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沈云欢谢长庚免费阅读全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部分(第1页)

如烟就掏出几枚帕子递上来。

“……很好闻啊” 董画半路就劫了一枚,“淡淡的,没熏香那么刺鼻……”又看向云初,“四嫂教教我,我以后也不用熏香了,就用这种”又念叨起来,“我喜欢苹果味,嗯,还有草莓味……”

“是吗?”

姚阑和董书同时伸手取过一枚。

幽幽的清香直沁心脾,董书心神一震,胃里一直翻滚着的不适瞬间压了下去,她立时露出一脸喜色,紧紧地握着帕子,嘴唇翕动,却没发出声音。

姚阑则没什么感觉,嗅了半天,摇摇头没言语。太太自然也不信,只当云初是哄弄大家,遮掩她先前的疏漏,对姚阑的反应只做不见,微笑着听她们说话。

瞥见董书偷偷将柠檬帕塞进袖笼,又取出一枚递回来,云初只做不见,接过来随手塞入袖笼,转向姚阑:“这个只是应急,平常还可以把生姜切碎了,用热水冲着喝,不喜欢它的辛辣,还可以加些糖……”又补充道“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

“我也听说生姜可以驱寒止呕,平常做菜都用,对孩子应该是没害处的……”

见云初说的靠谱,太太也帮衬起来。

“……把苹果捣成汁加蜂蜜冲水喝也可以止呕的”云初又接着说道,“媳妇今儿一早就喝了一大杯……”

“难怪四嫂折腾了一大早,还这么有精神……”董书目光闪闪地亮起来,“……四嫂还有什么方子?”

生姜被称为呕家圣药,只那一个方子,就够董书受用了,姚阑心细如发,为人机敏多疑,再说下去,她迟早会发现董书的反常。

见董书失态,云初就悄悄拽了她一把,嘴里打趣道:“偏方有很多,四妹想听,待你有喜时,再来求我好了……”

董书脸一红,呸了一声,扭过头去,不再言语。

太太宠溺地摇摇头。

喜竹、喜梅早吃吃地笑起来。

用过午饭,众人一路回到客厅,就见两个婆子正抬着一个一人半高的蕉叶饕餮纹青花大瓶向外走,太太就一怔:“……这是做什么?”

那两个婆子忙放下大瓶,垂手施礼道:“回太太,是老爷的旧部姚典回栾城述职,送了一珠蓝珊瑚,老爷喜欢的紧,命人放在客厅里,把这个蕉叶饕餮纹青花大瓶换了……”

太太点点头,“……老爷回来了?”

“没有。”婆子毕恭毕敬地回道,“董平说,老爷见到旧部,高兴的紧,正和他们在栾凤阁吃酒,只让把这个先送回来。”

婆子说完,就偷睨着太太的神色。

女儿归宁的大日子,他当爹的却借故躲了,听了这话,太太一时胸闷难当,嘴唇翕动,想抱怨几句,想起将军府的所作所为,也知董国公心不顺,当着董书的面,勉强忍了,强自镇静道:“抬下去吧,仔细别磕了碰了……”

两个婆子暗舒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抬着大瓶走了。

一群丫鬟婆子正围着两人高的蓝珊瑚叽叽喳喳,瞧见太太等人进来,忙敛了声,纷纷退到两边,躬身请安。

看着耀眼夺目,如梦似幻的蓝珊瑚,董画首先叫起来,“……真美,这种蓝色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珊瑚以红色为上品”一个婆子解释道,“董平捎话说,知道四爷新丧,姚典怕红的忌讳,才精心挑选了这种少见的蓝色……”

“难为他想的周到……”

立在两人高的蓝珊瑚前,太太陷入沉思。

又到地方官回栾城述职的时候了,往年都是入冬时分,今年因要东征赤国,不仅朝庭忙,地方上也要征丁,征粮,准备战事,就推迟了,大将军如期东征了,又眼见春暖花开,怕影响了春耕,万岁只命各地三品以上大员及政绩卓著着回栾城述职,其他官员都免了。

往年一到这时候,国公府是最热闹的,是因为今年回来述职的地方官少了吗?

摇摇头,太太苦笑,连她都不相信的籍口,别人更不会相信了,都说世态炎凉,官场上更是如此,董国公也不过是隐退,官职还在,就没人登门了,将军府现在一定门庭若市吧?

这样想着,就看了董书一眼,大将军新贵,行事处处透着股穷人咋富,不知天高地厚的猖狂,书儿嫁过去,不知到底是福还是祸?

余光瞥见太太看她,董书上前拉着太太,嘻嘻笑道:“……母亲快看,还是蓝色的漂亮,将军府里也有好几株,都是红色的,火红火红的,腻死了,还是这株清新扎眼,看着玲珑剔透,女儿看着它,就恍如在梦中……”

珊瑚以红色为上品,尤其那种“辣椒红”被誉为极品,又称为火树,难的一见,将军府竟有几株,都是回栾城述职地方官送的吧?

太太勉强笑笑,没言语,眯着眼仔细打量起眼前的珊瑚树。

见太太看着认真,晁雪就笑道:“这位置是个死角,见不着光,放个青花大瓶看着倒没什么,换上这珠蓝珊瑚,没有光就太可惜了……”

“是啊,珊瑚在光下最是耀眼”见有人提,潘敏就建议道,“太太不如和窗前红木高几上那盆滴水观音换个位置……”

潘敏虽是粗人,却是最擅长这个,太太不觉瞄了眼窗前,又看看蓝珊瑚,点点头道:“嗯,就放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