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现在在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老大姐与他聊了二十来分钟,朱江看看快十二点了,说:“我下午再来,不打扰您了。”朱江很客气地告辞。

下午,朱江一到图书馆,老大姐就拿出一本期刊索引给他看。他看看后,勾出几十个书名,老大姐进去,一会儿就拿出了二十多本期刊。朱江把它们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工程机械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期刊,如《中国工程机械》、《机械动态》;一种是工程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期刊,如《中国工程期刊》、《施工期刊》、《江苏建设》、《山东建设》。

他高兴地向老大姐道了谢。在老大姐的指引下,他坐到里面比较偏僻的角落,把这些期刊摊开一本本一期期查看起来。这些期刊内容丰富,有很多正是朱江需要的:一种是国内工程机械动态和生产情况,另一种是国内建设动态,比如开工消息、施工情况……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他和老大姐打了一个招呼出去吃盒饭,晚上又接着看。老大姐看到他这种刻苦的精神也十分高兴,赞叹道:“这样的小伙子如今少见了。”

朱江在图书馆呆了两天,收集到不少的长三角动态资料,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叩门

营销人员要进客户的门怎么进?首先要认识人。

朱江先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下手。首先是文新表哥、莉宝姐姐,接着是表妹、表嫂、表弟、姐夫,以及他们的子女。然后再通过他们向外扩展,如姐夫的同事、姐姐的女婿等。

这一招还真管用。

文新表哥向他推荐了市人大一位副主任,后来又推荐了另外一位红枫小姐,她是建设银行信贷科科长,如此一来就解决了信贷额度的问题。

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朱江少走了很多弯路,用他的话说:“我与苏州毕竟血脉相通。”

除此之外,朱江还有一个“见人熟”的本领。他跟关键人物的秘书、保姆、单位门房、值班经理,甚至保安都有接触。用朱江的话说:“不要小看他们,他们掌握了不少细节,不定哪天你就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有价值的材料,甚至可以帮你促成大事。”

这天朱江到一位亲戚家串门。

亲戚出去了,只有保姆在家。

“你来了。”保姆见到朱江说了这么一句。因为朱江来过多次了,与她也熟悉了。

她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边择菜边与朱江聊天:

“这种菜刚上市,很好吃的。”

“多少钱一斤?”朱江问。

“超市卖两块五一斤,在菜场小摊上才卖一块五。”

“哟,一斤菜差价就是一块。”朱江大呼意外。

“摊上的东西当然比超市便宜。”

“衣服也是这样?”朱江把买菜的话题转移到了买衣服上。

“当然!比如,一件羊毛衫,从产地碧溪拿货是二十块,到了招商城则是三十五块,到了超市就是四十五块,到了上海市场则可以卖到六十块。”保姆漫不经心地说道。

朱江眼前一亮,这些生活品竟然有这个市场规律,那么,其他东西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呢?受到启发的朱江跑到苏州机械市场去了解泵车节油阀的情况。果然,从工厂出来是一个价,到了经销商门市又是一个价,到了配件公司则是另一个价。这促使他写了一个报告,要求公司向客户直销,减少中间环节以保证客户的利益。

这是保姆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秘书呢,知道的就更多,更值得结交。

某天,表妹介绍他认识寒雪,一个金融单位的信贷员。他们三个人在方塔茶室中喝茶聊天。

寒雪不知怎么讲到了模特儿,于是问:“小金,你认不认识一建的洪总?”

小金是朱江的表妹。

“我认识他,他是个活跃分子。”小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他在苏州有一个二奶。”寒雪神秘兮兮地说。

“真的?”小金很是惊诧,朱江也瞪大了眼睛。

“这二奶是个模特,个子很高,大概有一米七七,一双丹凤眼很会勾人,勾得老洪心神不宁,有空就往她那跑。他替她在寒山寺边上的寒舍买了一套房子,金屋藏娇呢!他还让她做钢窗代理,一建和她签了上千万的合同。”寒雪显然知道不少内幕,“这个模特还有个小姐妹,是一个大人物的相好。”寒雪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一副欲说还休的神情。

“快讲,卖什么关子!”小金想知道下文。

朱江也一脸的好奇,他望着寒雪。

“告诉你们吧!”寒雪用手蘸水在桌子上写出“姜人杰”三个字。

“啊!原来是姜副市长。”小金大叫起来。

“你想想,她又捞了多少?他可是主管交通、公路、建设的实权派人物。”

原来还有情人外交这一说,朱江真是闻所未闻,如果通过她们,那合同签起来岂不是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