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心动女主推倒章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部分(第1页)

至于秦安,他真的不会回68班?看这几天叶竹澜和他玩的越发热乎了,难道他还忍得住守在69班?

……

……

自从唐书记请了一回,秦向山就喜欢上了齐眉的小饭馆,窗明几净,地板,桌凳,餐具,杯具都擦的光亮可鉴,尤其是那味道极其正宗的辣酱,据说是齐眉亲自调治,用7、8月最火热的太阳晒制而成。

秦向山想,丰裕县辣酱巅峰时期是皇室贡品,那味道只怕也不过如此了。

秦向山举起杯子向旁边矮矮胖胖,笑起来像个老好人似的县教委副主任莫文迪敬了一杯酒:“真没有想到,莫主任会亲自前来,在这里请你一杯,莫嫌弃寒酸了。”

“怎会,怎会……你秦老板都不嫌弃,莫某哪有资格?”莫文迪笑了一声,一干二净。

秦向山给县二中捐资了一批教学器具,数额不小,在接收这批捐赠物资时,校方听出了秦向山有意为县二中捐建一栋科教楼的意向,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县教委,莫文迪今日来就是为了这事,毕竟这时候教委可不是什么富裕部门,经费紧张,即使大力倾向于县二中,也满足不了这个县重点高中的胃口。

秦淮和秦安也在座,秦向山想着秦淮的水准教高中都没有问题,他的自考本科文凭也要下来了,要是能调到县二中,工资福利都能提高一大截,更何况秦向山还有其他的一些打算,只是这时候八字也没有一撇,不方便透露给秦淮。

“这是我弟秦淮,我侄子秦安。秦淮和我,原来也都在二中读过书,算得上是二中的老校友,现在给二中捐赠点东西,也算是一份心意,倒是劳烦你莫主任了,过意不去啊。”秦向山蘸了点辣酱,“老板娘,再来点!”

“哎,来了。”齐眉扭着小腰,行走间总是有那么一股妩媚劲儿在那长腿间,小腰肢,饱满跳跃的酥胸上散发出来,看的莫文迪有些情不自禁。

“原来秦老师也是二中毕业啊,我们倒是校友了……秦安多大了,应该没有读高中吧?莫伯伯说句不合时宜的话,多努力点,还是要考一中啊,那可比你爸和伯父都强了……哈哈!”莫文迪打了个哈哈,把目光从齐眉身上移开,秦向山哪个地方都不去,偏偏来了这里,可说不定就是看中了这老板娘,自己一个县教委副主任,可没资格和人家抢女人。

“呵呵,我成绩不行,考二中都勉强。”秦安谦虚地道,二伯和老父都在,还有莫文迪都叫老师的黄耀华在,秦安老实的很。

莫文迪来之前也打听了一下秦向山的消息,知道他有个堂弟秦淮在镇初中,和自己那个多年没有联系过的老师黄耀华一个学校,想着牵扯个中间人套近乎,就把黄耀华也拉来了。

“秦安可了不起啊,一中那是稳当的。尤其是英语,他写的那作文,连我都自愧不如啊。”黄耀华也不吝啬自己的言辞,中国人的习性如此,在同龄之间自矜自谦,却从不介意对晚辈的才华多加褒奖。

“哦?倒是我小看了秦安啊,我最佩服的就是英语成绩过硬的学生,因为我小时候在黄老师手里头,英语成绩可从来没有及格过!”莫文迪又是哈哈一笑,朝着秦安比划了一下大拇指。

“莫主任你别夸他,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调皮了,夸不得,一夸他就上天了。”秦淮嘴里说着一套,眉眼间却都是欢心欢喜的笑意,自从秦安的成绩出来以后,秦淮这几天都是心满意足,那得意劲什么时候都比不上。

“你这话就有些言不由衷了……秦老师,我看都是你教导有方啊,现在二中许多英语老师都比不得你啊。”秦向山带了秦淮来,莫文迪也能估摸着些意思来,除了黄耀华这样年纪大的,不愿意挪动的,谁不想教高中?那工资福利可是得涨上差不多一倍了。

“过奖了,过奖了。”秦淮借这机会认识了下莫文迪,也很是高兴,和莫文迪敬了一杯酒。

秦向山离席去洗个脸,秦安跟着。

“二伯,你该不会是打算对二中下手吧?”秦安给秦向山递了干净的毛巾。

秦向山擦着脸,闻言一滞,看了看四周,奇怪地望着秦安,“你怎么这么说?”

