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齐天大圣是道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道之本源(第1页)

薰儿一直都是非常崇拜的看着孙行宇,她觉得小宇哥哥说的太好了。即便是地狱黄泉中,她所见的亿万路过的灵魂,大多都是充满了各种仇恨和遗憾,但很少有人像孙行宇这般,如同老子大圣亲临般的说出道德经的大圣初心。

“去创造并守护一个和平,安泰而宁静的世界。这就是你要去做的,可是你又为何这么做呢?”金猴王无支祁明白的说道。

而听闻这个问题,薰儿微微嘟嘴蹙眉。猴子的问题很简单,你是谁,你来自哪里,去哪里。为什么要去。

“正是。哪怕所有人都会归于无中去,但人生与世,便是得了道,但身体得了道还不够。还要再意识上得道,意识得道就是明白道中的奥秘。而既然明白了道就应该说出来,做出来。这才是本然。”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我为什么要得道,而舍弃其他诸多常人看起来很贵重的外物,就是因为暂时的委曲便会保全我的道,屈枉便会直伸我的道;低下便会充盈我的道,陈旧便会更新我的道;我看似少取便其实获得了更多。而很多贪多的人却在其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道。”

“所以大圣应坚守所得的唯一道,而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所以,大圣的所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争,通通都是为了曲而全的道,为了成为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大能,为了做一个得完整道的自己,做一个可以成为天下式的大圣。你说我为什么要行这条道,我本是道,何来为何行此道?”

孙行宇字字铿锵,无形中有着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之感。

“好一个我本是道。”金猴王无支祁同样被孙行宇的述说感到震撼,原来,这就是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突破的原因。

薰儿薰儿听着这些话,双目直泛出琉璃光。

“那你要如何行此道?”金猴王无支祁继续问道。

“以前,我事事都争个公平,可世上何来真正的公平,唯有自己成为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至强者,成为屹立巅峰的大圣,才能为自己,为这天下主持公道。

这世上很多人误以为老子大圣的道德经是让人无为,让人无欲无求,但其实很少人知道,道德经中其实隐藏着极大的野心。那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然而要想做到这一步,却需要做到“曲”“枉”,“洼”,“敝”,“少”,和“不争”。在举世皆争的世界里,这其实是逆袭称霸成圣的无上秘诀。然而千古以来,人们所最讨厌的,最憎恨的,却恰恰就是这些。而其中要回答更准确而直白的如何行道?

答案还在前面说的,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是道,而行道便要做到道的本来的样子。坚持反复做你认为对的事,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微小的举动。天下万事万物虽然眼前没有,但有都生与无。所有事业,只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就会成功。”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也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面对所有正在和已经发生的事,是为无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是事无事,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是味无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嘶嘶!”

金猴王无支祁猴毛微裂,龇牙磨拳,嘴中发出不甘的恼怒声。他想不到这些问题都能被这小子一个个的解析得如此透彻。他当然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让他得偿所愿,但不知不觉间,自己和身后的猴子们,都已经深深的信服了孙行宇所言。

道之本源,这就是能令这些千年老猴们灵魂都愉悦无比的道之本源。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猴子们,居然比那下界的人类乖得多。

孙行宇的灵魂看着这些猴子,又看向紫天阁一个个茫然无措的弟子们。

他想到道德经中的话,便也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