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而立之年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桥尽路来终为始席残人散行着吃夕夕篇上(第1页)

一直想说说拼夕夕的故事,正好也是在美团期间正式接触拼夕夕的某些东西,就在离开美团之前讲一讲。

拼夕夕现在好多人说已经成为这呀那呀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NB。我承认自己是井底之蛙,碰到新东西,哎,就不碰,就不了解,哎,就是玩。

淘宝,美团,京东,拼夕夕等等这些都没用过,严格讲,其实用过几次淘宝和一两次美团。淘宝和美团下单次数加起来两只手就能数清楚,但并不代表我真的不关心这些事情。

几年前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冲浪普拉斯(此处真的没有打广告,好久没有观看了,说不定都被冻结了),虽然推出内容的频率低得随时都能被我遗忘,但是内容真的满满都是干货,特别是用大数据和时事分析各大企业的荣辱沉浮。讲到电商发展的方面,有各个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可惜那时候还没有拼夕夕。

看过一篇又一篇干货之后,让我对线上销售模式更加抵触。不得不承认,线上销售的确对人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之前买什么东西,直接去店里挑挑拣拣,最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哪管被生产和销售瓜分了多少辛苦钱。商场如战场,线上销售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血腥的一面不停地在人们面前晃荡。本来当一只把脑袋插在沙子里的鸵鸟也挺幸福,可这豺狼虎豹非不下口,硬把沙子扒拉开,告诉鸵鸟:“你看我啊,你看我,我就在你边上呢。”

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只不过依然不情愿享受这份被炙热的炮筒烤熟的美味。

继淘宝和美团之后,接触拼夕夕是因为拼夕夕独特的推广模式,拉新提现。试问,这年头,谁不想赚钱?这模式就像病毒一样,一传十,十传百。我记忆中接触这种模式最早是在十几年前,小时候父母一辈常提起的“无限极”。一个是拉销售,一个是吸用户,而传销,正式这种模式被歹人利用,非法吸金。

第一次被朋友怂恿着下载拼夕夕,具体什么时候忘了,只记得当时下载量是一亿左右。瞬间被这下载量惊呆了,当时比较呆逼,以为每个人下载之后,会进行身份识别和绑定,再更换账号的话比较麻烦。这么一想,太恐怖了,我国总共才多少人。之后陆陆续续下载了好多次,帮人助力之后,就卸载掉了,然后又被另外一个人怂恿。

前段时间最后一次下载的时候,好家伙,已经二十多亿的下载量了。乍一看,拼夕夕真是NB,可细细一想,这远远超出我国总人口的下载次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很多人对它都不怎么感冒,像我一样,不断重复着下载和卸载的步骤。如果用户粘性很高的话,怎么可能有这么离谱的下载量?

每日流水账环节:

2022。07。29

-10(重庆小面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