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齐天大圣是道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5章 千年苦海(第1页)

话说孔子大圣为了封印天兽而仙逝后,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大圣,齐国上下盖了很多孔庙,以求人们不要忘记孔子大圣的圣举。

而朝廷方面,为了防止人们像天兽所说的一样,变成披着仁义面具的魔兽,于是提出了科举制。简单的说,就是哪怕是寻常百姓也可以通过学习孔子大圣的四经,然后通过一层层的考试而当官。

田氏齐帝以为,要想让人们熟读孔子经文,要以权利诱之。也认为,这世上唯有孔学才是正宗的治国之道。只要人们学好了孔学,自然能做个好官。正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所以,在孔子大圣故去的千年之后,人们纷纷从小便苦读四经,无数书生寒窗苦读。只为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无量前途。只为求有朝一日,飞黄腾达。

但是根据《礼记》教训,所以齐国有明文规定,女子不可入学,更不可参加科举,自然也不能为官。不能抛头露面,只能从小深居闺中,以待嫁娶。

同时,无数书生中举当官之后,在一方土地上,开始为非作歹,欺男霸女,蹂虐众生。因为他们便是地方之主,万众之王。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这是他们通过寒窗苦读数十载换来的,所以必须要用肆意的享乐来得到平衡,要把从前看不起他们的所有人通通踩在脚下,告诉他治下的百姓,他就是此处的天。

富贵官人可以三妻四妾,妻妾成群,而穷苦人家,许多男子孤独终老。

千年间,整个齐国可谓民不聊生,整个齐国上千年也就仅仅有那么数十位廉洁奉公,爱民如子的好官,但好景都不长,这样的官员,通常都会被官僚们联手打压,没有善终。

如此一来,寻常百姓大多是活个五十岁左右,便被那些当地官员严苛的赋税和不顾死活的劳作,給活生生折磨死了。而最终的结果,便是让地底的天兽高兴极了。他吸收玄源吸收得更得意了。因为,从一开始的科举制便是出自他的主意。

“哈哈,孔丘,我说过,我说过你的后人们,一定会带着你所说的仁义面具,而做出为达目不折手段的魔兽行为的。现在,全世界最虚仁假义的人,他们借助读你的经书来达到仕途,从而发泄所有因为读书的苦。通过带着你的仁义面具一步步成为高高在上的大官,将你以命守护的人命任意践踏,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杀人越货。这下你高兴了吧!哈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一手造成的。”天兽看着那些官员的种种恶行,简直不要太得意。

孔子大圣灵魂在暗中默默看着人间的一切,他真的想不到,自己发现的天地学说是希望人们学习天地,自然有道,安居乐业,但这居然成为了统治者禁锢人权的枷锁。而天兽的诅咒居然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传染而开,并且这一传,便是整个天下,这一传,很有可能便是往后的数千年之久。

这样,天下便成了无量苦海,无边无际。所有的苦楚在天地间发酵酝酿。

无数人为求官翻身而求不得,此乃一苦。无数人因为求不得而爱别离,此乃二苦。无数人因为读书穷酸而被歧视,心生恨意而怨憎会是第三苦。无数人执着感官享受而不得,是五取蕴第四苦。人人忙于读书,小孩生而无养,是第五苦。老而无所依,是第六苦。因过于读书而忽视身体,病障缠身,是第七苦。一切苦导致最终的死亡,是第八苦。

孔子大圣很失望,他认为读书和当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读书,去感受身心,去感受天地,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做人之道。从而人能各安天命,家能合家欢乐,国能无为大治,世界能和泰自处。但后人们认为大圣之学是翻身成龙的工具,人们建筑孔庙纪念他求他,但孔子大圣根本不希望有这样的纪念。

……

千年后,在齐国中部平原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寻常百姓家,墨翟出生了。他面目黝黑,身体健硕。

墨翟从小便和父母一起下田种地,上山砍柴打猎,凡是农夫的活他都干得津津有味,而且他天生神力,通常一个人干的活,他能干两份。

等到九岁那年,父母却因为家里实在穷的生活过不下去,把他卖给了十里外的地主家——王家,做了家丁。

在这里,地主家有个大胖儿子,名为王贵,他和墨翟一般大。家中专门请了一位姓刘的先生叫他读书写字,希望他有朝一日,也能考取功名。

但是王贵根本不爱念书,所以管家让墨翟做少爷的陪读。就这样,二人在刘先生教导下成长,墨翟也再次把孔子大圣的四经深刻的学了一遍。也把孔子大圣当年的故事了解了一遍。

夜里,他便悄悄写下他前世的《墨经》。

十八岁那年,王地主命儿子王贵去考试,但他知道王贵那个傻儿子根本没有真实才学,却意外发现陪读墨翟却是学得有模有样。于是,他骗墨翟去赶考,说他考上了就可以当官,也不用呆在王家了。但是,他却却暗自耍手段,在他的考卷上,将墨翟的名字改成了王贵。

很快,以墨翟的学识,直接高中状元。但圣旨降临,当官的却不是他,而是王贵。

王家从此一飞冲天,但王家害怕朝廷会查出真相,所以在王贵出任当地太守的前一天,将墨翟逐出家门,并暗中请杀手想要杀了他,让他将这个秘密永远埋在地里。

墨翟得知真相后,他失魂落魄的被踢出了王家,当天天下大雨,他踩在泥泞里,淋着满天泼下的雨水,他跪在雨中,朝天地痛哭大喊:“天啊,这还有天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