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林夫人首饰是什么牌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回姑苏a守丧制(第1页)

林母的丧事最终办得很体面,京城所有的王公贵族的当家人差不多都来了,就连太子都派了手下前来吊唁——林海曾经是他的伴读,林海的母亲去世了,太子派人前来倒也合情合理。

贾敬和贾赦主动的承担起了接待前来吊唁的客人的任务,就连卫诚、冯唐等人都是每天都过来帮忙;至于府内事务方面,自然有徐氏帮着贾孜张罗,这也帮贾孜减轻了一部分负担——刘氏由于有孕在身,自然无法过来;贾敏虽然想帮忙,可奈何她是未嫁女,不能抛头露面,也只能安慰一下贾孜。

至于贾孜,则一边要照顾着伤心欲绝的林海,一边要接待着前来吊唁的女眷,一边还要防备着府里不安分的下人闹事,更是忙得没有一刻的清闲。才短短几天功夫,人就瘦了一大圈。

作为贾孜的堂婶,贾母也是一听到消息就匆匆赶去了林家。其实,林家的情况大家也都了解:林母这一走,家里就只剩下贾孜和林海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了,面对着这样的大事,自然有思虑不周详的时候。因此,贾母虽然对贾孜心有不满,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看贾孜的笑话。然而,徐氏二话不说的就替贾孜接管了一切,令踌躇满志着打算大显身手的贾母一腔热血顿时没了用武之地。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的:毕竟,徐氏是贾孜的亲嫂子,关系自然要比她这个堂婶要亲近得多,由徐氏帮着贾孜处理这些事,自然更加的名正言顺。

然而,看着跪在灵堂上烧纸的林海,看着里外忙碌瘦了一圈的贾孜,想到贾孜嫁给林海才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遇到婆婆去世这样的丧事,贾母竟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幸亏呀,幸亏贾敏没嫁给林海,否则的话,这才出嫁不到三个月就要为婆婆守孝的倒霉事岂不是就要落到贾敏的身上?三年的孝期不能在一起,夫妻感情再好,也会被磨得没有了。更何况,林海和贾孜两个人还是新婚夫妻,感情不可能有多深厚……

一扭头,看到贾赦忙里忙外的帮着张罗林母丧事的样子,贾母微微的眯了眯眼睛。前段时间,贾赦不知道抽了什么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份捏造的所谓证据,硬是诬陷赖大盗窃府里的财物,硬是逼着贾代善将赖家人赶出了荣国府。只要一想到当时贾赦梗着脖子非要将赖家人赶出荣国府的样子,贾母就是一阵阵的头疼:她上辈子真是不知道造了什么孽,竟然生了这么个孽子出来。

贾孜自然是没有心思理会贾母在想着什么,等到林母的丧事办完,林海那边也报了丁忧。两个人便一起扶着林母的灵柩回了姑苏。

书说简短,一路无话。

贾孜和林海一路扶着林母的灵柩回了姑苏,早就已经收到消息的林氏族人也纷纷赶到城外,将一行人迎了回去。也直到此刻,贾孜才知道,上次她来姑苏时听说的姑苏林家,竟是林海的本家。

“怎么了?”林海看着贾孜一副恍然大悟,轻声的问道:“是不是累了,要不你先去睡一会儿吧,我一个人守着就行。”明天,林母就是葬入姑苏林家祖坟的日子;今夜,林海和贾孜一起陪着林母最后一程。

贾孜轻轻的摇了摇头:“我没事。你呢,要不要靠着我眯一会儿?明天还有很多事要靠你呢!”

“不用。”林海轻轻的握住贾孜的手:“我想再陪陪娘。”从林母去世到林海和贾孜扶着她的灵柩回姑苏,准备葬入林家祖坟,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林海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不少,也逐渐接受了林母去世的事实,再也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根本无法接受母亲的去世,浑浑噩噩的,就连换衣服都得在贾孜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我陪着你。”贾孜温柔的看了林海一眼,回握住了林海的手。

林海看着贾孜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贾孜为林母做的一切,林海都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林海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贾孜,如果没有贾孜忙前忙后的替他打理着一切,母亲突然去世,他要到底怎么办。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对林海来说,要娶的人是谁,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毕竟,当今的圣旨一下,林海已经失去了选择的余地。因此,对林海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和贾孜的婚事能够尽快定下来,贾孜能够尽快进了林家的门,完成母亲最后的心愿。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林海无比庆幸当今为他和贾孜赐了婚:如果不是贾孜温和孝顺,爽朗直率,林母也不会去得那么放心,那么安详。

林海的心里很清楚,在婚事上,他到底对贾孜还是有所亏欠的——当初,他和贾孜急匆匆的婚事,令贾孜饱受流言蜚语的议论,他却是无能为力的。可是,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林海真的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帮助贾孜:他既不能拖延了婚事,也不能出面替贾孜澄清。他只能用丰厚的聘礼,来表达对贾孜的重视;他只能给贾孜足够的尊重,不让贾孜在与他的婚姻中受任何的委屈。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了,”林海突然想到了什么,不由开口说道:“我的舅舅明天也会过来。”

“舅舅?”贾孜一脸疑惑的看着林海,完全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舅舅:她还以为他早就没有任何亲人了呢!

