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魏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北逐燕代南辞洛阳(第1页)

汉建安二十三年秋,邺都。

夏侯尚一身铠甲,满副披挂,候立在邺城金明门外,他注视着城内,似乎是在等候着谁。

与以往不一样,此次是他头一次以副帅参军的身份,辅佐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鄢陵侯公子曹彰北上代郡平定乌桓族的叛乱,责任十分重大。

而这一去,他必定经年累月不得回邺都,因此他才来到这里,与挚友道别。

离家之际,他九岁的长子——玄,还有两个姑娘,都哭着闹着不让他走,他虽好不容易摆脱了一群小家伙的纠缠,可是自己,又何尝不想一直陪着妻儿?

这些年,自己的确亏欠他们太多了。

远处被荡起的尘埃中夹杂的马蹄声越来越清晰。夏侯尚知道,是魏王太子来了。

“伯仁,我来迟了!”,来人一路策马疾行,终于赶在夏侯尚出发之前到达了北门。

“臣夏侯尚,拜见太子。”

“伯仁”,曹丕下了马,朝着夏侯尚笑了笑,平日里深不可测的魏王太子,也只有此刻,在这个如同兄长的人面前,才没有丝毫的伪饰。

他从马鞍上解下一样东西,说道:“此物,赠与你”。

那器件虽还裹着包袱,但一入手,夏侯尚便感觉到了它的分量。果然是兵器。

“这是……环首刀?”,夏侯尚抽开刀鞘,眼前的刀,形制倒是有几分古怪。

自从汉代之后,战剑退出战场,环首刀便成了步卒的常备兵器。

眼前的刀,虽保留着环首刀的基本形态,刀身笔直,但是却如剑一般开有两刃,且刀首无环,变成了剑首,倒是显得更加古朴大方。

且此刀,锋似霜雪,刀身剑铗,四尺余长,一看便是不可多得的良器。

看着夏侯尚爱不释手的样子,曹丕甚是满意:

“这是我令楚越良工特地为你所造,希望此行,可助你一臂之力。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刃名为‘素质’,今日赠君,如伴兄侧……”【注1:‘《北堂书钞》魏文帝《典论》:“余造百辟宝刀三,……其三,锋似严霜,刀身剑铗,名曰素质。’《太平预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

“臣,谢太子!”

成熟稳重的夏侯尚很快便从喜悦忘神之状中恢复过来,朝着曹丕微微躬身,行军礼道。已与数年前与曹丕之间的嬉笑怒骂、少年意气不同,如今的夏侯尚,时时刻刻不会忘记君臣之礼。

望着一本正经的夏侯尚,曹丕心中不知是欣慰、落寞,还是孤寂。他拍了拍夏侯尚的肩头,坚硬冰冷的铠甲给人一种带有阻隔的安全感。

“伯仁,此番去了战场,好好建功立业!”

“臣,定不负魏王与太子厚望!”

夏侯尚躬身行礼之后,将‘素质’宝刀悬挂在腰间后,望着曹丕微微一笑:

“子桓,我去了。”

曹丕点了点头,目送着夏侯尚跨马北去。过了良久,他望着远处渐渐消散的尘烟,喃喃道:

“伯仁,活着回来。。。。。。”

曹彰、夏侯尚等诸将率领的车、骑、步三军,此时已开至幽州涿郡境内。

一支执着‘行骁骑将军曹’字号大牙旗的卫队,此刻正拥簇着一位威武的将军。遥遥望去,只见这位将军铠甲鲜明、骏马如龙、执一杆铁戟,颔下生着一部赤黄胡须,眼神如炬,正观察着远处有无烽烟,此人虽是年少,但却气势慑人。

他不是旁人,正是丞相三公子、鄢陵侯曹彰,此次行军的主帅。

“国让,前方是何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