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林夫人首饰是什么牌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建别墅a贺生辰(第1页)

虽然贾母和贾政没能如愿的在贾孜、贾敏几人那里筹到银子,可荣国府的省亲别墅却还是热热闹闹的开工了:没办法,其他打算省亲的宫妃家里的省亲别墅都已经开始动工了,荣国府的省亲别墅自然也不能再只停留在口头上了。否则的话,贾元春的人可就丢大了——谁不知道宫里新晋的贾贵太妃可是出身于一门双公的贾家呢!如果贾元春不能首批省亲的话,那么她也就再也没有脸面在宫里混下去了。

因此,即使肉疼得厉害,可为了贾元春的颜面,王夫人还是咬着牙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了一部分银子,再加上荣国府的公中、贾母拿出来的私房、薛姨妈主动送上来的银子,以及王子腾那边派人送过来的银子……荣国府的省亲别墅终于在所有人的“期待”中如火如荼的动工了。

由于京中很多家族都在修建省亲别墅,再加上新皇和贾孜等人暗中的推波助澜,导致京城及周边的建筑材料价格疯涨,各世家贵勋的银子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纵然荣国府已经省去了重新购置土地的一大笔银子,可是修建省亲别墅所需要的各种建材依然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再加上人工花费……这样一来,荣国府好不容易凑出的这几十万两银子实际上并不充裕,并不能修建出他们梦象中美轮美奂、华冠京都的省亲别墅来。

只不过,荣国府的人却似乎根本没有把银子的事情放在心上,省亲别墅的修建也依然以奢华铺张为主。

用贾母当初忽悠贾珍的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因此,在贾母和贾政看来,贾孜、贾敏就算是再冷漠无情,小气吝啬,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荣国府的省亲别墅因为缺银子而停工。毕竟,这件事一旦传了出去,对她们的名声也不好。所以,银子的事,虽然不大凑手,可是他们的心里却并不着急。

至于被贾母和贾政一家子惦记上的宁国府后园,由于贾蓉的态度坚决,即使贾母找到了族中长辈出面调解,最终还是保住了。因此,省亲别墅比起贾母、王夫人心中期待的倒是小了不少,仅仅包括了贾赦之前所住的院子和荣国府自家的后花园。即使贾母因此对贾蓉心生怨怼,可是贾蓉却根本不在乎贾母的态度,依然是每天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是暗中加派了人手,紧紧的盯着自家后院的围墙,省得有人自作主张的拆了自家的围墙、抢了自家的园子。

要修建一座可以接待宫妃省亲的省亲别墅,还真的不是一个小工程。从实际勘测丈量土地、请人画园子的设计图纸,到购置各种建筑材料、雇人修建园子,再到添置园子中所需的各种装饰物品、奇珍古玩,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胜繁杂。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有人里里外外的张罗着。可是,贾政却明显的不是这块料。应该说,荣国府的几个主子,都不是这块料。

其实,最适合张罗这些事的人选是贾琏。可是,贾琏此时正摩拳擦掌的准备着在工部大展一番拳脚,自然是不屑去理会荣国府的破事的。更何况现在的贾琏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贾琏了。他早就已经看清了贾母、贾政、王夫人一家子佛口蛇心的真面目,明白了自家一房的真正处境,自然也不可能再去给他的“好”二叔当管事。

这样一来,贾母或者说是荣国府能指使得动又能张罗得了这些事的人,也就只有咋唬又张狂的“凤哥儿”王熙凤了——毕竟,若是用外人的话,贾母和王夫人也不能放心:虽然不知道贾母是怎么把王熙凤算做一家人的。不过,因为这省亲别墅,原本已经打算离开京城回金陵的王熙凤竟又被留了下来,以王夫人侄女的身份,代替王夫人和贾母行事,里里外外的张罗着省亲别墅的一切事宜。

这边王熙凤大权在握,春风得意;那边贾宝玉也因为修建省亲别墅的事而欢天喜地、雀跃不已。这倒不是因为省亲别墅修好后,贾元春就可以回来省亲了:毕竟,贾元春进宫的时候贾宝玉的年纪还小,这么多年过去,他对贾元春的印象已经很淡薄了,况且,贾宝玉本来也不是什么长情的人。况且,一直以来,他的身边围绕着许多年轻貌美、风情各异的女孩子,他自然不可能每个人记着、想着、念着。

贾宝玉开心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省亲别墅动工后,荣国府的几个主子的注意力——主要是贾政,全都被省亲别墅的事引吸住了,自然也就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的学业了。因此,贾宝玉的心里自然是期盼着这省亲别墅多建一些时间,最好是永远也别建成才好呢。

要说这贾宝玉还真是生在了好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他的祖父贾代善还在世的话……

本来,在被贾敬一怒之下轰出了家学后,贾政重新又给贾宝玉请了西席先生,严格教导贾宝玉的功课,一副誓要将贾宝玉培养成为新科状元、朝廷栋梁,让贾敬痛哭流涕、后悔不已的架式。

