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宋水浒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新坐次(第1页)

阮氏三雄见状,忙向这石秀介绍的几人抱拳施礼:

“久闻诸位好汉大名,早想来大聚义,今日一见,果然皆是豪杰之人!佩服佩服!”

众人忙热情回礼,这番举动直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这三个豪爽汉子有些措手不及,同时心底又生出一份异样的自豪来。

宋万在一旁瞧得笑了起来,上前拍了拍杜迁肩膀,吩咐道:“带孩儿们把鱼称了,一斤按十文算钱,不可慢待了村里的好汉!”

小二和小七一听很是惊讶,竟然十文钱一斤?

须知此时运输不便,导致产鱼地鱼价甚低,

又有记载,北宋灭亡四十多年后,在黄州长江段,只需一百文,就可以买到可供二十人吃撑的巨鱼,可知此时渔价在湖泊河流等产鱼地区价格之低。

当然,在东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鱼价基本以每斤百文钱记,但前提是你运去的鱼经得起路途颠簸,不曾发臭。

正因为宋朝人的脑回路清奇,所以当时发生了许多因吃鱼而引发的奇闻轶事。

北宋鱼类的市场价,和现在不一样,经常跌宕起伏。

行情不妙的时候,一尾鱼价值千钱;便宜的时候,则只需几十文。之所以宋朝的鱼价起伏不定,大抵是因为长途贩卖、不易保存的缘故。

例如:北宋中期,出产于汉阳长江的淡水鱼干若运到江西,每斤就能卖出一百文的高价,相比之下猪肉便宜多了。

北宋后期,登州特产真鲷鱼的价格突破数贯,虽然这种“皮厚于羊,味胜鲈鳜。至春乃盛,他处则无”的价格昂贵,但热衷此味者不计其数,往往有价无市。

外来的鱼价格贵得离谱,那些专门经营鱼肉生意的商人乐开了花,但老饕们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宋徽宗时期,市场上的鱼价持续走低。

或许是因为吃货们都已吃够了鲜鱼,爱上了其它珍味,在东京汴梁,五斤大鱼也

至于那些沿海城市或水乡,鱼价更是便宜,哪怕东京汴梁这样的大都市,五斤的鱼三十文就能搞定。

蔡京退休回家的过程中,泛舟于高邮新开湖,“呼得一艇来,戏售鱼可二十鬣,小大又勿齐。问其价值,曰:‘三十金也’”。

这里说的‘三十金’并不是金子,而是三十文钱。只需三十文钱,就能买到二十尾大小不一的鱼,这价格足够便宜。

故而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兄弟三人,一听梁山以十文钱每斤收鱼,忙道:

“宋哥哥,往日里鱼价不过三四文,遇到行情好时也不到五七文,十文钱是不是太多了?”

宋万笑道:“不多不多,寨主吩咐了,不能叫乡亲们吃亏!两位兄弟,且随我去聚义厅会会众英雄,这里的小事,交给孩儿们便好!”

阮氏三雄兄弟三人也是洒脱之人,大笑着应了,回身吩咐同来的那些听闻鱼价都面露喜色的渔夫们,把那近两千斤鱼抬上岸来,与梁山交接。

宋万连上杜迁两人指挥着小喽啰们,收完鱼,请乡亲们一起,上山喝酒。

辛从忠和邓宗弼两个山寨二三把手就上来携着阮氏兄弟的手,直往山上走来。

一路过往,阮氏三雄和葛平只见关卡雄壮,刀枪如林,心中都喜。

阮小七远远便喊道:“寨主哥哥,我们兄弟今日齐来,特来见见山寨的威风!”

陈涛哈哈大笑,道,“今日不知是什么好日子,竟叫英雄齐聚!”

等迎了阮氏兄弟,朱贵又带着笑面虎朱富上来拜见陈涛,朱富见了陈涛,纳头便拜,引得陈涛一震自豪,连忙扶起。

待大家都笑过了,朱贵拉着弟弟朱富,上前朝阮小五、阮小二和阮小七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