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本56的赌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作品: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作者:接培拄

内容简介: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帝国海军最著名的统帅,是二战时期日本向外侵略扩张的代表人物。他亲自策划、指挥偷袭美国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他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曾横扫整个西太平洋,骄横不可一世,为日本军国主义征服亚太,称霸世界立下了战功。他的死震惊了日本朝野上下,被称为日本帝国的“海军之花”。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严格做到尊重史实,在文风上则力求朴实无华,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当中更加真切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也是对那些妄图否定侵略历史、美化战犯者的观点的一种有力的抨击。

正文

撰写的这套《二战八大将帅》丛书就是这方面的又一新作。

战争可谓人类所能参加的最惊险、最激烈、最残酷的较量,而将帅则堪称战争的灵魂。古人曾说,克敌之要在手将得其人。观古今中外历史,王朝之嬗变,国家之兴亡,莫不与将帅之优劣有关。当然,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战争的性质,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将帅作为战争(或战役)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其作用也是决不容忽视的。可以说,无卓越之将帅,即不能创彪炳之功业,无优秀之指挥,则不能获辉煌之胜果。所以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子说:“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法国的拿破仑亦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侵略者制造的巨大悲剧。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空前激烈的大厮杀、大搏斗中,站在前列技坚执锐、角力斗智的是同盟国异彩纷呈的众多将帅。他们或横刀立马、驰骋疆场,或羽扇轻摇、运筹惟幄,导演了一幕幕激越高昂、波澜曲折的活剧,使残酷的战争闪烁出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火花。《二战八大将帅》丛书从中重点选收了苏联的朱可夫和崔可夫、美国的麦克阿瑟和巴顿、英国的蒙哥马利,他们都是二战中的风云人物,是同盟国所依赖的柱石,个个功名显赫。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朱可夫多谋善断、胆略过人,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组织实施庞大的坦克机械化兵团进攻和防御作战的杰出才能。正如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所说

当然,这些将帅并不是天生的神灵,从初上战场的新兵到登上军事“金字塔”顶端的著名将帅,他们无不经过了艰苦的磨练和刻苦的学习。朱可夫还在列宁格勒高级骑兵学校时就把事业、职责置于一切之上,房间里地图铺满地板,上面勾画得密密麻麻。他们普遍重视从历史知识中吮吸营养。麦克阿瑟说

这套丛书还收入了三位分属于德、日法西斯国家的将领,他们是山本五十六、戈林、隆美尔。这三位将领都是疯狂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罪犯,但是他们在战术领域的创造,仍是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日本武士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缔造者,在偷袭珍珠港时首次把航空母舰编队投入实战,一举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航空打击时代。开战之初,由他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横扫了东南亚和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希特勒的心腹爱将隆美尔,在入侵法国、进军北非和抗登陆于诺曼底中出尽风头,尤其在指挥德军精锐坦克部队鏖兵北非时,他狡诈多变、以少胜多,一度进抵阿拉曼、兵临开罗城,撼动了英国北非防线的中枢神经,成为闻名遇还的“沙漠之狐”。纳粹德国军衔最高的“帝国元帅”戈林,也在组建德国空军并使其密切协同地面部队进行“闪击战”中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这些将领远不能同上述五位同盟国将领相比,他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一名出色的战术家,却不是什么战略家。他们缺乏通观全局、深谋远虑的战略才能,一旦在一个战略方向独当一面时便显得力不从心。尤其重要的是,他们都死心塌地地为法西斯、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卖命。他们在战术领域的创造,只是将法西斯的侵略推向顶点。他们的才干不仅没有造福人类,反而阻碍和延缓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他们因此也就成了千古罪人,而且终于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所谓“二战八大将帅”,当然不是说二战将帅仅此八位,或说他们是最显赫的八位。一些同样或更加著名的将帅,如艾森豪威尔、马歇尔等,只是因为已有传记出版,这套书中未再收入。对已收入的八位,不论是反法西斯的英雄,还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犯,这套书的作者们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全面展示传主的生平事迹。不仅写他们的军事生涯、重要战绩,而且注意写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恋爱婚姻,揭示出他们成为将帅的人生轨迹;不仅一般地写他们的治军、作战,而且注意从政治上、战略上评价其成败得失,以使读者得到有益的启示。丛书力图融学术性与知识性、哲理性分析与生动的描述为一体,使之读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当前的世界正处于大变动时期。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有可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然而,世界还远非伊甸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仍然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一切为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立志从戎的热血青年,一切即将成为将帅或立志成为将帅的指战员都应该读读这套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这套将帅传记能够为有志者和广大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前言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帝国海军最著名的战将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法西斯疯狂向外侵略扩张的代表人物。他亲自策划、指挥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他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曾横扫整个西太平洋,骄横不可一世,为日本军国主义征服亚太,称霸世界立下了战功。