奈何,贾宝玉对贾政的一番“苦心”根本不能体会:他向来志不在朝堂,看不上朝中文武大臣,对于科举考试需要掌握的经济仕途、八股文章之类更是厌恶至极,学业自然惨不忍睹。

因此,这段日子贾宝玉实在是过得苦不堪言:不得不面对那些他厌恶至极的东西令贾宝玉整天都愁眉苦脸的,好像所有人都欠了他账似的,就连与薛宝钗、史湘云、尤三姐等人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去探望自从被赶出贾氏家学就缠绵病榻的秦钟了。

贾母虽然向来宠溺贾宝玉,认为贾宝玉天资聪颖,又是国公府的嫡孙、宫中太妃的亲弟弟,又是衔玉而诞,必然是要有大造化的,根本不需要像其他人那般寒窗苦读。只不过,在读书这件事情上,贾母也不好直接跟自己的儿子贾政作对。因此,她也只能每天哄哄贾宝玉,心肝肉心肝肉的叫上几声,却根本没有帮贾宝玉“脱离苦海”的打算。

贾宝玉本就体弱娇气,府中众人又向来对他百依百顺,自然是心想事成的。顺风顺水的惯了,突然一下子被逼着苦读,贾宝玉的心中自然极为苦闷。因此,贾宝玉一下子便病了。贾母马上就心疼的给他请假了。

贾宝玉得到了好处,便开始了三天一病、五天一痛的折腾。贾母看着贾宝玉哼哼唧唧的样子,狠狠的发作了一通侍候的下人后,便威胁着西席先生帮忙串通,暗中由着贾宝玉去了。

如愿的得到了贾母的心疼,贾宝玉自然是开心的。只不过,这种开心却是隐含着不安定因素的。万一被贾政发现,贾宝玉惴惴不安的摸了摸自己的屁股,莫名的感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

在省亲别墅动工后,本来每天还要想办法在贾母那里博可怜的贾宝玉却又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反正贾政被省亲别墅的事情纠缠着,根本没时间管他,甚至连西席先生都已经走了。因此,贾宝玉每天不是拉着史湘云围在贾母的身边承欢,就是和薛宝钗、史湘云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或者是与尤二姐、尤三姐窝在一起说笑打闹……

当然,贾宝玉也曾想过要到林府来找林黛玉。只不过,每当他动了这种心思的时候,不是史湘云闹着不许,就是王夫人突然将他叫了过去,或者是尤三姐又来找他了,再不然就是他房里的大丫环袭人生病了一直叫着他的名字……总之,各种各样突发的状况令贾宝玉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纠缠林黛玉。

对于贾宝玉以及荣国府发生的事,贾孜自然是不放在心上。她的日子倒是过得很充实,每天除了忙碌着京畿大营的事,还要打理林府中的各种事务,还得管理好与新皇一起做的生意,同时还要照顾林晖、林黛玉等几个孩子,自然是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管这种闲事的。

而京畿大营经过贾孜的大力整顿,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渐渐的回复了当年贾代化时期的精锐气势,再也没有王子腾时期的懒散与萎靡,令新皇满意不已,每天当着皇后一个劲的夸赞自己的英明决断,选择了贾孜主持京畿大营,才让京畿大营恢复了往日的骁勇,令皇后哭笑不得。

随着贾孜和林海日益的受到新皇的器重,每天到林府来拜访的人也愈发的多了起来。只不过,贾孜与林海却更加的低调了,对于前来拜访的人,名帖收下,礼物退回,人员一概不见。就算是当年张扬跋扈的贾孜,也除了窝在外人不得入内的军营,就是躲在林府的深宅大院里,根本不去理会外面的风雨。

贾孜和林海的“懂事”更是深得新皇的心,对二人也更加的信任了。

八月初三是贾母的生日。虽然不是整寿,可贾母到底是长辈。即使贾孜的心里再不愿意看到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干人等,可却还是不得不备上了礼物,带着林海以及三个孩子前往荣国府,为贾母庆生。

将手中的武器随手抛给一旁精神抖擞的士兵,贾孜一把拎起早晨硬赖着自己、跟着自己跑到军营里的林昡,摸了摸林昡汗湿的小脸:“走了,回家。”

林昡一手捏着前几天从杜若那里得来的小鞭子,一只脏兮兮的小手抱住贾孜的脖子,扬着汗涔涔的小脸,一副骄傲的语气:“娘,我明天还要来。”

林昡脆生生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开心的笑声。如果不是林昡此刻正在贾孜的怀里被抱着,大家肯定要顺手捏林昡几把,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看情况。”贾孜随口说了一句,接着便抱着林昡往马棚的方向走去。

贾孜骑马带着林昡回到家里时,林海还没有回来。趁林昡拉着林黛玉炫耀着军营里多么好玩的时候,贾孜洗了个澡,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这才慢悠悠的晃到了林黛玉的院子,等着林海回来后,一家人一起前往荣国府给贾母拜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