林海不禁有些无奈,轻轻的点了点贾孜的鼻子:“娘出身姑苏常氏。”

“常?”贾孜眨了眨眼睛,思索着说道:“好像是有点耳熟。”

“常氏也是姑苏的大族,你听过也是有可能的。”林海轻声的说道:“娘是外公的嫡长女,她有一个嫡亲的弟弟,也就是现在的姑苏常氏的族长。另外还有两个庶出的妹妹和一个庶出的弟弟。在我外公去世后,常氏已经分了家,娘除了和她嫡出的弟弟关系好一些外,和其他的弟弟妹妹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往来。”其实,林母很少跟林海提起她的庶出的弟弟和妹妹的事。所以,对他们的情况,林海也不是特别的了解。

贾孜吃惊的看着林海,一副“你外公家里好乱啊”的模样。其实,贾孜很想问一问林海:他的那两个姨母和另外一个舅舅,他们的生母是一个人吗?还是三个人?只不过,碍于这样的场合,贾孜也不好问出口。

林海看着贾孜的表情,突然有些想笑:贾孜那是什么表情,他外公家有庶出的子女很意外吗?也就是贾家吧,没什么庶出的子女。其他人家,就是卫诚,不也是有野心勃勃的惦记着卫家财产的庶弟呢吗?至于其他人,也就是杜若吧:杜若的母亲是公主,他的父亲不能也不敢有庶出子女。

贾孜好奇的看着林海:“你外公家还有些什么人呢……”

贾孜和林海靠在一起,低声的聊着天,这个夜也很快过去了,天色很快就亮了起来。

第二天,就是林母下葬的日子了。姑苏林氏的族人都来了。姑苏林家虽然嫡枝人丁不旺,可是庶枝倒是枝繁叶茂的。而且,不只是姑苏林氏,就是城中一些其他氏族的人也都过来了——林氏是姑苏有名的名门望族,林海又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探花郎、太子的伴读,更何况,他的妻子还是出身一门双公的宁国府,是赫赫有名的孝宁将军。

贾孜做为林海的妻子,林母的儿媳,自然是一直在女眷的最前面。而她的身后,则站着一个个年纪老大的妇人。她们都是庶枝的子媳,一个个的都按着各自的身份,站了贾孜的身后。

看着林母的棺木渐渐的被泥土覆盖,贾孜突然有了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两行清泪顺着面颊无声的流了下来。

贾孜自幼没有母亲,从不知道有母亲疼爱是什么样子的——徐氏虽然待她极好,可毕竟是嫂子。在贾孜的心里,母亲与嫂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林母,给了贾孜母亲般的疼爱,令贾孜心里有了幸福的感觉。可是,贾孜怎么都没想到,这幸福的日子竟是如此的短暂,这么快她就又失去了母亲。

林母去世之初,贾孜一直都在忙碌着,忙着操持着林母的丧事,忙着支撑着伤心过度的林海,忙着准备扶灵南下的事宜,压根没有时间去感受自己的伤心。可是,此刻,眼睁睁的看着林母的棺木下葬了,贾孜内心压抑的伤心终于爆发了出来。

葬礼刚刚一结束,贾孜的身子就一个踉跄的倒了下去。听到青锋叫着贾孜的声音,林海顾不得其他,赶紧先过去将贾孜抱回了附近林氏族人守墓用的小屋——按照规矩,他和贾孜得在这里住上几天。在让身边的小厮去请大夫过来,又嘱咐青锋照顾好贾孜后,林海才在身边族人的催促下不舍的离开了小屋,去招待特意赶来参加葬礼的人。

至于女眷这方面,由于贾孜昏倒无法出面,则由林海的一位族叔的妻子出面招待。

席面一散,林海直接就奔回了贾孜所在的小屋。半旧不新的小床上,贾孜还在沉沉的睡着,青锋一脸心疼的看着贾孜,不时的替贾孜擦一擦手、脸,整理一下被子——这被子还是贾孜特意带来的。

“阿孜醒来过没有?”坐在贾孜的身边,林海轻轻的试了试贾孜额头的温度,头也不转的问着青锋。

“主子一直过都没醒。”青锋低声的说道:“刚刚大夫已经看过了,说主子只是疲惫过度。可是,姑爷,主子怎么一直都没醒呀?”青锋从来都没见过贾孜这个样子,心里自然急得不得了。虽然刚刚林海请来的大夫已经给贾孜诊过脉了,也说了贾孜没事。可是贾孜不醒,青锋就怎么也安不下心来。

林海握着贾孜的手:“青锋,你先下去吃点东西吧。等到阿孜醒了,我再叫你。”林海自然明白贾孜一直以来对青锋这个丫环的照顾,自然也就跟着照顾青锋。最重要的是,林海想一个人和贾孜待一会儿。

青锋摇了摇头,坚定的站在一旁:“奴婢不走,奴婢要等着主子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