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长恨歌九十(第1页)

天圣十四年,在长安度过除夕与正旦之后,苏荷独自一人回到朔方。

因中原一事,导致皇帝起了疑心,李忱便无法再离京,而苏荷又为将门之女,私下离京恐落人话柄,于是李忱便入宫替妻子请辞。

——大明宫——

皇帝斜靠在坐榻上,手中抱着暖炉,气色不是很好,而今越渐年老,便越发怕冷了。

“去年才回京,怎么又要走?”

皇帝疑心道。

“若是王妃一直与臣在一起,恐怕,臣便要时时被人说闲话了。”

李忱回道,“去年宴上,姑母与长姊的调侃,臣有借口能够应付一次,难道之后次次都能吗?”

对于李忱,皇帝是知道的,那天夜里,李忱的脸色,他自然也看到了,以她这样的身份,被询问子嗣,任谁都会尴尬。

“十四郎与十六郎都比臣年幼,却先后诞育皇孙,旁人又会如何想我雍王府。”

李忱说道,“是您残废的儿子,无能吗?”

雍王成婚多年,久未有子嗣,众人率先想到的,一定是患有腿疾的雍王。

“放肆!”

皇帝斥道。

“雍王妃久未出子嗣,接下来,便是诸位姑母与长姊要替臣张罗纳妾了吧。”

李忱说道,“毕竟在皇家,子嗣才是最重要的。”

“够了。”

皇帝被李忱的冷嘲热讽惹怒,“你既受不了那些闲言碎语,就让雍王妃回本家吧,朕也落得个清净。”

“喏。”

----------------------------------

雍王入宫后没过多久,皇帝便恩准了雍王妃离京,得到圣意的李忱,并没有着急替妻子收拾行礼。

而是等到开春时,才送苏荷出长安,离别时,二人坐在灞河旁的一块巨石上。

苏荷头靠着李忱的肩,看着灞河上的景色,开春时节,河畔的柳树都长出了青芽。

莲花汤张贵妃的话还在苏荷的脑海中不曾忘却,在这些聪明人的眼中,长安城显然成为了一座危城。

能救这个国家的的人以及兵力,不是皇帝最信任的宠臣,也不是他引以为傲的禁军。

而是那些真正守卫大唐浴血奋战的边军将士,“朔方现在没有节度使,各郡的统兵都由太守与都督负责,一但战乱开启,这个位置,必是你父亲的。”

李忱向苏荷说道,“你父亲在军中多年,立功无数,却一直在太守位上徘徊,若直接越级至节度使,恐不能服众。”

这也就是苏荷为何要回到朔方的原因,“国家有那么多将领,真的会以父亲为朔方节度使吗?”

苏荷问道。

“你相信我。”

李忱说道。

苏荷点头,“另外,这个事情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父亲。”

李忱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