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新三国策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部分(第1页)

李通千创百孔的遗体被安好的放在淮水畔的鸡鸣山上,矢志不屈的他也得到了对手的尊敬,在曹洪的制止下,蜂拥而上的曹军将校没有能得到李通的头颅。

“这样战死的将军,就算是敌人,也同样值得尊敬!”当曹操在闻知李通死讯后,也自喟然长叹。

当曹兵退去的时候,得到曹操的肯,李通的尸被转送到了南方安葬。

“文达至最后一时,也没有选择投降。”凌统的声音哽咽,由于消息阻塞,直到八月末高宠这边才得知李通确实的死讯。

舍弃自己,营救同伴,这一次北伐虽然惨败,但在局部战场上,高宠军的将士们始终在做着英勇的抵抗,诸葛亮的孤守空营、雁北骑的八百死士以及李通的灵壁血战,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大家喝了这酒,为李通将军以及其它死难的将士送行!”

鸡鸣山上,身着白衣的高宠双眸通红,语音嘶哑:“三年之前,宠在此山誓要为凌操将军复仇,而今三年过去了,仇未报成,徒添过万将士的冤魂,身为统帅,于心羞愧,于心何安。从即日起,若不能一击破敌,以竟全功,我高宠誓不再渡淮水一步。”

“宠帅,把死难北伐将士的碑朝向北方吧,终有一天,让他们好好看着,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会将如血的旗帜插到北方去!”张辽目光炯炯,大声说道。

“好——,等到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我们再来告慰战死的兄弟们!”高宠捧起李通坟莹前的一撮泥土,小心的包好放入怀中。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二百零八章 向北向北

天,雾蒙蒙的,象一把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大伞,将血雨腥风都挡在囊中。

建安八年的这个夏天,也许注定要在战火纷飞中度过了,在如雷般奔腾的马蹄声中,大汉天下的根基在一次次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江东战事稍息,南阳刀光又起。

在新野至宛城的官道上,一支人数达到三万余人的军队正大踏步的北进,他们的队列整齐划一,步伐坚定有力,锃亮的刀枪和层次分明的甲衣无不在告知着敌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不足小视的军队。

“传令全军,我们的目标是向北再向北!”在中军旌旗下,周瑜挺拔欣长的身躯象一棵高高向上的槐杨,充满了自信与阳光。

在东线战局危殆的时刻,刚刚扫平刘备叛乱的周瑜来不及庆祝,心急如焚的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在思夺再三之后,他决定冒险出击——。不过,绕过宛城之敌北进,将无可避免的遭受到来自背后的打击,一旦前方战事不利,北上的部队就会连退路都找不着。诸葛亮的北伐部队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曹操从侧后方的突袭,因此,当周瑜做出倾师北上的决定时,可以想见他要面临的压力。

在二天前的出征前的动员会上,周瑜只说了一句话:“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成为我们畏缩不前的借口,为了缓解东线战声的压力,我决定绕过宛城,分路奇袭许都!”

其实,已不消他多说什么,太史慈、黄忠等人早已是磨刀豁豁多时了。

北伐失败。一万三千余江东子弟战死沙场的消息让每一个出征的将士都弊足了一口气,他们在心底都暗暗誓,为多杀曹兵,为死难的将士报仇。

身后,马蹄声碎,一员魁梧壮实地持戟武将如铁塔般逼近,人未到近前,声音已是先到:“都督,那宛城的曹仁由谁来对付?”

来到周瑜面前的这员武将正是太史慈,经过数番血与火的考验,太史慈已不再是当年石印山的那个为了争个头功而冲动易怒的太史慈了,现在的他虽然不具备周瑜那般出色的统帅才能,但他在战声上地敏锐感觉却是强了许多。

“即便是绕道,也不能不防着曹仁。”这是太史慈在接到北上命令后的第一反应。

周瑜微微展颜一笑,这是他十几天来第一次露出笑容。太史慈的成熟让周瑜很是高兴,他知道自己的身边已多了一个好帮手。

周瑜回展颜笑道:“曹子孝可是挡在我们前面的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子义可有信心碰碰!”

“当然。”太史慈脸上无所畏惧,他的声音清晰而响亮。

“好。子义你率本部留在后队,摆出强攻宛城地态势,如果曹仁敢出城的话,就给我狠狠地揍这家伙。”周瑜道。

太史慈道:“不屑都督说,曹仁不出来是他命大,若敢出城,爷爷的大戟第一个挑了他的级。”

听得太史慈如此豪言,周瑜抚剑正容道:“嗯,我军此次北进,目的是为了策应和支援淮南战场,诱使曹操的主力回师许都。只要这个目的达到,我军就立即撤退回荆北。所以,此次北进我想让汉升摆出佯攻许都的架式。”

黄忠的八千精兵——。用这支擅长射御和远距离行军作战的部队作为先锋,周瑜的用意除了进攻之处,还更多的考虑了撤退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