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影秦笙审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宣扬赈济事宜(第1页)

“奉里典令,从即日起,下江将修整道路,大兴建筑。

凡领工者,包一日三餐的餐食,另给予一部分钱粮或布匹作为工钱。

具体事宜如下:

一、修路需要……”

宣读完,刀笔吏折墨稍等半刻,见此家无人再有疑问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户人家。

这样的人,除了随从的五名识字读书的人外,还有下江原有的基层官吏。

……

“席文大人,请问这吃食是指上次你们给的那种大饼吗?”

李氏问道。

李氏,其名已经太久远,久远地连她自己也不记得了,只是嫁到李家,作为李家妇人,人们称她为李氏,她也便自称为李氏。

如今,李氏丈夫已故去,独留自己一老妇与儿子一家。

很久以前,李氏有三个儿子的,只是,大儿子因战争而葬身他处,尸骨无归。

三儿子因入山打猎,葬身于虎口,二儿子虽得以活命,却是因此而落下了伤残,只能在山林外围设陷阱以捕捉兔子之类。

至于逝去两个儿子的家室,却是早已改嫁,不知去处,只留下无父无母的三个孩子。

如此,一家人,却是难以有富贵生活的期望,只求苟活于当世,寄希望于下一辈,不步前尘,得望饱食度日。

“李氏啊,里典大人说过,吃食不仅仅有你说的大饼,还有肉嘞,而且一天三顿哦。

另外啊,有半两钱,可以换粮食或者布匹,都是很好嘞。

让你二儿带着家里的状小伙跟着去修路吧!

当然,女人也可以去学习编织。

里典大人带来了布匹,让你们编织衣服,同样管吃食,给工钱,只是较于修路、修房等少了些许。

不过,也比在家好是吧!”

作为父老的正,与下江的人很是熟悉,他清楚知道各家什么情况,如今这等好消息,让他也很兴奋。

此话一出,让李氏一家很是开心,对于正他们是信任的,毕竟多年来,是正的庇护和帮助,才度过了一次次天灾。

“好,我会让二娃他们去的,我也会带着禾一起去的。”

禾是二娃的妻子,其姓氏不详,随母流落至此,被李氏收留,其母去世后,李家帮助安葬,其后便做了李家媳妇。

二娃,名李根,意喻李家的根,是李父失去两个儿子后,对仅剩独苗的珍惜,故而取名如此。

“忘了还有一件事。

就是里典大人将在冬天为所有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开设学堂,到时,家里的孩子可以可以送去识字。

学堂管饭。

而且最开始修建的路就是各家到学堂的路,房子也是先修学堂,学堂修好了,孩子们就能识字读书。

当然,十四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去学堂和弟弟妹妹一起识字读书,但不管饭。

里典大人为了大家,在里所开设夜校,就是大家白天去做工,晚上可以去夜校,有教书先生教大家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