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本56的赌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行。

无巧不成书,布里尔顿恰好在这时开始执行麦克阿瑟的命令。12点,16架B—17返回克拉克机场,3架装上了摄影设备,其余的装上了100磅和300磅的炸弹。正午之前5分钟,布里尔顿向麦克阿瑟报告,他准备在“下午1点派出一批飞机”。轰炸驾驶员下班吃午饭去了。在南中国海巡逻的P—40战斗机也被召回加油。麦克阿瑟瞬间的命令,铸成了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大失误。

正午之后几分钟,设在伊巴机场的那台唯一能工作的雷达发现了入侵的飞机。布里尔顿的空防警报处处长亚历山大·坎贝尔上校急忙向克拉克机场发电传电报,但是没有打通,用电台呼叫也没有人回话,报务员显然同飞行员一起吃午饭去了。最后,坎贝尔总算与克拉克机场接通了电话,一个低级军官答应“尽快地”向基地司令和作战处军官报告这一发现。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日本人再也不会轻易错过最后的机会了。

当分别担任伊巴和克拉克机场的攻击队在12时45分左右到达两个机场的时候,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冒死也要实行强攻的日本飞行员惊喜地发现,克拉克上空出奇的平静,机场上空连一架飞机的影子也没有,再俯视机场,只见机场上整齐地摆满了轰炸机、战斗机。

这是怎么回事?倒是日本的飞行员感到不可思议。驾驶零式战斗机空袭克拉克基地的坂井三郎说

随后赶来的轰炸机,直接飞向轰炸地点。“海军的飞机来了。”当美军3架摄影侦察机开始起动,朝着从机场尽头迅速过来的小黑点滑行的时候,1名机组人员说道。一名飞行员感到奇怪,高声问

3架试图起飞的B—17最终没有飞起来。炸弹将它们炸成一片火海,仍然整整齐齐停在机库前面的那些飞机也中弹起火。4架“战鹰”式战斗机总算飞到空中,但无法阻挡三批协调得很好的敌机对克拉克机场的疯狂轰炸。日本战斗机紧随在轰炸机之后,猛烈扫射着俯冲下来,刚刚扫射了邻近一个战斗机机场的44架零式飞机意犹未尽,也赶来助兴。曳光弹点着了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垒”一架接一架爆炸。坂井三郎用机关炮射中了跑道上的两架B—17轰炸机。接着他又捕获了返航前的最后一个猎物——一架正升空的美军P—40战斗机闯入他的视野。他扣动扳机,子弹呼啸着射向美国飞行员的座舱罩,接着便是轰的一声爆炸。坂井回忆说,这架美国战斗机像是摇摆了一下,接着便一头栽到地面上。

日本飞机在不断轰炸和扫射近1个小时之后,隆隆地飞走了。只要数一数烧焦的和正在冒烟的飞机残骸,就可以看出麦克阿瑟的空军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只有事前转移到棉兰老岛的17架“飞行堡垒”幸存下来,其他18架全部被炸成碎片,53架P—40飞机和3O架其他飞机也被炸得支离破碎。80人丧生,150人受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被炸毁的地面设施中竟有一套雷达系统,它完全可以对这次袭击作出报警。然而遗憾的是,它尚未安装起来。在战争开始后第一个小时里,麦克阿瑟将军就损兵折将几近半数。而日本人则仅以7架零式飞机的极小的代价,就赢得了以后顺利入侵菲律宾所必需的空中优势。

参加攻击的日机返航了。飞行员们兴奋异常而又困惑不解。第一架轰炸机着陆后,机组人员刚一爬出机舱就互相发问  ——

第十七章 马来风云

马来海域风云激荡,英国军舰无术发慌;

航空打击力量无穷,山本骄心更加狂妄。

话说大西在完成夺取菲律宾制空权任务之后,急报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听到这一消息的山本并未表现出多大的兴奋,好像在他看来这本来就该如此似的。此时的山本,更为关注的是,歼灭英国皇家海军在新加坡基地强大的“Z”舰队,为日本陆军南下作战扫清障碍。

