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暮鼓晨钟自始无终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部分(第1页)

议政王大臣们接此圣旨,很快就议得回奏:“将苏克萨哈及伊子孙并本旗下弟兄俱拿问。”而辅臣们很快就得到了皇上的谕旨:“依议。俱着拿问。”

听到这里,玄烨争辨道:“我没下这道谕旨!下给议政王大臣的谕旨也没有说那些何以得生、何以不得生的话了鳌拜怎么可以擅自矫旨!

太皇太后望了望自己修得洁净纤美的手指,说: ‘辅政七年,哪一道圣旨不是由他们代下?你刚亲政八天,他们还有佐理之权,怎么就不可以自传圣旨?

玄烨咬住嘴唇,皱起了黑眉。

“苏克萨哈的二十四项大罪呢?拿给我憔瞧。”太皇太后说口玄烨忙命小太监跪呈折匣。苏麻喇姑接过、打开,奉给太皇太后。她从头看下去。静静的殿堂里,只有翻动折子的细微声响。太皇太后看罢,放在案」:,说:“这二十四项大罪,也并非全然无理。前面数项实属犯_仁大不敬。说他奏请守陵是不愿归政,只怕也说着了根儿。”

玄烨记得,第一项大罪便是苏克萨哈怨望,奏请守陵是不愿归政,第二项大罪,当年哭送先皇帝梓宫时竟敢乘马;第三项大罪。竟敢用先皇帝陵寝之陵砖砌自家茶房厨房.第四项大罪.皇_! 射猎嫌弓软而加硬,竟在一旁说’‘我们此人寡嘴琐碎、自作知识”,诚为大不敬等等。其余都不如这几项来得骇人听闻n 玄烨略一迟疑,说道:

59 弓

“老祖宗,苏克萨哈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更不该判凌迟严刑.… ,…… ; ;

太皇太后扭头关切地望着他:“你想怎么样呢? “罢了他的辅政,在家赋闲,一也就可以了。”

“鳌拜难道就此罢休?

“鳌拜未免太跋息了]”玄烨眉宇间隐隐露出怒意。“那么,你最初要鳌拜传旨议政王大臣是什么用意呢?”太皇太后乌黑的眼睛变得更加专注,一眨不眨。

“我想议政王大臣们能议得苏克萨哈是受鳌拜逼迫不得不辞政,鳌拜专横之状自明。这样,两人都罢辅政,只留下一个遏必隆。’;

太皇太后点点头:“我说你并未做错。只是墙倒众人推,议政王大臣也难逃此例。鳌拜权倾中外,他们不能不有所顾忌,实在也难怪· ,· … 不过,苏克萨哈罢辅政已成定局,也算清除一个隐患。”

“老祖宗,你的意思是?… … ”玄烨心里惊异,嘴上不敢说。“傻孩子,两个都垮办不到,垮一个也是好的。对于你,没有多大区别。”

玄烨明白,如果苏克萨哈得势,其专横跋息也不下于鳌拜,或许不像鳌拜这么粗鲁、直截了驾。但刁滑的笑面虎不是更难对付么了玄烨只是觉得处死苏克萨哈这样一位辅政大臣,而且使用凌迟的酷刑,太伤朝廷的脸面,会给皇阿玛带来知人不明的昏味恶名。所以他又说:

“老祖宗圣明,孙儿明白了。可苏克萨哈最好不死… … ”太皇太后微微叹了口气:“唉,那样自然最好。可是苏克萨哈死不死,恐怕由不得我们了… … ”

596

玄烨咬咬牙,眉头皱得更深。是啊,如今鳌拜权势那么大,玄烨又刚亲政,什么都不熟悉,朝廷上下有多少人服从皇上?难道能为苏克萨哈跟鳌拜撕破脸皮吗?他沉默不语了口”你一也不必太费神。”太皇太后又微微一笑,“当年太祖太宗皇帝开创江山,杀人如草.因怨望和大不敬而杀却的大臣也不在少数,算不上失德。”

玄烨心里一动,再也说不出什么话了。

“《 左传》 你早已读过了吧?再读一读《 郑伯克段于鄙》 ,或许能揣摩出几分道理来… … ”太皇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玄烨,笑着这样说。

当晚,玄烨真的打开《 左传》 ,翻出《 郑伯克段于郡》 ,把熟得叮以背下来的文字,又看了儿遍,默坐着想了想,叫道:“小秦子小赵子过来,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 别跪别跪,好好听着就行。”

两名书房随侍小太监赶紧垂手立在炕桌边。

“有一个国君,他的幼弟仗着太后宠爱,总是架鹜不驯、逾制犯上.不但有不巨之心,还想夺位篡国。大臣们屡屡察告,请国君制止,国君只是不睬。察得多了,他才淡淡一笑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直到那幼弟明目张胆地起兵造反.国君才发大军一举克之。你们说.这国君如何?说真心话!别敷衍!

小赵子立刻赞扬:“国君真聪明!不.不是聪明,是高明!这就叫不到火候不揭锅嘛!

“小秦子,你说呢?

小秦子低头想了好半天,说: ’国君明知幼弟所行不义,为什么不早旱劝告制止?

697

小赵子立刻回答:“皇上说得明白,这幼弟是太后的心尖子.国君责备幼弟惹太后不高兴,不就有伤孝道了 吗?

小秦子反驳:“那等到最后幼弟造了反又除掉他,就不惹太后伤心、就不伤孝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