看二伯的反应,秦安就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嘿嘿笑道:“我就觉着你居心不良。”

第一卷 春光 第046章 承包

“有你这么说二伯的吗?”秦向山拍了拍秦安的后脑勺,却越发觉得秦安这脑瓜子有些与众不同了。

“我听爸说过,以前二中成立革命委员会时,秦家本就是被革命的对象,你和我爸都是落后分子,不积极……我爸只被警告过,你是直接给开除了事,还把一个闹的凶的红小兵狠揍了一顿。我可不信你对二中有什么感情。再说,刚才你给莫文迪介绍我爸,那意思也太明显了,不然这场合我爸一个初中老师,和莫文迪也没交情,你让他跟着掺和什么?”秦安也擦了把脸,嘿嘿笑道。

“你这小滑头,也不知道你这脑袋怎么长的……不过,这咋就说明我是要对二中下手?我下什么手?我只是想让你爸去好点的单位。”秦向山依然在试探着秦安。

“莫文迪在教委说不上说一不二,但要插个人到一中却还是很容易的。二伯你要只是想给我爸换个地方,去一中不是更好?我就不信,放着你这个大财主在这里,莫文迪这点事也不敢揽下来……和我说说吧,二中有什么好发财的地方?”秦安可不像秦向山知道的那样以为他才刚见到这个台湾回来的二伯不久,在他的记忆里,二伯是厉害得紧的生意人,机关算尽,无利不早起,要说帮助家乡建设这种双赢的事情他会做,但给曾经有些怨气的二中捐赠教学仪器,甚至要捐建教学楼,那绝不是二伯会做的事情。

在记忆里,二中成为县教委试点改制私人承包是自己读高中时候的事情了,也不知道是谁这么有魄力推动这事情,九零年代刚开始进行各种经济改革时,可都是小心翼翼的紧,拿江河日下的二中开刀,也要有些魄力。

不是有这些信息,秦安也没可能这么容易猜着秦向山的如意算盘。

秦向山笑了起来,满是宽慰,比起秦小天来,秦向山觉得秦安才真有那份秦家人的模样,秦向山那个年纪,十三岁已经可以撑起家里半边天了,每天上集体劳动也能顶几个工分了,对于秦安的早熟,秦向山感觉欣慰,却并没有觉得惊世骇俗,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将来能够撑起门楣的儿孙就要有这份心机和脑子。

“我只是听唐书记提起过而已。县二中问题不少,不只升学率很难让人满意,学校里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很大,每年教育局投入大量资金,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倒是丰裕县原来的城西中学,联合私人办学设立了一个中专部后,中专部的高考成绩反而超过了普通高中部,然后城西中学并入了这个私人中专,现在搞的风风火火。县里有几个领导有拿二中试点的意思,但二中学生不少,老师数量也有些超编,丰裕县也没有几个人有这实力吃得下县二中。”秦向山擦干净手,揽着秦安的肩膀,和他分析,“唐书记的意思,是试探下我有没有兴趣,你觉得怎么样?”

秦向山能和莫文迪坐在一起吃饭,还有了让父亲进二中的意思,自然是有兴趣的,秦安对于管理学校也有点经验,但他在接了父亲的位子后是一门心思把私立学校往教育投资集团的路子上发展,学校都是交给招聘的校长管理,他记得县二中的试点改制私人承包是以失败结束,却没有去探询过真正失败的原因。

现在二伯插手,秦安却依然看好,当初的私人承包虽然最终失败,但县二中却奇迹般地崛起了,秦安那一届毕业的三个实验班可以和一直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县一中的班级相媲美了,秦安那超过北大录取分数线的成绩,更是让县二中扬眉吐气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