黄忠斩杀,魏军大乱。正是杜袭临危不乱,与郭淮等商议,立张颌为帅,稳定军心,等待曹操救援。避免全军覆没,后留守长安,震慑蜀军!而这杜袭家风很好,数代皆是郡县之长!父亲杜根也是以为义士!著名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写下的绝命诗中赞美的两个义士,一个是之前说过的党人中的张俭,另一个就是杜袭的父亲杜根: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辛毗虽然在演义中名声不显,主要是他的哥哥出名,袁绍手下的辛评!可是历史上可不是如此的。曹魏四朝元老,更是曹丕心腹,为曹丕受禅代汉而努力。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司马懿不敢与诸葛亮交战,坚守不出。被诸葛百般羞辱,群情激奋。为了不使众将出战,上演了一处千里请战的好戏。而来营中宣召阻将的就是辛毗。而辛毗更出名的是生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儿。能在历史留名女性并不多,而以智谋留名的更是寥寥无几。可辛毗的—辛宪英,正是以此留名。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蕙的才和孟姜的烈并列。

至于说赵俨,那就更是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曹操晚年最著名的两场战役:张辽威震逍遥津。关云长水淹樊城。都离不开关键人物赵俨,孙群孙权趁曹操征汉中,突袭合肥。当时,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不和。全是赵俨居中协调!而在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后,曹仁一度想突围逃走。徐晃赶到救援时,正是赵俨临危不乱献计献策,等待南北援军齐聚,一举击退关羽,解了樊城之围!

这三人与陈群,在年轻时并称为颍川四大名士。可见能力绝不一般。当然这些窦辅并不知晓,谁让他历史学的不好呢!

当然,他更不知道,这四人将与他的一生命运际遇纠缠不清!

目送陈群等人远去,窦辅回过神来,与典韦太史慈一道,往颍川郡治奔去。除了拜访荀爽外,更因为之前遇到的陈群等人后,而增添了一份期待!人才荟萃的颍川,又会遇到哪些名人呢?而徐庶到底去了哪里呢?窦辅又能够找到他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 见荀爽方圆黑白 遇奉孝棋定三载

上回说到窦辅在途中被颍川学子留难,在一番详谈下,才知晓中计。而使计之人就是之前杀人后被窦辅放过的侠客。更令窦辅吃惊的是,那侠客居然是鼎鼎大名的徐庶徐元直!最后总算是冰释前嫌,也因此结识了数位颍川才子,历史名人。其中就有著名的陈群陈文长!

待送走陈群等人后,窦辅联通太史慈与典韦亦匆匆赶往颍川郡治去拜访荀爽。见过了陈群等人,窦辅越发觉得人才的重要,也更加明白了演义的不可信,历史留名之人,没有一个泛泛之辈,想要生存下去,或是建一番功业,更是需要无数的人才辅佐!也因此窦辅迫切的想得到更多英才,而荀爽以及其所在的荀家是颍川望族,若有其支持,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不数日,窦辅一行来到颍川郡治阳翟。可入城一打听,才知晓,荀爽如今不再此地,而是回老家颖阴去了。虽然,窦辅不知道荀爽为何回去,但是此时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急忙上马往颖阴而去。终于在第二日傍晚到达颖阴。窦辅等牵马入城,直奔荀家。

而荀家在得知窦辅到来后,竟然是荀彧亲自来迎。窦辅受宠若惊,连连施礼,说道:“文若兄,别来无恙!”

荀彧欠身让过答道:“托侯爷之福,一切皆好!”

窦辅佯作不悦道:“辅以文若为兄,兄却不以辅为弟!何也?当日匆匆一别,只区区数月不见,竟至如此生分,非辅所愿也!”

荀彧见窦辅如此说,歉然道:“先公后私,礼不可废!彧拜见世叔!”

窦辅见荀彧如此呼唤自己,亦感无奈,只是知道荀彧脾性就是如此,谦谦君子。而其因为窦辅是荀爽师弟,故而坚持如此称呼领着窦辅。,窦辅屡次好言相劝,荀彧只是不肯。窦辅也只得听之任之了。

窦辅摇头苦笑,说道:“文若兄,不知师兄如今可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