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英格兰当海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7章 凛冬(第1页)

如果说芬兰抗争的理由是扞卫领土,那么苏俄的理由就简单的多。

谈判失败的那一刻,

真理报就马不停蹄的赶制了最新头版,续约苏芬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还在宣称的好邻居与苏芬友谊。

才过了不到一年,就变成了必须要复仇的敌人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走狗。

在斯大林的直接命令下,

社会乃至军队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只能存在只持一个声音,哪怕对这场战争流露出哪怕一点疑惑。

无论身职何位,

叛国罪将会马不停蹄的安放在你的头顶。

对芬战争成为了不可违背的真理,所有敢对这场仓促战争能否成功产生质疑的,或对芬兰遭遇表示同情的,都成了古拉格中的一员。

在这种形势下,

军队内部对这场战争风险存疑的军官被肃清了个遍,其他想要劝阻的军官,也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闭紧了嘴巴。

将嘴边思索良久的潜在威胁和风险吞咽进肚,变成了执行战争命令的机器。

莫斯科,

作为苏俄一年一度的国庆节,红场上站满了等待检阅的士兵。

厚实的军大衣下年轻的躯体站的笔直,斜举着仿制的加兰德步枪,列成整齐的方队朝着平坦的路面跨步。

几匹高头大马在高举着国旗在前方引路。

后方紧跟着疾驰而过的bt-2坦克。

肃穆和淡淡的杀意随着马蹄声、齐整的踏步声、轰鸣的坦克声,渗入每一个人的心头。

一身戎装的斯大林站在检阅台上,

冷冽的眼神扫过军队,最后落在远处将他和列宁描绘在一起的旗帜雕塑上。

图哈切夫斯基和梅列茨科夫站在他的身边,

两人的眼神除了兴奋还有些许没来由的紧张,他们都清楚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败的战争,更清楚这场战争极有可能会让无数人丢掉性命。

西方虽然没有调用军队正式介入,随着战事不断扩大,这依旧是不能排除的风险。

所以绝大多数参谋层都认为这场战争只能是,一场最好在一个月乃至数周情况下解决的快速战。

只要使逼迫芬兰方面和谈的战略目的达到,就足够了。

当然也有部分人认为,

曼纳海姆的领导能力和芬兰环境以及抵抗意识的特殊性,注定了这不会是一场快速战,虽然兵力方面远胜芬兰。

四个集团军共计三十余万人,无法呈现快速碾压的趋势,步步为营凭借装备与人数优势每打下一个战略要地修建补给中心。

硬生生将芬兰拖死才是取胜的唯一方式,光靠钢铁洪流与飞机轰炸,并不能锁定胜势,西方介入的话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必输的结局,所有没有讨论的必要。

两个想法同时被呈到了最高军事委员会,

但很显然,大多数人支持的快速战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

轻敲的麦克风声将他们的思绪拉回正轨,

“同志们,经过内务部与其他情报部门的调查,基洛夫同志的死是一场由芬兰策划并实施的阴谋,我们曾经考虑在谈判桌上要求他们给我们一个公平的交代。”

“可他们却将我们的仁慈当成了软弱,逼迫我们用武力强调我们不是懦夫,逼迫我们用武力为基洛夫同志讨一个公道!”

“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用鲜血洗清苏俄的耻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