作为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的急先锋,山本遭到各国人民的极大痛恨。1943年4月18日,美军在“干掉山本”的口号声中,于南太平洋布于维尔岛上空伏击了他的座机,终使山本一命呜呼,魂飘太平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战结束后,山本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946年1月,山本的老对手、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充满敬意地对报界发表声明说,山本与日本陆军的观点不同,是坚决反对与德意轴心结盟的,也不主张与美英开战。自此以后,有许多在战时对山本恨之入骨的美国人反而对他充满了敬意,更有许多日本人把他说成是反战的英雄,有远见卓识的伟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山本看法的改变?山本究竟是战争罪犯,还是反战英雄?层层迷雾笼罩在早已死去的山本五十六身上。

毫无疑问,山本是日本最具法西斯侵略胆识和伎俩的将领。山本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使他成为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的人物。

山本出生在日本一个贫困的旧武士家庭,经受过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早年在参加过日俄战争。他性情峻冷,喜欢赌博,善于判断,勇于创新。他既有无比坚毅的意志,又有清醒健全的理智。像许多武士的后代一样,他还有渴望为天皇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望。这使他具备了成为一员战将的基本素质。

山本在日本海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缔造者,在世界海军作战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他开创了海上航空打击时代,第一次把航空母舰编队投入实战,使偷袭珍珠港成为世界海战史上最成功的战例之一。

作为一员战将,山本一向深谋远虑,算度准确,胸有兵机,用兵以突然、迅速和敢于冒险而著称。拿破仑在谈到优秀将领的标准时说

中国古代著名的战略家孙子曾说过

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是生活在一个大时代中,周围的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他,在他身上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山本所处的时代,是日本法西斯猖撅横行的时代,毫无疑问,山本是一名主张扩张的大军阀,他与一般法西斯侵略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有更多的计谋和理智,他是一名懂得如何更好地侵略扩张的出色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正因此,他较之一般的法西斯将领就更富于冒险性、危害性。

本书依据大量、丰富、真实的历史资料,详述山本五十六一生走过的道路和他多方面的活动,着力反映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指挥及其特色,并注意捕捉那些足以反映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生动细节,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野蛮性和凶残性。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偏颇与疏漏之处,敬期读者批评指正。

接培柱

1993年7月12日

第一章 武士之后

②日本江户时代各藩的重臣,总理想政的最高官职。或称年寄、宿老、老中,因藩而异。一般由与藩主有姻戚关系或有功的家族充任,世袭其职。——作者

使高野家的发展出现根本转折的是1868年发生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江户幕府末年,随着闭关锁国的日本被迫打开国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一些下级改革派武士利用天皇的名义,在日本发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推翻了江户幕府的封建统治,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初,一些在维新运动中不甘心失败的旧封建势力,在幕府的号召下,挑起戊辰战争,企图一举将明冶新政府扼杀在摇篮之中。作为与幕府关系密切的谱代大名①长冈藩也参加了对新政府的战争。1868年6月,长冈藩动员所有武士参加“奥羽越列藩同盟”,公然与新政府对抗。由于长冈在越后平原所处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政府军与长冈武士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6月28日,长冈军派出一支部队会同会津、桑名两藩军队,击退政府军,占领了妙见等地。7月8日,政府军乘长冈军不备之际,从长冈对岸大岛村渡过信浓川,一举占领了长冈城。其时在妙见的长冈军主力,收集残军败将,利用政府军的弱点,重新组织反攻。9月IO日,经过激烈厮杀,重又夺回长冈。政府军迅速增兵援助,双方再次展开激战,形成持久不下的拉锯局面。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反复争夺,长冈700名武士虽然忠勇异常,最终不敌4万官军而败。长冈之战对高野家影响甚大,高野五十六的祖父高野贞通和其祖母,在此役中以77岁老龄战死。据说高野贞通在长冈城陷落时,与其夫人留在家内,以6支祖传的火枪交互使用,击毙数十名政府军官兵而亡。不仅如此,后来高野五十六过继的山本家族的山本带刀,在战败后也被政府军处死,年仅24岁。此人就是高野五十六的“养祖父”。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①江户时代诸侯等级之一。指江户幕府建立者德川家康在建立全国性政权之前归顺他的大名及家臣、其领地大多在5万石左右,但属战略要地。——作者