原来,早在战争爆发前,英国为抵抗日本的南下入侵,一直想加强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力量。1941年8月,英国海军部决定派6艘主力舰和1艘航空母舰来东方要塞新加坡,加强远东舰队的实力,配合美国的亚洲舰队遏止日本南下的野心。然而由于欧洲战事的需要,加之海军部对此并不十分热心,这一决定未能付诸实施。可是随着日本南下态势的日益严重,英国首相丘吉尔坚决要求向远东派出具有威慑力的舰只,他认为不能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完全交给美国而自己撒手不管,远东殖民地对英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丘吉尔的强烈干预之下,海军部接受了丘吉尔的建议,向远东派出了号称“永不沉没”的最新式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高速战列舰“反击”号,另加一艘航空母舰“无畏”号为其护航。丘吉尔认为,“只要威尔士亲王号在它去远东的路上停泊在开普敦,它活动的消息就会很快到达日本,并从那天起开始产生威慑作用。”11月3日,“无畏”号在牙买加触礁入坞修理,“威尔士亲王”号只得单独驶向远东,与早已在锡兰的“反击”号会合,继续前往新加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6天,即12月2日,两艘战舰驶抵新加坡。

两舰的编入使英国远东舰队力量大增。在“威尔士亲王”号驶抵新加坡的当天,新加坡的电台特别报道

“反击”号战列舰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舰,船体旧了一些,但它曾在1922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两次进行现代化的更新,使它与最新建造的战列舰没有多大的区别。它以拥有15英寸口径的大炮而自豪,航速29节,高射炮群的威力几乎同“威尔士亲王”号不相上下。甚至“反击”号比“威尔士亲王”号还长近20米,舰体比较细长,某种程度上更加机动灵活。

英国远东舰队(代号Z舰队)的组成,对日本舰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在东南亚,日本海军没有足以能够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舰相抗衡的军舰。山本的联合舰队负责南方作战的是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的第2舰队,其主力是第二流的战舰“金刚”和“榛名”。这两艘战舰虽然也拥有口径14英寸的大炮,但其火力之猛远远不如“威尔士亲王”号。至于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南遣舰队更非对手,因为南遣舰队的航空母舰均抽调参加南云的机动舰队,剩下的只是“鸟海”、“熊野”、“铃谷”、“三限”和“最上”5艘重巡洋舰。作为联合舰队总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对此深以为忧。能否击溃这支舰队,将直接影响日本在马来亚作战的结果,关系到南方作战的全盘成败,如果在珍珠港大获全胜,而在南方主要的战略方向却陷于被动,山本的军事生涯将势必宣告结束。怎样才能击溃新加坡军港中停泊的英国远东舰队旗舰“威尔士亲王”号以及“反击”号?这个问题也折磨着日本海军的决策人员。最初不论是军令部的幕僚,还是舰队的有关人员,均按照固有的传统习惯,主张派出强大的舰队迎击处于临战状态的英国军舰,他们认为,不这样就不能置其于死地而获得彻底的胜利。然而,老谋深算的山本早已想好了对付英国军舰的办法。他用下棋作比喻对他的参谋说

12月8日晨,正在新加坡港摩拳擦掌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获知,一支日本舰队运载大量登陆部队正全速侵入暹罗湾的宋卡。日军大规模入侵马来亚的战斗打响了。菲利普海军上将马上在“威尔士亲王”号上召开高级军官会议,会议一致认为,海军决不能在这危急存亡之时袖手旁观,决定出动“Z”舰队袭击日本的运输船只。菲利普的计划是

8日下午5时35分,菲利普率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以及驱逐舰“伊列克特”号、“特快”号、“吸血鬼”号、“坦尼多斯”号,驶出了新加坡港。“Z”舰队航向东北,航速17节,2艘主力舰成纵队,相距4链。在航行中严格保持着无线电静默,避开日军布设的水雷场和潜艇巡逻线,忍受着热带的湿热,在静静的夜晚向北方驶去,矛头直指宋卡。22时53分,菲利普收到了基地参谋长帕利泽拍来的一份带有决定性的电报

