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再说长江纪录片第一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为跨越这7米宽的公路,它们竟耗费了一个多小时。面对青藏公路,藏羚羊如此谨慎,那么穿越铁路时,它们又会怎样呢?

青藏铁路的清水河大桥静静地等待着藏羚羊的来临。

为了确保怀孕的母藏羚羊有一条安全的通道,才嘎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障行动”,管理局的干警们将要用两个月的时间,踏遍可可西里,对藏羚羊迁徙之路进行检查,不给盗猎者以任何可乘之机。

此时,第一批从西藏羌塘方向来的母藏羚羊已先期到达青藏铁路旁。

监护它们的干警也悄悄跟随到了这里。

藏羚羊第一次看到了突起在荒原上的大桥,它们显得犹豫不决,在试探了几次之后,谨小慎微的藏羚羊终于壮起了胆子。

所有的担心和疑虑都在迅速地奔跑中化解。

历经几个月的千里跋涉,怀孕的母藏羚羊安全地越过公路、穿过铁路,渐渐消失在天地相接的远方。

可可西里最高峰布喀达坂峰是青海与新疆交界的地方,山脚下的一片无人区是藏羚羊重要的通道,这里除了河流和湖泊,还有终年不断的地热喷泉,它们的水温高达91℃。

高原上体态最大的野牦牛注视着这些侵入它们领地的外来者。

可可西里的盗猎终于得到了遏制,没有了杀戮的可可西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为了尽快赶到卓乃湖,藏羚羊们一直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不停地奔跑。

卓乃湖被尊为母亲湖,这是它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几万只要做母亲的藏羚羊,在日夜不停地行走了两个月之后,此刻,终于来到了母亲湖的身边。

藏羚羊的世界很奇特,先期到达的母藏羚羊会一直等待其他的同族从四面八方到来之后,才开始生儿育女。

夜幕下的高原是神秘的,每年的这一时刻干警们都充满了希冀。

母藏羚羊们将要在这个夜晚分娩,天与地,山与水,都在静静期待着生命的降临。

高原的火光照亮了高原的夜晚,高原上的歌声是守护者们用生命呵护生命的心声。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新的生命将会诞生。

小羊羔的出生给草原,给可可西里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刚出生的小羊羔体重在千克到千克之间,羊水还没有干透,小羊就可以站立,出生10分钟后可以走路,3天后能够奔跑,对于藏羚羊来说,奔走的命运从降生的第3天就开始了。

藏羚羊的种群在人们的呵护下逐渐恢复,目前的数量已恢复到近5万只。

青藏铁路所穿越的三江源,是野生动物繁殖、迁徙与觅食的最主要地区。

青藏铁路为环保工程投入的总投资为21亿,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的青藏铁路,在铁路沿线修建了33处野生动物保护工程,为高原野生动物提供了一条 “生命通道”。火车给自然让路,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青藏铁路还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移植草皮,为中国的大型工程建设树立起环保的典范。青藏铁路的贯通,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的物资、人员进出困难的问题。

如今,建成后的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依旧,千里铁路与江河、雪山、湖泊融为一体。

沱沱河向东,在囊极巴陇与长江南源当曲汇合,改名叫通天河。

通天河畔,有一条古道。1300年前,荒凉的古道上出现了一队庞大而豪华的车辇,车里坐着一个名为李雪雁的长安女孩,这个女孩就是文成公主。

长长的车辙印在这片高原上再也没有消失。文成公主所到之处,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同时还带来了农耕文明。今天我们在玉树地区的通天河边的农田里,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文成公主带来的双牛抬杠的农具。

第三集  生命的高原(3)

如今,玉树的勒巴沟,依然保留着1000多年前的样子,沟里的文成公主庙折射着沧桑的岁月。

青海南部重镇结古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长江从它身边流过,它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

玉树,是三江源重要的地区之一,高海拔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近年来,全球变暖、天灾、鼠害、过度的放牧等因素使一些地区出现了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