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庶妹怎么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第1页)

徐芷挥挥手,“知道了,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你回去罢。”

卫新抱拳行礼告退,策马疾驰往回赶,扬起一地尘灰。不多时有报话的婆子出寺来,慈嬷嬷带了两个丫鬟迎接徐芷。

且说徐老夫人刚上完香,现下正与钱老夫人在东厢房说话,徐芷一进屋,正欲下拜,便被徐老夫人一把抱住,“瞧瞧,竟然赶了过来!”钱老夫人也上前,瞧着徐芷的模样,好生夸奖了一番。

徐菱坐在侧边,见徐芷进屋,恨得咬牙,无奈当着钱老夫人的面,她只得将恨意掩起,起身不甘不愿地向徐芷问好。

徐芷淡淡地一笑,回应她的示好,撇开眼便再也不去看她。徐老夫人拉着徐芷,指着钱老夫人说道:“这是你舅姥太。”

徐芷起身拜见,钱老夫人受了礼,笑道:“我竟不知我还有个这般标致的侄孙女!今日你虽与我是第一次见面,我却像是觉得你甚是面善,瞧着好生喜欢!”

徐老夫人携了徐芷的手,道:“我这孙女,虽是庶出,但这模样才能却是一等一的,放下别的不说,这孝心却是别人比不过的。”她说着,唤人将徐芷献上的手抄经文拿卷上来,细细地铺开,指着经文道:“你瞧这字这画,叫人一瞧,便知花了百般心思才能出这样的成品,后院姑娘家识字不多,喜欢佛理更是没几个,只有我这孙女,与我的喜爱不谋而合,不但抄得一手好经文,连释注也一并写出。这样的人儿,哪能不讨人喜欢?”

钱老夫人附和,禁不住又多瞧了徐芷几眼,拍手称是。问了几句路上耽搁之事,徐芷将事情一一告知,只略去景王的事。徐菱在一旁听得堂前三人笑语,当真是恨极,她一心想要讨钱老夫人的欢心,忍不住插嘴两句,试图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徐芷低头温顺,任由徐菱说话。钱老夫人探向徐菱,又瞧了眼徐芷,心中有了较量。

徐菱眉飞色舞地说着,一语未完,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世子来了。”

徐芷抬头,往门边看去。见一男子身着青花袍,登着小朝靴,容貌极好,一双眼睛黑亮如漆,眼神却似一波静止的秋水,波澜不惊,似乎不受任何事物的羁绊。

钱初往屋里扫了眼,见屋子里有两个年轻女眷,便将眼睛下瞄,上前向两位老夫人请了安。钱老夫人指着徐芷徐菱道,“这是你二表妹三表妹。”

钱初一一见礼,唤一声“二表妹三表妹好。”便归了坐位。丫鬟送上茶来,徐菱品着他那句问好,一时心思荡漾,红了脸,慌张地端起茶偷偷地瞥一眼钱初,刚沾上他的面貌,像触电般将眼神收回,脸越发滚烫。

钱老夫人与徐老夫人扯家常,徐芷趁着空挡往钱初那边瞧,见他正襟危坐,眼神毫无偏移,并未因屋子里有其他女眷而尴尬,却也不曾露出半点好奇。

“听闻初表哥天资聪颖,对阅过的书过目不忘。”说话的是徐菱,此刻正扭着手帕,小鹿乱跳地盯着鞋面。

钱老夫人自豪地笑道:“许是上天眷顾,初儿从小就与他人不同,五岁时便已经通读四书五经,我记得那时学堂的夫子曾叹过这么一句:‘别人读了十几年才能啃完的书,世子只要随手那么一翻,便全部印在脑子里。’初儿酷爱读书,整个钱候府的藏书都被他阅完。”钱老夫人停下,看了看徐老夫人。

徐老夫人会意,当即抚手道:“意儿生前留下了一屋子的孤本藏书,那些藏书都是意儿从别国搜集而来,别的地都没有。方儿平日政务繁忙,没那个功夫去阅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若是初儿日后得空,便多来徐府坐坐,看看书也好。”

钱初起身恭敬地道谢,面上并未明显欣喜神色,倒是徐菱,听了徐老夫人让钱初到候府做客,喜得面红心跳。

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钱老夫人似想起一事,忙道:“对了,今日佛香寺似乎还来了位贵人。”

徐老夫人知道她说的是朝太妃,并不着急回答,拾了块点心放到徐芷手上,这才答道:“她也不是今日才来,听大师说,她已经在寺里住了好几日。想是景王回京那天便住了进来,许是着急景王的婚事,想要胁迫景王早日定亲。”

徐芷顿了顿,咬口点心,细嚼慢咽,想起方才李彻的事,心中有了分明。难怪他说什么母妃不肯回府,原来竟是这样。

钱老夫人继续道:“景王二十有二,也难为她担心婚事,这满京的成年男子,还有哪个像他那样不曾娶亲的?”

徐老夫人笑了笑,指着钱初道:“眼前不正有一个?”

钱老夫人一窘,往钱初那瞧一眼,见他面无表情,丝毫不受影响。叹道:“初儿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寡淡。想来这满京都的姑娘们,没几个受得了他,这婚事,还得拜托老夫人。”

徐老夫人意味不明地笑着,也不搭话,又拾起一块精致的莲花样点心往徐芷手心塞,徐芷赶紧接过,刚才的点心吃得有些舌燥,她有些艰难地咽了咽。旁边递来一杯茶,抬眼见钱老夫人笑容满面地看着她。

徐芷回之一笑,转眸瞧见钱初正看着她,眸子里却无半点光彩,像是打量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

徐芷并不觉得难堪,盈盈一笑便移开了目光。反正她也是将婚事视成交易,谁娶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让她做成这笔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