高野五十六的父亲高野贞吉,在戊辰战争时任洋枪队的一名小队长,率部下转战各地。因在会津若松城下作战时负伤,得免一死。战争结束后,返回长冈,先在柏崎县政府做事,后转任古志郡村松村小学校长。高野贞吉是由长谷川家族人赘高野家的,最初配高野家的长女,生了让、登、丈三、留吉4个儿子。后其夫人不幸病死,乃改与其姨妹峰子结婚,生了嘉寿、季八和五十六。

戊辰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历史上的巨大变革开始了。明治政府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奉还版籍①、废藩置县和废除武士的封建特权及其食禄制度,瓦解了旧的武士阶层。虽然政府采取措施扶持武士,鼓励他们依靠政府发给的相当于5年份俸禄的一次性赏金自食其力,但由于大部分武士俸禄数量低微,加之长期脱离生产,缺乏生活技能,因此大量中下级武士生活十分清苦。1884年山本五十六出生以后,虽然日本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整个国家经济仍不发达,高野贞吉的家境也十分清贫。明治维新前,高野家的俸禄是120石,在长冈藩是中等以上的家庭。戊辰战争时,其财产在战火中付之一炬,加之战争中高野家有两人战死三人负伤,家境一下子就败落下来。废藩置县后,依靠政府发放的金禄公债②勉强度日。可是后来高野贞吉的长子高野让在北海道从事开拓事业时,其主持的农场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高野引咎自责,不得已拿出全部家产赔偿。虽然事情得到圆满处理,但高野家的生活却因此更加贫困。高野五十六的五哥、年仅14岁的高野季八只读完小学就离家自谋生路去了,高野五十六一生十分尊重的其大哥的女儿高野京子,也为处于困境的高野家作出了牺牲,中断学业去东京帝国大学医院当了护士。在这样一个贫困的旧士族家庭里,高野五十六幼年时代的生活是很艰难的。夏天他要照看菜园,冬天要清除积雪,整年要去捕鱼,唯一使他快乐的是他的姐姐带他去看祭祀神社的舞蹈。每次看罢,回家照例自己要模仿一番,手拿两只盘子,上下左右来回旋转,名曰“盆舞”。每当家里有客人时,他的父亲会让他给客人表演,以博得客人的高兴和喜欢。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造成了高野五十六沉默寡言的性格,同时也受到了武士道精神的熏陶。高野五十六小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关于那些长得像猴子一样的“野蛮人”的故事

①版,指版图,即土地;籍,指户籍,即人民。江户时代实行分封制,诸侯大名割据一方。明治维新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建落主的势力,明治政府于1869年下令各藩将土地和人民“奉还”天皇。一作者

②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为取消武士俸禄而发行的货币公债。——作者

189O年3月,高野五十六入阪上小学,开始了学校生活。据其老师后来回忆说,五十六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实听话而寡言。艰难困苦的生活使他一心扑在学习上而无心他顾,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同级生中经常是数一数二的,每年都能得到学校的奖励。在他小学毕业那年,得到学校的优等奖,并获得教育奖励会樱花银质奖牌一枚。

1896年4月,高野五十六小学毕业,升入长冈中学。长冈中学的前身是长冈洋学校,1872年(明治5年)11月由几名旧长冈藩士倡议成立的。关于它的成立,还有一段对长冈中学影响深远的故事。戊辰战争时,长冈藩作为保幕派参加了对明治新政府的战争,结果一败涂地。激烈的长冈之战,使长冈城毁于战火,长冈藩士和居民的一切财产也因之被烧个净光,藩主河井继之助及山本带刀以下全藩武士死伤过半。戊辰战争结束后,又因长冈藩是叛逆之藩被政府削藩减地,俸禄由原来的7。4万石减至2。2万石。长冈藩士真正陷于了食无物、居无所的困境。与长冈藩的凋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过明治维新,整个日本获得了新生,由明治政府发起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正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远见的武士认为,要改变长冈藩的屈辱地位,振兴长冈,唯一的办法是兴办教育,培养人材。于是,他们在“正因为吃不上饭所以办教育”的宗旨指导下,依靠峰冈藩给长冈的救济米,加上柏崎县大参事南部广矛的赞助,建立了长冈洋学校。特别高薪聘请了福泽谕吉①的高足、长冈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