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英烈传图片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部分(第1页)

窦辅在安排好所有事情后,正带领典韦太史慈赵云等率部与联军一起杀到了原玄菟郡的边境之地。至此窦辅光复了从汉武帝时期打下的玄菟郡全部领土。随即窦辅率部回身往乐浪郡急驰。窦辅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要亲手抓住张举。

而就在此时,窦辅接到了灵帝的第一道诏书。要他接到诏书之日起,即可回程。

可此时的窦辅却丝毫不以为意,说了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继续南下攻入乐浪郡。

而朝廷此时却出了更大的事情,一直平稳的凉州羌人再次动乱起来。此次,韩遂率领的叛军,没有攻略三辅,而是南下准备攻入益州!这让汉灵帝大为震惊,若是其南下真的攻占了益州,就是在按照汉高祖刘邦的思路,倒是,韩遂随时可以出兵攻略三秦。对朝廷的打击会更为沉重。

于是,灵帝再次下诏召窦辅火速回京,前后居然一共下了十二道诏书!到最后已经是言辞强烈,责令窦辅一月之内必须回到雒阳,否则严惩不贷!这当然出了灵帝真的很急着见到窦辅,也有十常侍与何进的功劳,他们实在不敢再让窦辅在外领兵了!没此都是为了陷害窦辅,欲置其于死地!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窦辅总能逢凶化吉,并且再建功勋。所以,他们只想窦辅快些回朝,而不希望他再滞留在外!

窦辅无奈,知道这次若再不回去,恐怕真的会出现无可挽回的局面。因为他收到了杨彪的第二封信,当初收到第一封时,窦辅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只是如今却不得不重视了!

窦辅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只得与田畴商议。

田畴告诉窦辅,按照时间窦辅还是可以前往霅县,再火速回去,正好能赶上灵帝的期限!

窦辅自己算过,除非自己马上回城,否则绝对赶不上回去!他不知道田畴如何可以做到让自己继续南下,待处置了张举再回去,居然不超出灵帝期限!

田畴告诉窦辅,这霅县原本是真番郡的郡治所在!而它就在今天的韩国首尔。待窦辅处置完张举后,可以赶到原本属于乐浪郡的南部都尉府昭明县!从那里可以有渡口出海,直通青州东莱郡!田畴告诉窦辅,此时赶到霅县只须三日,而再赶到昭明去渡口,需要两日,渡海需要十日左右,而从青州东莱郡到雒阳,若是快的话,只要五六日,时间上是完全来得及的!

而这一消息,令窦辅惊喜的同时,也表示是否可行。结果在太史慈那,窦辅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原来从黄巾之乱开始,在青州就陆续有人渡海往辽东避难。

太史慈对窦辅说道:“二哥,此条海陆小弟知晓!当年小弟逃难,原本就像从此条海路避往辽东。只因当初遇到二哥,这才没有成行!虽然小弟不知道具体到达辽东何地,但是听闻就是到昭明附近!而另一头就在东莱小弟家乡附近!另外,还有一事,兄长可能不知道”

窦辅一愣,说道:“还有何事?”

太史慈到底要说什么?窦辅是否能如期赶回?万年公主又去了哪里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一更到啊!今日与好友们去烧烤了啊!呵呵,回来晚了!一只龟,一只熊,还有一只羊。。。。

第一二三回 一条龙龙尾最贤 一辈子血债血还

第一二三回 ;一条龙龙尾最贤 ;一辈子血债血还

上回说到何进担忧窦辅威胁自己地位,急招袁术商议,而袁术除了建议何进速召窦辅回归,并未良策!何进无奈之下,只能入宫请教何皇后。而何皇后则问计于十常侍。十常侍自己原本就不愿窦辅能够娶万年公主,在何皇后的支持下,定下计策。诱导万年公主离家出走!

而窦辅却丝毫不知自己被无数人算计。当攻破高句丽王都后,让黄忠父子押送俘虏先行回归。自己则带领了典韦太史慈赵云等人,继续南下霅县,决心除去张举!

而在此时西北战事复起,灵帝忧心之下,又在何进等人捣鬼之下,居然连下十二道诏书,急招窦辅回雒阳,且限定归期!

窦辅无奈问计于田畴。在田畴的解释下,窦辅才知道可以从海路走,直接到达青州,从而缩短了路程上的时间。让窦辅得以顺利完成心愿。而田畴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身为青州东莱人的太史慈的确定。

太史慈告诉窦辅确实有这一条海路,一般人为了避祸通常会走这条路!而当说完这些,太史慈又要告诉窦辅另一件于此相关的事。

窦辅好奇问道:“还有何事?”

太史慈告诉窦辅道:“二哥,自黄巾之乱开始,在青州便有大量士民渡海到辽东避难,其中有几位名士,非常有名,也是从这一海路避祸辽东的!”

窦辅被太史慈说的好奇心大起。问道:“子义,不知这几位大贤尊姓大名,先居何地?”

太史慈摇头道:“兄长。那两人分别是: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以及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不过,小弟并不清楚二位先生现在何处!”

听太史慈说了后,窦辅搜肠刮肚。也没有想起这两人是谁?以为是不出名的两个东汉名士!其实,这两人是非常有名且厉害的!因为这两人与另外一人是并称的!说起那人恐怕窦辅就会知道了。只可惜那人太史慈并不了解,也不是乡里之人。那人名叫华歆,他与管宁,邴原并称为“一龙”。而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德州禹城)人。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

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破刘繇,华歆举豫章降,被奉为上宾。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代汉建魏,改御史大夫为司徒。魏明帝即位,代钟繇为太尉,晋封博平侯。太和五年(232年)1月30日去世,谥敬侯。

这个人的一生的功过是非是争议很大的!

有人说他是非常贤明的,用他与王朗来比较,说明他的贤明。话说华歆王朗被孙策打败,后,逃归中原,一起坐船,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一起逃跑。

而又有人说他人品低劣。著名的成语割席断交。说的就是华歆与管宁的故事。传说年轻时,管宁和华歆原本是好友。刚开始,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瞥见管宁的脸色,于是又扔了金子离开。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人实在是不好评论,正负都太过极端!但是,从正史来看,华歆还是人品出众的!也没有演义描写的那么不堪!

而通过华歆也可以知道管宁与邴原的能力与名望!只是,窦辅不知道而已。

所以,窦辅再一次错过了与两位名士的交汇。未来,窦辅也因为此事,后悔不已!

当时,此刻的窦辅只想快点赶到霅县,找出张举!为管子城一城的百姓报仇!

所以,对于太史慈的介绍并未留心。而田畴自然知晓这两人,有心提醒,却见窦辅对此似乎不感兴趣,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他也知道窦辅此刻心情,毕竟时间有限,自己就算告诉窦辅这两人的能力,也没有时间再去拜会。还不如留待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