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宋水浒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石碣村(第1页)

再说宋江一旁的朱仝。

除了不姓关,他比关胜更像关羽的后人。

朱仝能被当做是关羽的化身,相貌这一关是过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朱仝极为重义气,为人义字当先,义薄云天。晁盖七人劫取生辰纲事发,官府派朱仝和雷横前去捉拿。

朱仝知道晁盖是条好汉,有意放他一条生路,还建议晁盖上梁山。

他富户出身,一身武艺,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仗义疏财,高洁正派,符合上古侠士的特征;他不像雷横又贪又赌,性格促狭;他的道德情怀注定与鲁智深一样,在梁山中难以施展,屈居人下。

站在江湖的角度看,朱都头当然非常仗义了。

他讲义气,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不折不扣的善人义士。但不同于雷横,朱仝工于心计,精明干练,做事周全。

他上梁山之前的有过三次义释——一次义释晁盖;一次义释宋江;一次义释雷横。

前两次义释影响了梁山格局,成就了梁山第二代、第三代领袖。

这两次义释是由朱仝、雷横完成的。但同为义释,朱仝相对于雷横而言,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滴水不漏,雷横却是愚钝至极,空耗体力,人情全让朱仝做了。由于朱仝的周到,前两次二人全身而退。

最后一次义释雷横,朱仝可谓全力以赴,“先央人去知县处打关节,上下替他使用人情”,但知县由于死了婊子白秀英,不听从朱仝,最终雷横流放济州。

而这次朱仝为了义气,不顾后果,将雷横释放了。

朱仝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回县衙自首,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

但金子总会发光,朱仝在沧州时,知府惜才,还把自己四岁小儿小衙内交给朱仝带。朱仝的前程又是柳暗花明。

朱仝不管对江湖人士如何义气,他的原则底线非常明确,决不落草为寇。

可那边梁山报答恩人的方法,就是不惜一切手段拖你下水。

宋江、吴用施毒计,让李逵劈死伶俐可爱的小衙内,使得朱仝无路可走。

劈小衙内是吴用献计、宋江批准、李逵执行。

最后朱仝要寻李逵算账时,凶手们相互推诿。

狗头军师吴用扔锅给宋江,

宋江恶犬李逵自知理亏,把责任推给宋江,捎带晁盖“分锅”。

朱仝能怎么办?只能逼上梁山了。

朱仝在梁山时期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在曾头市之战、梁山与童贯之战、梁山四次出征均立有赫赫战功。

但朱仝心中对梁山是绝望甚至愤慨的;在梁山征方腊回朝后,他大展鸿图,不随着宋江集团没落,他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

他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杀小衙内的三大凶手均不得好死,宋江赐死,临死前捎走李逵;吴用自缢,三大凶手魂归一处。

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

他是不是悲剧人物?

是!

他千不该万不该交了宋江这种损友,注定了他的悲剧。

但金子总会发光,他最终成为名声煊赫的一代名将,真乃“不姓关的关羽后人”!

故而,朱仝可以说是陈涛很喜欢、很敬佩的一个梁山好汉,便起了结交的心思。

宋江自见装不下去,只当自己名声太旺或陈涛见过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