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 关河五十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农民(第1页)

然而这个时候的美国空军暮气沉沉,真的活像个“祖母级老太太”,他们不仅不采纳陈纳德的建议,还很烦他,希望他早点退休。

这是真正的“早退”,陈纳德时年才44岁,正是一个人经验和能力最旺盛的时候。

他虽然人还在美国航空队里面,但这种寂寞的滋味实在难熬,更何况就算这种滋味也在倒计时了。

心,满了又空,一个人满街游走,却没有地方可以让我停留。

难道就要这样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晚年”吗?

他不甘心,却又十分无奈。

此时苏联人第一个盯上了这个空军奇才,苏联军事考察团在看过陈纳德率队表演的飞行特技后,立即私下邀请他去苏联执教。

陈纳德头脑很清醒,他当时就预感到美苏两国今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此并不想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未来的“隐性敌人”。

但这些话是难以说出口的,陈纳德就想了个办法,故意把执教条件抬到离谱的地步。

他想,对方肯定会一口拒绝的。不料,苏联代表竟然全部应承下来。

无论多么苛刻的条件,都没有问题,只要告诉我们,您什么时候可以起程。

陈纳德很无语。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他只好把对方的邀请函全部退回,以示自己的婉拒决心,这才使事情得以了结。

苏联没了机会,我们就有了机会。

20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不抢还行。

在宋美龄所发来的邀请函中,有一句话让陈纳德格外动心:您将有权驾驶中国空军的任何一架飞机。

Verygood!

先去看看再说。

1937年5月,陈纳德以上尉军衔正式退役,乘坐邮船自美国抵达上海。

不过在护照上,他所填写的职业却不是退役空军上尉,而是“农民”。

当然是为了保密。

但是在深入了解之后,陈纳德发现,中国空军果真就像个亟待开垦的荒原。

“登记册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那400架都不能用,你说从北洋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飞机吧,什么美制“可赛”,德造“容克”,确实太老了,不中用,这还情有可原,但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的,比如刚刚从意大利订购的“布瑞达”,刚买来没多久也不能飞了,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东西真是够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