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迫娶了阴鸷王爷后 西流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第1页)

何明德也若无其事地应下了。

池旭尧一走,院门关上,何明德就觉得再也站立不住,滑坐在地。他心中一阵苦笑,唉,不会真就这么送命了吧。倘若是死了,也不知还能不能回到故乡。又想想经此之后,端王的势力也逐渐稳定了,名声也比那两位皇子不知好出多少倍,就算没有自己,也能成就大业,只是或许半夜会偷偷哭罢了。不过顶多哭两年,这沉重的压力就会逼着人硬起心肠,逼着人往前走了。

想着想着,竟靠着墙,不知是睡还是晕了过去。

之后的记忆就不甚清楚,沉沉浮浮,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自己身上清爽,靠在一个温暖柔软的怀中,双唇被柔软地含着,久违的安定感包围着他。他费力地睁眼一看,只觉得疑似梦中,叫道:“你怎么在这!”

端王见他醒了,镇定自若地把那一口药汁吞了进去,道:“你醒了的话,就不用我喂药了,快趁热喝了。”

何明德这才感觉到自己嘴里全都是药味。

他不理会池旭尧的避重就轻,只是质问地看着他。池旭尧早就知道他会有这种反应,镇定地道:“外面已经不需要我了,但是你还需要我,我已经和你躺了两天,喂你吃了三回药,六回饭,还亲了你一次,现在让我走也没有用了。”

何明德被他这理直气壮气到哑口无言,连声道:“你这根本就是想气死我,倘若是你躺在这里,你会希望我来照顾你吗?”

池旭尧镇定地给他舀了一勺药,他想通之后,就心情愉快极了,又娇气地瞪回去:“我不希望,难道你就会只在门外守我吗?我才不信,你肯定也会翻墙进来找我,是不是?”

他看何明德被他气的要摔碗,忙去安抚:“外面我都安排好了,有人接管,百姓都好。我已尽我所能,对得起百姓,现在也该对得起你了,你说我这不该那不该,但我怎么真舍得看你一个人熬着。”

第78章送别

何明德再多说一句,池旭尧竟就哭了!

还不是真的哭,只是用眼中含泪,备受委屈的神色看着何明德。见鬼,自己到底睡了多久?这人怎么还掌握了新技能?

何明德无可奈何,接过药一口闷了,卸了力气躺在了池旭尧的怀里,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岂敢不让王爷留下?现在,请王爷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吧。”

原来那日何明德情况加重,端王就已下定决心,天下太大,未来太久,他管不过来,但是颍州府危难就在眼前,他不能置之不理,但是辉光于自己,也决不能弃之不顾。百姓与辉光,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他出来后更是辛劳,片刻休息也不敢有,只想早日把城中之事安定下来,就去照顾辉光。柳瑞不知他怎么突然如此,以为他是压力太大,再三劝他休息,他也不肯。他只恨自己不能分成很多份,一日不能有二十四个时辰。

他这样着急,大夫也被他逼得要上吊。只是面对疫病,实在是束手无策,只能尝试着用药。病人越发多,再迁入东城民居,就有百姓抱怨迟疑。端王此时更是果断,一点温和耐心都不留,这种时候也留不得,非但把颍州府驻军全部叫来,还让人去邻近州府调兵。

城东民居内凡有过世的,尸身一律当场送走焚化,为了减少接触,只许有一人跟随。若有人阻挠,一律仗责,若是配合,官府可以补贴费用。

郢州城旧有传统,家中有疫病死的家畜家禽,都要抛入河中,否则便觉不吉利,家中必定遭祸,屡禁不止,却不知这只会散播疫病。端王便出通告,有首举者赏银十两,抛尸者仗责八十,这基本就是一条人命了,政令下去,还有人以身试险,端王让人在集市口行刑,一人当场身死,一人抬回家去几日也死了。

端王也去观刑,向百姓陈说厉害,城中人人胆寒,再不敢犯,其它令条也是令行禁止。人人敬他畏他,却不知他回府之后,一整日都滴水未进。想到那两人,犯下的是大错,却也是因为愚昧思想想求生,死的何其可怜?又想辉光,他情况一日日反复,好的时候少,昏睡的时候多,也不知能熬多久。京城派下来的人,总还要好几日。

到了第三日,户籍官喜笑颜开地回来回禀,道:“王爷,照着侯爷说的隔断传染的法子,疫病果真是止住了,这几日感染的人,越来越少。若是以此下去,不添新的病人,再找到治疗的方子,咱们郢州城就算是熬过去了!”

虽说眼下还有大概万人染病,但比起从前,一次疫病,动辄死十几万人,已是天大之幸了。

一个消息未了,柳瑞就兴冲冲来回,说是在孙令的各处房产蹲守,蹲了几日,终于抓到了孙令。原来他在外还有外室,家人不知,这日他是去别处取银钱,才被柳瑞抓到。

端王恨这人恨不得是生吞其肉,亲自活剐了他,几次想杀他,却又忍下了。孙令身上有不少案子,光是那贪污的官粮,就不知道要牵涉出多少人来,杀他一个容易,只是便宜了其他蠹虫。端王忍了几次,才道让人把他收监。

又等了一日,邻近州府的兵士终于带着大夫、药材、粮食赶过来,城中百姓一来是听止住疫病有望,二来又见了这许多助力,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虽不敢出门,却都在门口张望,城内竟有了几分久违的喜气。那来送人送药的兵士本以为进的是座死城,没想到城内虽沉寂,却处处紧紧有条,心也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