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怀璧其罪何患无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第1页)

“你是……”

“当年家父因在朝中拥立永穆太子而遭荣王萧庆祯构陷,幸得忠仆舍命才让在下得以苟活。尹某蛰伏数十年只为寻一个机会……”

御史大夫尹良誉曾为他父王及几位王叔授业,后因结党谋逆等罪名祸连满门,虽然尹家出事时他尚不知事,但亦有耳闻。

“尹阁主这般说,不怕我怀疑你?”毕竟若是稍微多疑些,便会在听过后怀疑尹枭故意提供假的书信,诱导自己,利用他的身份和复仇之心报自己的私仇,而事实上他也不是没这般想过。

“在下不需要殿下相信。”尹枭语出惊人,“本就是将心比心透露给殿下,若是您怀疑,那说不准哪天殿下和您亲妹妹的事也会被送到荣王书案之上。当然,尹某自是相信殿下能做出最佳的选择取舍,不然也显得朱兄不会教了。”

话已说得这般明白,尹枭这番既有投诚,也暗含警告,临了还提了一句朱怀璧,一番话可谓说得很有分寸了。

“呵。我这下算知道尹阁主为何能纵横江湖了。”良久,季玉朗轻笑一声,再开口已算是放下了些许防备,话里话外也没有初时对尹枭的那番针对,“只是不知道日后再问尹阁主买消息可还是明码标价?”

“这要看公子问什么了?”尹枭的称呼也跟着改了,他双手拢在宽袍大袖中,面上也全不似方才的凝重,“不妨先说来听听。”

“今日堂上劳稷疯癫一事是否与朱怀璧有关?”季玉朗没有跟尹枭兜圈子,今日朱怀璧种种反常举动与尹枭的到场,他绝不相信这其中没有朱怀璧的手笔,“这条消息价值几何?”

尹枭轻笑一声道:“季公子一上来便问得这般直截了当,劳稷此人并不值钱,说予公子全当是听个笑话也无妨。”

劳稷再如何也是一庄之主,到了尹枭口中却被说成是不值钱的玩意,足见此人狷狂。

“季公子可听说过火麻?”尹枭摇着扇子,自顾自说起来,“那本是种破血祛瘀的草叶,其果名麻蕡,少服可令人心神愉悦。可惜……那是有毒的,久服便会令人成瘾癫狂,真假不分,活生生把人都掏空了。而这些东西,都被人掺在他的饮食中。”

“他堂堂一庄之主,饮食能被人轻易动手脚而不察?”季玉朗听得直皱眉,却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若是寻常人确是不能,但若是为他生儿育女的爱妾呢?公子恐是不知……那劳稷有一房爱妾,劳稷对她是听之任之,再加上此女行事尤为谨慎小心,纵然劳稷有所察觉,也断怀疑不到此女头上。”

“既是受宠妾室,又为何会毒害主人家?这说不通。”

“没什么说不通的,情同姐妹的忠心丫头要替自家小姐向负心汉复仇,仅此而已。”尹枭对于劳稷这等渣滓懒得提及,何况此人不仅不堪为人,还愚笨至极,连饭后谈资都称不上,“怎么?公子今日在堂上没听到劳稷昔日坐下的恶事?”

“尹阁主似乎还未答我此事是否与朱怀璧有关?”季玉朗自然是听到的,有尹枭解释一二他便也懒得听下去了,不过是个负心汉终食恶果的闲谈罢了,他只在乎朱怀璧与这件事到底有多少牵连。

“无甚关联,尹某不过是收了朱兄的银子,帮他推一把而已。”

尹枭此言只能证明朱怀璧与劳稷之间确无深仇大恨,其目的大抵是为闻人瑶讨公道,但同时也证明他早就有暗中谋划布置,而这样心思缜密的人真的会对自己的反叛一无所知?季玉朗皱起眉,神色有一瞬的凝重。

“那还要烦请尹阁主告知,闻人瑶又是何许人也?来时便听人提及数次奉剑山庄秘宝之事,这些与朱怀璧又有何关联?”出北境的这些日子以来,似乎桩桩件件都与奉剑山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朱怀璧在这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才是他首先要考虑的事。

“多谢惠顾,三千两概不赊账。”尹枭这回没‘客气’,他折扇一手笑眯眯地朝季玉朗一伸手。

“尹阁主还真是敢开口。”这睢阳郡守一年的年俸都没有一千两,即便是朝廷拨款救灾也不过是万两白银,尹枭张张嘴便要价三千两。

“不过是些陈年琐事,公子若是不舍得,也便罢了。”

这话哪里能听得,季玉朗冷笑一声道:“不过是三千两,没什么听不得的,晚些我自叫底下人悉数奉上。只不过尹阁主这般市侩,令尊若是地下有知,只怕也会为此感到蒙羞。”

“尹某确实想借殿下的身份走一走捷径,但也不是非你不可。小殿下有朱兄护着,不当家自不知柴米贵。”尹枭不怒反笑,毫不留情反唇相讥,“何况大家都是死了爹的可怜人,何必把话说得这般难听,你说是吧?”

末了这句可谓是伤人伤己,但尹枭丝毫不打算惯着这位小少爷。

“若是听不得,不若回去找朱兄。届时小公子想做什么事报什么仇,想必都不是难事。”

季玉朗脸色变了又变,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大计,他真想撕了尹枭的嘴,但同时也清楚尹枭说得都是实话,是而心中更是不甘。

见季玉朗不再说话了,尹枭才继续做他的‘生意’,毕竟是三千两白银的买卖,总不能置气给搅和黄了。

“季公子如今住的这院子、过些时日要参加的侠者会,甚至方圆几十里,都曾经是奉剑山庄的地界。二十五年前,庄主闻人正被影门所杀,传闻是因为他奉命窃取正道武林秘宝,却生二心,裹挟了不少影门珍藏的功法才招致杀身之祸。这些年来各路江湖人士频频造访此地,大多是为探寻这武林秘宝。”闻人正生前也算是薄有侠名,死后臭名远扬着实令人唏嘘,“闻人正生有二子二女,闻人瑶是长女,后来嫁予劳稷为妻,只可惜遇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