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林夫人做美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 金玉缘a二女争(第1页)

由于尤二姐的事,荣国府的人陷入了短暂的忙碌。等到贾母终于忙完了,这才发现了一件令她无比愤怒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府里竟然开始流传着金玉良缘的说法。甚至,这种说法已经渐渐流传到了府外。

流言的出现,打破了贾母心中关于荣国府第三代子孙联姻的美好幻想,使她梦中荣国府风光无限的画面再次成为了泡影。这沉重的打击更是令贾母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再次晕了过去。

本来,贾母看上了贾孜和林海身后的权势和财富,况且林黛玉无论是人品还是样貌亦或者是才华,都是极为出众的,再加上贾宝玉本身对林黛玉也是极具好感的。因此,贾母便将主意打到了林黛玉的身上,希望林黛玉能够嫁给贾宝玉——在贾母的心里,贾宝玉是要有大造化的,完全可以配得上任何人。所以,贾母倒是完全不担心贾孜和林海会不答应这门亲事。

原本,贾母还打算等两个孩子的年纪再大一点以后,再向贾孜和林海提起这桩婚事的。然而,生日的时候,贾母赫然发现很多人都对林家的几个孩子感兴趣,似乎有和林家联姻的打算——毕竟,在很多世家的眼里,林家都可以说是最完美的联姻对象。

贾母自然不愿意像林家这么有权有势的联姻对象落到别人的头上,因此便连忙借着生病的机会,将贾孜找到了荣国府,并向贾孜提出了两个玉儿的事。

本来,贾母以为贾孜一定会一口答应下来这婚事的:毕竟,京中像贾宝玉这般优秀的男孩子可是不好找的。可是,贾母怎么也没想到贾孜不只没有答应她提出的两个玉儿以及史湘云和林晖的亲事,甚至还倒打一耙,污蔑尤二姐与贾政的关系不清不楚。

幸亏,最后查明与尤二姐有染的人并不是贾政或者是贾宝玉,而是薛蟠那个不省心的小崽子。其实,一开始知道尤二姐与薛蟠的事的时候,贾母是想着将这两个败坏荣国府名声的东西都给哄出荣国府的。可是,最终在薛姨妈哭哭啼啼的恳求下,在贾宝玉的又哭又闹的眼泪攻势下,尤二姐和薛蟠最终还是在荣国府住了下来。只不过,她再也不能出现在贾母的面前了。

贾母原本是打算等尤二姐的事情解决后,再找贾孜好好的说一说几个孩子的婚事的:她到底是几个孩子的堂外祖母,还能害了几个孩子不成?而且,她相信时间一久,贾孜一定会看到贾宝玉的好,进而同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的——反正几个孩子的年纪还小,婚事也不急在这一时。

然而,贾母怎么也没想到,尤二姐刚委委屈屈、哭哭啼啼的搬进了薛蟠的院子,她就从琥珀的口中听到了金玉良缘的传言。

一听到这种传言,贾母就砸了自己房间里的那套精美的瓷器: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件事是谁的手笔?除了那个以为自己大权在握,连她都敢不放在眼里的王夫人,还有谁能做出这么愚蠢又自以为是的事情来呢?

贾母不是不知道,比起家世背景雄厚的林黛玉,王夫人更加的属意她的亲外甥女薛宝钗当贾宝玉的媳妇。然而,王夫人也不想一想,那薛宝钗哪一点能跟林黛玉相比的:林黛玉是贾孜与林海的女儿,而贾孜与林海又都是前途无量的朝廷新贵,有了他们两个的提携,将来贾宝玉在仕途上一定会一帆风顺的;可薛宝钗不过是出身商户,家里又有那么样一个不省心的哥哥,不拖累贾宝玉就算不错了,更别说帮他了。再说了,虽然薛家出身商户,将来薛宝钗的嫁妆或许不菲;可是,人家林家四世列候,人丁单薄,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可未必比薛家少,而林黛玉又是贾孜与林海唯一的女儿,嫁妆怎么可能不丰厚?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薛宝钗都是不能和林黛玉相比的。可偏偏王夫人目光短浅,看不到林黛玉的好处,只能看到薛宝钗那么点的眼前利益,哪有一丁点大家族出来的女人的模样?唉,当初她怎么就同意了让政儿娶了这么一个愚蠢不堪的妇人呢——贾母的心里对王夫人愈发的不满起来。

纵然贾母对于王夫人自作主张的放出这样丝毫不顾及贾宝玉前程的风声而愤怒不已;可是王夫人对于这金玉良缘的说法却是非常满意的。虽然她不知道这传言到底是谁放出来的,可到底是帮了她一把:金玉良缘,是多么好听的词啊——那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这有玉的,就得要有金的来配,贾宝玉就应该要配薛宝钗。

“看来,”贾敏笑眯眯的给贾孜倒了一杯茶,又点了点贾孜的额头:“你对现在的效果很满意?”想到最近外面传言纷纷的金玉良缘的说词,贾敏就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果然是贾孜啊,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整个京城谁不知道贾宝玉衔玉而诞的事,这金玉良缘指的可不就是贾宝玉有了良配嘛!

