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书夜谈老狐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秋天的空气有些冷,恰好这些时节又不见太阳,秋风萧瑟,但在百草关附近百里一片荒漠,于是秋风卷不起落叶,毫无诗意,却有一种肃杀之感。

一辆牛车咕噜咕噜的由远及近。自东南方来,往西北方去。车上两人,赶车之人,面带微笑,一种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却丝毫看不出迂腐。后面一人,蓬头垢面,白发与白胡子长在一起,好不邋遢,又面色微熏,一身酒气,手上拿着个酒葫芦,时不时小饮一口。这人个子却极大,就算是坐着,也有极大的压迫感。

赶车之人裹了裹衣服,轻声道:“师父,这般不眠不休是要去做什么?”

那白发的大个子拿着酒葫芦又灌了一口,微醺道:“我去见故人。”

赶车的青年儒生若有所思,不说话,只是加快了赶车的速度。那白发人又道:“不急不急,等过了百草关就到黑龙城。只消一天时间了,还是来得及的。”

青年儒生面带微笑,轻声道:“想必这位故人一定是位…”是位奇人吧,否则又怎能与老师交好,老师这脾气……

见自己弟子欲言又止,笑骂道:“你定又是在心中偷偷排腹我这个老师,嗯,肯定又是些什么为老不尊之类,能与我交好的肯定也是什么怪人,哈哈。”

那青年苦笑的摇摇头,不知说些什么好。青年有些冷,再往北就是到达北契国界了,而如今也早也到达大明王朝,这两国一直以来互有战事,只怕被波及,但转念一想又放心了,且不说黑龙城固若金汤,单是那守城的将士就有十万之众,况且黑龙城又背靠百草关,两地相互照应,只要北契军神不亲自来,都难以短时间攻破。

青年儒生问道:“老师要见何人?”

老人笑道:“是叶家的那小子。”

青年儒生没有说话,心中却已翻起惊涛骇浪。叶家那人,定是叶逍遥无疑,恐怕也只有那人性格和老师相合,或者说是臭味相投。

青年儒生想到了自己的小师叔,剑道奇才,一力战十圣,最后却落得个触天威兵解而死。而这叶逍遥继小师叔之后成为剑道魁首,力压十方,令天下之人难以望其项背。

青年儒生默默地驾车,却听到了师父打呼的声音从背后传了,又不禁摇头笑笑。……

也是在离百草关很近的地方,一行五人,身穿麻衣,脚穿草鞋,背抢挑着个担子,装着确是一些石头。五人穿着打扮一般无异。领头的确是一个干瘦老人,头发花白却以黑色居多,胡子花白却也不多,也毫无邋遢之感。后面还有四人,五人呈一字型跟在老人身后。

五人挑着担子从正南方走来往北去,每年只能来回两次,从南边噬魂山来,到北冥之海去。两地相差甚远,可祖上传下的规矩没有人去更改,他们要做的事便是移山填海。

五人默默地走着,没有人说话,因为他们知道怎样节省体力,这是多年磨砺的经验,比任何书上得来的都要珍贵许多。

前面渐渐的能看到座山脉,这是方圆百里唯一一座山脉,百草关便是建在这里,穿过百草关,便能见到关前的黑龙城,再穿过黑龙城,城外十里处有一条河,叫做浊河,蜿蜒千里,流入东海。

再过去有一个坡,叫回头坡,翻过去便是北契国界。

他们五人每年都要走上两遍,熟稔得很。穿过百草关,到了黑龙城,领头老人停下脚步,想了想道:“你们先行,我要去见一个故人,随后便到。”其余四人并未多言,老人让开一条路,四人继续前行。

老人看了看担子里的石子和泥土,走向了城中最高处,用来祭祀求雨的天台,而城中将士并未阻拦,到是熟悉得很。老人上了天台,放下担子,席地而坐,很是随意,闭上眼睛,像是在等待。

帝都是大明王朝最繁华的城池之一,与黑龙城不同,这里住的尽是达官显贵。映入眼帘全是人流,尽管这里的主街可以容纳十二匹甲等战马并行,但是帝都的达官显贵又或者是那些纨绔子弟出行总是张扬,跟着一帮人,又或者骑马驾车出行,所以帝都的交通是真的不怎样。

在这里的达官显贵的府邸之中,也总有些江湖中人,或求一些秘籍,或被人追杀,又或有难言之隐,为这些人效命。

帝都中心便是太安城也就是皇宫,城外有护城河,城里更有十万禁军,由皇帝亲自掌管。

在帝都四条主街之一玄武街,一匹神俊的马匹拉着一辆豪华的车,停在一家卖楚国酒的店铺前,并无任何人随行。车中一白发老翁手驻拐杖,颤颤巍巍的下车,小二眼尖,一把跑过去扶住,问道:“老太爷想要的什么?”

老翁一边往里走,一边道:“酒,我要楚酒,最好是三十年以上的。”

小二想了想,难为道:“这三十年以上的楚酒还真没有。老板娘到是珍藏了一壶老酒,要不我帮您问问?”

老翁找了一个桌子坐下,小二连忙又将桌子擦了擦。老翁道:“让你们老板娘出来见我,说是藏酒的老家伙来了。”

小二从这话中听出了一些名堂,这么多年察言观色早就练出个火眼金睛。这老人乘坐的马车不凡,拉车的马匹更是了得,虽不识得是什么马,却比他看见的那些将军的儿子的马更要神俊一些。当下忙道:“您老请稍后,我马上去叫老板娘。”噔噔蹬连忙跑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