此时,日本联合舰队亦已开始寻找英国Z舰队的活动。日本联合舰队为准备南方作战,派出了以近藤信竹中将为司令官的第2舰队。该舰队是由近藤中将直接指挥的水上飞机部队和航空部队、菲岛部队、马来部队、补给队等组成。从中南半岛出发攻击新加坡的就是马来部队,指挥官是小泽治三郎中将,该队除以水上飞机部队为主力外,尚有护航队、第1航空部队、第2航空部队、潜水艇部队等。第1航空部队的指挥官是松永贞市少将,该队由第22航空战队和第23航空战队组成;第2航空部队由第12航空战队的水上飞机队和航空母舰组成。攻击英国Z舰队的主力是第1航空部队,其兵力配置为

9日上午,1架日本侦察机冒险飞临戒备森严的新加坡上空。从高空进行侦察的日机,把两艘大货船误认为战列舰,向位于越南西贡的基地发回报告说,它已查清“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仍然泊于新加坡港内。日本海军第22岸基地航空队轻信了这一错误的侦察报告,命令第22航空战队在英舰离港之前对其进行一次集中袭击。随后第22航空战队便陷于一片忙碌之中。

事实上,此时菲利普的Z舰队正在太平洋恶劣气候的掩护下向北疾进。整个9日,暴雨如注,风急浪大,视线模糊,这虽然给航行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却十分有利于英国舰队隐蔽它的行踪。12时45分,天空出现了一架为Z部队执行侦察任务的卡塔林纳式飞机。当飞机低空掠过旗舰舰桥时,它特意用定向闪光信号向旗舰显示

9日下午2时40分左右,在关丹海域执行警戒任务的日潜艇“伊—65”号,在潜望镜里发现成纵队向北前进的Z舰队。“伊一65”号立即向基地报告

“伊—65”发出的电报被耽误了近2个小时才到达第22航空战队司令部。这个消息使正准备前往新加坡港进行轰炸的松水大为震惊

慌乱中,日军紧急下令海空军一齐出动,全力搜索。第22航空战队接到命令后,引起一阵骚动。原以为英国的2艘战舰是在新加坡港,因此攻击机都装上了500公斤的炸弹,现在要马上换上航空鱼雷,已经来不及了。“来不及换装的,就带着炸弹去。立即起飞!”松水下达了起飞命令。19时,第22航空战队的53架飞机腾空而起。

此时,由小泽率领的南造舰队受命支援山下兵团的任务已经完成,正在回卡姆兰湾的途中。在接到“伊—65”号潜艇的电报后,一面向第2舰队报告,一面亲率旗舰“鸟海”和5艘重巡洋舰赶往目的地。第2舰队接到报告后也率舰队急速前往,近藤担心小泽的巡洋舰队不是“威尔士亲王”号的对手,遂下令小泽舰队“归队报到”,并通知全舰队“准备夜战”。近藤认为,第2舰队中有“金刚”、“榛名”2艘旧式战舰和重巡洋舰2艘,如果再和小泽舰队会合,足以和实力相当的英国Z舰队较量一番。

在土住海域的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咱然也收到了“伊—65”潜艇发出的电报。紧张的气氛再度笼罩“长门”舰。参谋长宇垣鉴于夜幕将临,对飞机作战并无把握,遂问山本

此时的南海夜幕笼罩,天空浓云密布,风雨无常,能见度极低,气候条件对空中攻击极为不利。突然一架日机发现海面上有两道闪闪发光的长带,飞行员认定这是英国军舰的航迹,立即发出了“发现目标”的急电,并随即投放了一枚照明弹。其他飞机闻讯赶来,争先恐后地冲向目标。高井定男海军大住后来回忆说

