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教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2)主观: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国际因素: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刘少奇:“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用马列主义的原理来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并指导这种实践,就觉得特别困难。”

尽管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肩负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执著于不变的初衷,开拓了一条全新却更为艰难的救国救民之路。

戴季陶主义   廖仲恺被刺   西山会议派   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 年七一五政变以后,一段时间内,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仍然互相对峙。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在此基础上,1928 年2 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1927 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呢?

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的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的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运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二、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 年7 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加以回答。

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从1930 年10 月,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1930 年10 月到1931 年7 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 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在根据地军民进行军事上反“围剿”作战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斗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