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德川家康手下名将排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部分(第1页)

“哦,你为何不想活了?””

“我对您失望至极,已经厌倦了。”

“哦?我要杀信康,你就失望了?”

“不是因为三郎。是想到德姬的一辈子,还有筑山夫人的生命,都会受到连累。同为女人,阿浓受不了,失望至极。”

信长盯着妻子,感到很奇怪。浓姬以如此强硬的态度来反抗,这是他们结婚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

“女人不是男人的玩物。就算是为了天下,同意那样,作为一个女人,我也不会安心的。”

“哦?”

“筑山夫人是这悲惨人世的牺牲品,德姬也不该憎恨三郎,前来告状。那只是一时的迷惘,是因为情意而产生的迷惘……是女人的天性,阿浓因而更加悲伤。可是大人却以此为借口,要信康的命,要筑山的命。阿浓也是愚蠢的女子,您把我也杀了吧!”

浓夫人的脸,不知何时现出血红。五月的风掠过绿叶吹了进来,可是,室内的空气紧张得就像结了冰。

信长摇着头,还在疑惑。其实,信长的性格并不像家臣们所想的那样肤浅而猛烈,有时,他甚至会慎重得超过常人,比常人还能忍耐,不会轻易发火。

“那好,三河的大久保忠世和酒井忠次都在这里帮忙筑城,咱们把这二人叫来,当面对质。”

信长的态度像是一下子拐了个大弯,换了种柔和的语气,拍手把侍者叫来:“去把三河的大久保和酒井叫到这里来。”

侍者应了一声出去,信长又回过头来看着妻子:“就当你什么都没说,我也什么都没说。咱们问问他二人,到底信康在三河的名声如何,再来决定是否该惩罚他。怎么样?如果我说的伤天害理,就让它付之东流;要是你理亏,就不要再有意见。”

浓夫人仍然铁青着脸,没有回答。

不久,在侍者的引领下,吉田城主酒井左卫门尉忠次和被赐予二俣城的大久保忠世来到厅里。信长仿佛忘记了刚才和夫人的争吵,高兴地迎接着二人:“来,前面坐。你们每天辛苦劳顿,真是非常感谢。做筑城的帮手,对于久经沙场的二位来说,实有些勉为其难,可干得非常不错。五月十一乃是个良辰吉日,我想搬进刚完工的天守阁。之后,我还想把家康请来,让他看看。总之,就只等搬迁了。二位今天不要拘束,咱们好好聊聊。”

身为正二品右大臣的信长居然如此亲切地说话,这令大大咧咧、擅长跳捉虾舞的三河武士酒井忠次和常令人捧腹大笑的大久保忠世大为意外。而且,城的豪华已使他二人产生一种“信长就是号令天下之人”的感慨,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威压。无论是伏在地上的酒井忠次,还是大久保忠世,都感动得眼中噙泪。

“二位不要拘束,往前坐。在长筱之战的时候,忠次奇袭鸢巢山,为大获全胜立下首功。忠世猛冲猛打,给了武田氏一个下马威。听说这次胜赖又要来犯,如果二位不在,恐怕家康一个人很为难啊。正好城已筑好,你们也得赶紧回去,加强防守。所以,我今天特意挤出点时间,和二位喝几杯。夫人,赶紧备酒。”

看到信长说得如此高兴,浓夫人也不好多言,叫来两个侍女,命她们准备酒席。

渐渐的,被请来的这两位紧张起来。不管怎么说,和右大臣促膝交谈,还在夫人的内室喝酒,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简直晕头转向。就是连家康,恐也不易这样亲切地对待他们。

“你们是德川氏的顶梁柱,今后,家中的一些事情还要仰仗你们。来,忠次,你先干!”

“大人如此看重一个无名小辈,在下感激不尽,那我就干了。”虽是只能装两合酒的杯子,可端起来的时候,忠次的手有些发抖。

“来,忠世接着干,你的二俣城离敌人近,会很辛苦。”

“大人这番话,令在下感激涕零,那么,我也干了。”二人喝完后,侍女马上又斟满了。

“我有一件事情不能问别人,想问一下二位:听说我的女婿信康在家里的名声不太好,是为什么?”

二人偷偷交换了一下眼色。忠世小心地答道:“这个……少主血气方刚,怎么会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来?”

“少主实在是勇武,打仗的时候,连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也常常被他严厉斥责,居然有人在背后说这样的话?”忠次接过话头。

“哦,连你们这样的老将都敢训斥?”

“是的,大家都说他的勇武甚至超过了主公。”

“啊,这样我就放心了。来,再喝。”信长说着,又催促侍者倒酒。

信长已在暗地里将矛头指向了信康,这一点忠次和忠世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二人都觉得自己此时很是荣耀,误解了信长的话。他们以为,信长成了右大臣,一定越来越看重自己的女婿。这样一想,二人反倒羡慕起信康来。

第三杯喝了一半,忠次兴奋了起来:“少主勇武超过了主公,所以,在家中自然就好评如潮了。”他们已经把信康看成是信长的人了。

“在战事上,少主还真没有吃过大苦头。去年十一月,胜赖渡过大野川来犯的时候,在主公的面前,他还和我在阵中发生了冲突。”

“哦?你所说的挨了他的训斥,就是那时候吗?”信长很善于诱导别人说话,“信康对你说了些什么?”

“他说我忠次畏畏缩缩,不懂战争,没有骨气。”

“信康确实有点过分。”

“是啊。因此,像我这样的愚鲁之人被少主一说,当然难受,就反驳道,我已弄清胜赖的战术战法,请他看好明日之战。第二日,我就痛快淋漓地把胜赖赶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