“什么,是鸟海?”为了查明真相,飞机又投下了另一枚照明弹。

海上再次发出“我是鸟海!我是鸟海!回航!回航!”的紧急信号。果然他们所要攻击的“敌舰”确实是小泽中将的旗舰“鸟海”号重巡洋舰和他所指挥的巡洋舰部队。

眼看后续大批攻击机群就要到达,“乌海”急忙发电到西贡基地,要求取消攻击。不得已,为了避免发生误伤,松永下令全部飞机返航,天亮前停止搜索。

同一时候,真正的英国远东舰队已经在返航新加坡的途中。晚上9时5分,“反击”号舰长传达菲利普的命令说

10日凌晨2时20分,“伊—58”号潜艇又发现了正在南下的Z舰队。它一连向“反击”号发射了5条鱼雷,但均未命中。随后,“伊—58”上浮,将这一最新消息用无线电发回,并以其水面最高航速尾随英舰。但与此同时,菲利普也接到了帕利泽从新加坡发来的电报

10日晨,在接到“伊—58”的报告后,日本第22航空战队又开始了紧张的搜索活动。6点25分,9架陆上侦察机从西贡机场起飞,向南呼啸而去。9架飞机分散成扇形,各机搜索指定区域。从西贡起飞的飞机呈放线状,由南中国海南下500海里,右转40海里,然后再右转向基地北上回航。细长的等边三角形,是每一飞机的搜索范围,9个三角形并在一起,大致已涵盖了整个新加坡亚南巴斯群岛周围海域。另外还派出了2架陆上侦察机在泰国海域搜索。

一般情况下,先由侦察机发现敌人,确定方位,在向基地司令部通报后,攻击机再出动。可是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因为英国Z舰队有可能全速返回由新加坡起飞的英战斗机的巡航圈,寻求空中支援。如此则日本的努力就将全部泡汤。因此在7点35分,34架携带炸弹的九六式攻击机、26架携带鱼雷的九六式攻击机和26架携带鱼雷的一式攻击机不等发现敌人的通报就从西贡各机场起飞,在空中跟随侦察机处于待命状态。

10日上午,天气晴朗,非常有利于日机攻击。然而搜索并不顺利,直到10时30分,几个中队的飞机经过大面积的搜索,仍没有发现英国舰队的影子。11时,全部日机在返航途中,燃油已消耗过半,飞机员们几乎都没有发现英舰和实施攻击的希望了。他们所关心的已不是英舰队,而是能否有足够的燃油安全返航。然而,正在这时,一架八九式侦察机突然从云隙中发现海面上有一条细长的白线,再仔细一看,白线的前头有5个豆籽大小的黑影。为了确认舰队就是英国Z舰队,侦察机钻出云层,降低高度。正在这时,遥远的下方突然冒出一股白烟,炮弹随即在侦察机前爆炸。这无疑是英国舰队。电键启动发出呼叫

在日本攻击机接获侦察机发出的电报的同时,英国Z舰队也侦测出日本侦察机发出的电报,知道舰队将很快面临着攻击机的袭击。于是菲利普舰长立即向新加坡司令部发报,要求出动基地战斗机护航。在这之前,菲利普和他的参谋们一直认为,这里距离中南半岛的日本空军基地约有400海里,通常攻击机战斗的最大行动半径是200海里,日本不可能有飞过400海里的攻击机。然而这个乐观的看法,很快就被粉碎了。不久,由于燃料不足先行回航新加坡的驱逐舰“坦尼多斯”号就发来了“我舰正受日本攻击机轰炸”的紧急电报,使菲利普的幕僚们大惊失色,因为根据计算,“坦尼多斯”号在“威尔士亲王‘”号南方100海里处,已接近新加坡。“这是怎么回事?日本飞机的续航力有那么长吗?还是有航空母舰到来?”菲利普都感到困惑了。于是他再次命令向新加坡发出要求空中支援的紧急电报。然而就在这时,菲利普一直担心的日本攻击机编队的第一波出现在33000米高度的云端。

第一个到达英国舰队上空的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