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快意人生 板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 磨刀霍霍以待人(第1页)

年底将近,袁氏集团各公司又开始了每年一度的年终奖核算。

一般的公司都会将年终奖放在春节前后发放,袁氏集团则是按照自然年的期限进行核算,在每年年会举行完毕之后就会进行发放。

跟往常年的低调不同,今年袁氏集团的年终奖从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或真或假的消息漫天飞。

不过各种消息争论的都是袁氏集团的年终奖基数是有多少,今年老袁家又会自掏多大的红包给员工。

却是没有一个猜会没有年终奖的。

这也算是老袁家一直以来的种种行为在大众心中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度了吧。

虽然袁旭身在遥远的非洲,但这倒也不妨碍他审批人力资源中心报上来的年终奖方案。

虽然方案是人力资源中心提报上来的,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人力资源中心牵头,财务中心和行政中心一同参与制作的方案。

因为毕竟首先要财务中心计算全年集团总体的收益情况,行政中心需要将额外发放的激励以及年底需要列支的各种计划外费用进行计提,最后才能按照比例计算出当年的年终奖发放基数。

对于袁旭来讲,他审阅的时候主要是看今年的利润同比情况,员工奖金基数的同比情况,其它的诸如发放时间等细则就无需细看了。

此时的伊鲁木,正处于一年当中的旱季,气温在27度左右,算得上是天高气爽,正是一年当中气候最为宜人的几个月之一。

袁旭此时又有点后悔了,应该带李钰过来的。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眼前的伊鲁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怪晚上第一次到这里的时候林超先他们以为自己还在国内。

经过华夏建筑八局二公司一年多的建设,此时的伊鲁木,从建筑风格上,压根就看不出来是个非洲城镇,反倒更像华夏国内的小县城一般。

以城镇中心的中心广场为圆心,向周围发散出去八条大道,中间杂以横向道路连接,原本按照宋瑞的想法,还要严格的划分出各类功能区的,不过被袁旭给叫停了。

基础设施建设由新成立的伊鲁木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进行投资管理,对于城区内的属于伊鲁木管委会所有的公有土地,伊鲁木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并对外售卖。

而属于原本城镇居民所有的私人土地,如果需要营建,则需要对建筑外观进行统一审批。

当然,基于华夏人骨子里对秩序的认同,虽然没有成立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但是当地警务部门的巡警却是在事实上承担了这类管理事务。

由于本地黑人生性散漫,开始的时候,这样的管理其实是硬性压下去的,借鉴国内的经验,伊鲁木管委会将城区也划分成了一个个的小的街区,最开始的时候,街区的管事干部,基本上全部都是从国内调派过来的干部充任的。

对当地的“积极分子”进行简单的培训,然后就是几乎是手把手的带他们进行日常的工作。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辅以“严刑峻法”。

NLUMC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保留了诸如鞭刑这样的肉体惩罚,而对于与管委会进行公然对抗,不服从管理的,一次警告罚款,二次嘛,看看伊鲁木煤矿中保留的那个人工开挖的矿坑里人头攒动的景象就知道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要求后,当地人也慢慢习惯了,并且惊喜的发现,原来按照管委会的要求去做,虽然比原来事情多了点,但是也并没有怎么太麻烦,而且大家都遵守了之后就会发现,日常的生活变的愈发流畅,生活的环境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伊鲁木的工作迈上正轨之后,目前其它的矿区城镇也开始派人前来伊鲁木学习培训取经,然后在NLUMC的统一安排下,分批进行推广。

所以当林超先他们走在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笑的黑哥黑妹,直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有些魔幻。

而当王长青带他们参观了一所学校之后,林超先对袁旭的看法,不知不觉中都带上了一丝崇敬。

如果不去看教室里面,仅仅从外面去听,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在朗读课文,你会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国内的某一所普通的小学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