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讲的是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第1页)

第二十九章

宫中,大庆殿。

琰王刚吐过了血,精力不济,被扶着卧在榻上,几个内侍躬着身蹑手蹑脚退出了偏殿。

当真凶戾得很。落在最后的小太监紧跑几步,压低声音,方才我进去奉茶,喘气都不敢。

没听说?前几年好像就有个伺候的,因为咳嗽了一声,就被砍了脑袋。

内侍悄声道:这些年宫里宫外打杀的,听闻一半都是惹了琰王府

我也听了,琰王府里头有口枯井,专扔打杀了的侍从下人。

又有太监悄声道:说是他家里人都没了,脾性就跟着变了,专爱将人绑起来,凌虐致死。

小太监听得心惊胆战:他家人没了,就要祸害别人吗?那别人的家不也跟着散了?

可不就是爱看这个?

内侍低声:他自己没了爹娘,就看不惯旁人其乐融融地活着,非要毁了才高兴。

有人向后望了一眼:多行不义,这不就遭了报应?看这架势,怕也活不了多久

几个太监内侍躲在墙角嘀咕,话音未尽,听见一声咳嗽,立时闭紧了嘴低头站定。

有胆大的,硬着头皮低声:洪公公。

才进来的老宦官拎了药盅,扫过几人,将仍滚热着的药盅搁在一旁:在宫里伺候,什么时候还添了嚼舌头的职分了?

公公,那琰王实在可怖。

小太监才进宫不久,怕得站不稳,壮了胆子哭道:我们不敢伺候,求您放我们出去罢

琰王打杀下人。洪公公慢吞吞道,你们谁亲眼见了?

小太监一时被问住了,仍脸色惨白,哆嗦着回头望了望内侍。

越发离谱,这两年连枯井都编出来了。

洪公公拿过药盅,拿帕子垫着,试了试凉热:琰王已有三四年不曾进宫住过,请安也是磕了头便走。这宫里的人,他是特意赶进来打杀的?

内侍张口结舌,讷讷道:可,可旁人都说

旁人说什么,同咱们没关系。

洪公公掀了眼皮,淡淡扫他一眼:在宫里伺候,要想不掉脑袋,靠得不是嚼哪个王爷贵人的舌头。是把嘴巴闭紧了,少说话,明白吗?

内侍不敢顶撞,低头应了,退在一旁。

洪公公已是宫里的老人,侍奉三代,受了内东头供奉官,正经有俸禄的八品衔。几个太监内侍都没胆子顶嘴,规规矩矩站着,噤声受了教训。

洪公公看过这几个人,将药盅扣好,摆了下拂尘:罢了,都出去吧。

几人如逢大赦,忙不迭行礼,抢着逃出了殿门。

洪公公立了片刻,轻叹一声,将萧朔紧闭的房门轻轻推开。

屋内寂静,掌了盏半暗的灯。

窗户不曾关实,冷风携着月色灌进来,映出隐约人影。

萧朔并未在榻上休息,立在屋角,正用盆里的清水净手。

琰王殿下。

洪公公放下药盅,低声道:那几个不长眼乱嚼舌头的奴才,已申斥过了这些年宫里越发不像话。

也不知是什么人,竟编出这些子虚乌有的话来传。洪公公说着话,留神看他神色,是我们管教的不严,您切莫往心里去。

没什么可往心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