“什么效果?”贾孜一副装糊涂的模样:“我怎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贾孜也没想到,这金玉良缘的传言竟会流传得这么快、这么广,短短的时间内,京中所有的贵勋世家、朝廷清贵竟然都知道了。甚至,他们还挖出了那个“金”的身份,知道了金陵薛氏女自幼就有一块随身携带的金锁的事。当然,贾孜对于这种效果也是相当满意的:哼,让薛宝钗再惦记林晖,也不看看自己那张大脸,还敢惦记林晖了?

贾敏好笑的推了贾孜一把:“你少来,我还不了解你是什么人?说,金玉良缘的风声,是不是你放出去的?”贾敏自然是了解贾孜的,因此,当她知道贾母竟然敢将主意打到贾孜的孩子身上时,就知道贾孜一定会想办法反击的。而且,无论是从她与贾孜的关系,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贾敏对于这件事都选择了袖手旁观,等着看贾孜的反击。果然,贾孜的反击,确实是令贾敏非常的满意。

贾孜眨了眨眼睛,突然拉着贾敏的手,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呐,小敏,你要知道,其实,我真的是好人。”

贾敏好笑的打了明显是在插科打诨的贾孜一下,微微的一扬头,骄横的道:“你说不说,你到底是怎么想到金玉良缘的说法的?”

“你应该知道,”贾孜笑眯眯的抿了口茶,倒是没有再逗贾敏:“那薛宝钗的身上有一块金锁。”贾孜知道金玉良缘的风声是自己放出去的事,根本就瞒不了贾敏:她和贾敏从小一起长大,对彼此真的是太了解、太熟悉了。如果贾敏猜不出这件事是她所为,才有问题呢。因此,贾孜倒也没想着要隐瞒贾敏什么,索性直接承认了金玉良缘的传言就是自己针对贾宝玉和薛宝钗说的。

贾敏点了点头:“我听薰儿提过这件事,据说是什么高僧给的,上面还有什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字。”提起这件事,贾敏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她怎么也没想到,贾宝玉和薛宝钗竟然会那般的无耻,在光天化日的就……

其实,这件事还是卫若薰当成新奇事讲给她和卫诚听的。

就是在贾母生日的那天,林黛玉、卫若薰、贾迎春等人一起离开荣庆堂后,就直接被半路遇到的贾探春和史湘云拉去了薛宝钗那里:据说是薛宝钗的身子有些不舒服,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只不过,令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她们一推开里间的门,就看到那样一副场景:据说身子不舒服的薛宝钗满脸笑容的坐在床上,衣襟微敞,而本来应该在贾母身边的贾宝玉则紧紧的挨着薛宝钗,正探着脑袋从敞开的衣襟往里看。

看到这样的场景,林黛玉、贾迎春等几个年纪稍大一点的女孩子都觉得有些脸红:这贾宝玉和薛宝钗也太大胆了吧,怎么能连个守门的人都不留呢?而卫若薰、贾琏的女儿等几个小一点的,则好奇的抻着脖子往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方向看,似乎想知道他们两个在做什么。

察觉到卫若薰的举动,林黛玉连忙一把捂住卫若薰的眼睛,防止她看到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同时,她又给了正满眼嘲讽的看着贾宝玉和薛宝钗的贾惜春一个眼神,示意她赶紧把眼睛闭上。贾惜春撇撇嘴,直接转过头,一把抱住了林黛玉身后的香菱,又吐了吐舌头,吐槽般的嘟囔了两个字“好凶”。一旁的贾迎春也连忙学着林黛玉的样子,捂住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的眼睛,同时,她的脸也是彻底的红了,她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宝姐姐,”晚一步进来的史湘云并没有看到屋子里面的场景,只是看到了林黛玉、贾迎春等客人都挤在了门口,既不进去,也不出来,连忙开口笑着嚷道:“我们来看你了,你还不赶紧出来迎接?”

听到门口传来的声音,薛宝钗和贾宝玉这才赶紧分开了。贾宝玉自然是一脸惊喜的叫着“林妹妹”,而薛宝钗则是在愣了一下后又镇定自若的整理好衣襟,并拿出一块金锁,递给林黛玉,笑着向大家解释刚刚贾宝玉只不过是想看看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的这块高僧所赠的金锁。

“高僧所赠?”贾孜嘲讽的勾起嘴角,冷冷的道:“你见过哪个高僧,让一个姑娘家将自己给的东西藏在胸口的?也不嫌恶心。更何况,就是看金锁,她不会拿下来给贾宝玉看,非得让人家趴在她的胸口看?”

“就怕是人家早有预谋的。”贾敏撇撇嘴,一脸不屑的样子:“打着小选的旗号上京,可是却做了一块与贾宝玉那块玉相配的金锁一直带着,这薛家人可真是好本事啊!不对,不只是这样,她还惦记上了晖儿……这样看来,贾宝玉不过是人家的第三手准备罢了。”只要每每一想到这里,贾敏就觉得十分的愤怒:什么时候轮到那薛宝钗挑三拣四的了,不过是商户出身罢了,还真当自己是高门侯女了?整天摆着一副姐姐脸,教导这个教导那个的,她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