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继室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徐良辰别怕你有家了(第1页)

辛月娘带着这捡来的孩子,有时照顾的格外上心,有时又会忍不住把他推的远远的,对这个孩子忽冷忽热,好在这个小胖墩实在好养,除了饿的厉害,一般情况下都不哭不闹,渐渐的辛月娘也能平常心对待他了。

这晚辛老夫人来到女儿房间,母女俩躺在床上,辛老夫人像儿时一样抱着这个女儿“月娘你是怎么想的啊?”

“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总觉得如果连我都同意了,那我们家辰儿就真的被忘记了。”月娘提起自己那早夭的孩子,心就像被人拿着刀慢慢割一样,痛苦从心口绵延至四肢百骸,辛月娘忍不住蜷缩在母亲怀里,听着女儿强忍着的哽咽,辛老夫人轻轻的拍着女儿的背安抚,“哭吧,有娘在呢!”

听到娘亲这么说,辛月娘不再忍耐,抱着自己母亲嚎啕大哭起来。辛老夫人就这么轻轻抱着安慰。辛月娘在自己母亲怀里感受到莫大的安慰,发泄一通后,辛月娘抹了抹眼泪,钻出母亲怀抱,不好意思的拿被子盖住自己的脸。

辛老夫人拍了拍被子,“在娘面前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一害羞就朝被子里躲。”

“娘”辛月娘露出脑袋害羞的喊了一声,这一刻仿佛自己还是那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在娘怀里撒娇。

新老夫人坐起来揽过女儿的头放在自己腿上“月娘啊,我苦命的女儿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遇到了咱们只能认命啊!”

月娘就这么默默的被母亲抱着,没有说话。辛老夫人看女儿神态平稳就继续说道,“眼下,那徐三郎还不知道老二没有了,既然现在有个孩子替换,何必让他跟着伤心呢!再说这孩子也乖巧,反正老二已经没有了,这个就当自己的养着吧,以后还不是一样孝顺你们!”

“娘,我知道你们一方面不希望老二的事情影响两家关系,一方面也不想我沉溺过去,想让我借这个孩子振作起来,我知道的,我听你们的,从今以后这孩子就是我带过来的老二了,这事咱们就烂这在心里吧!”月娘趴在娘亲怀里,慢慢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苦了你了,想通就好,这事我们会烂在心里,就让它带到棺材里去吧!”

事情商定好后,辛家就真的开始把这孩子当亲外孙来照顾了,这样在辛家住了一个半月,徐福民把地里的事情都收拾好了,就和村里人借了牛车来接母子三人,徐福民看着辛家把二儿子照顾的白白胖胖一改之前瘦弱,特别高兴,连连对自己老丈人一家表达感激之情,“爹,娘,大哥大嫂,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们这一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什么好孝敬您们的,等过段时间种下的萝卜收成了,给你们装一袋过来尝尝,做腌萝卜,泡萝卜,萝卜干都行,做得好了留在在冬天也是一个下饭菜了”

辛家老爹拍了拍这个女婿,“福民有心了,今年咱们闹饥荒大家都困难,你哥给你们装了五十斤谷子,有难处了来找爹娘!”

提起这袋谷子,徐福民一个大男人都忍不住眼眶微红,“谢谢爹,娘,大哥大嫂”。

“福民,咱们一家人别说那些,走,大哥送你”辛家大哥辛柏庄说着就接过徐福民手上的谷子,往路口的牛车走去。

辛大娘心疼女儿,早早的去菜地里摘了一背篓的青菜,“福民啊,这菜不值钱,卖也不好卖,你们拿回去帮忙吃点吧,省的烂在菜地里。”说着就把菜筐也放在了牛车上。

告别了娘家人,徐福民带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看着相公高兴的眉毛都快飞起来了,赶牛车的时候还时不时逗一下老大和老二,辛月娘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告诉徐福民。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辛月娘就拿出了一块玉佩来,原来当时辛大嫂捡到孩子也没有多注意,只是把外面的襁褓换了,根本没来得及看里面有什么,等孩子到辛月娘手上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孩子随身还带着东西。

辛家人为了让辛月娘和孩子多相处,就让辛月娘一手包办的小良辰的生活,有一天辛月娘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才发现这孩子竟然还贴身带了一块玉佩,当时虽然是在自己娘家但是辛月娘也没有声张,而是悄悄的把玉佩藏了起来。

回到家,想到家里现在吃饭都困难,辛月娘拿出了玉佩,“孩子他爹,你看这是啥?”

徐福民接过玉佩一看,这玉佩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色泽明亮,没有一丝杂质,“月娘,这玉佩可不差,在哪里捡到的啊?可别是赃物,一不注意吃了官司”

听徐福民这么说,辛月娘也有点害怕,但是一想大嫂说的情形,带着孩子的那人十有八九已经死了,现在死无对证,应该不会有事,也就放下心来,“孩子他爹,应该没事,这是我无意间在鸡头山捡到的,你想那个地方那么偏,说不定是那些成日闲着没事的富家公子游玩的时候掉的呢,要不咱们去当了吧!”

“鸡头山那里确实偏,去那里的多半也就是咱县城的人,去当铺很快就能被发现,要不我们去临县看看?”

“行,既然都已经借了牛车了咱们索性再借一天,到扶绥县去当吧,大地方还值钱些!”

“是这个理”

夫妻俩商量好后,第二天天空微亮,借着月光还能隐约看着路,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赶着牛车去了县城。

在县城里问了好几家,终于比对了一家给的比较高的,其实太久了这个老板记错了,当时夫妻俩拿着这个玉佩去的时候,老板看了很久,还确认的问了一下,“这么好的麒麟玉佩,你们真舍得当啊?”

徐福民做出不舍得样子看着掌柜,“这遇到了紧迫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你也知道今年到处都受灾,妻儿老小等着呢!”

“既然你们确定了,那你们这是活当还是死当?”

徐福民一听这话,也没有犹豫直接问,“活当什么价?死当又是什么价?”

“活当十两银子,死当十五两银子”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辛月娘惋惜的看着徐福民,假装家道中落的人家,“孩子他爹要不还是死当吧,以后咱们也没有佩戴玉佩的机会了”。

徐福民像是下了某种决定一样,对当铺老板说,“行,听娘子的,掌柜的那就死当”。

接过当铺老板给的钱,夫妻俩本想去县里买点米粮带回去,结果发现县里的东西比镇上贵多了,夫妻俩也不敢乱买什么,只能买了六个馒头在路上吃,又喂了牛一点草食,就赶着牛车回去了。

回到家已经是月亮西斜后半夜了,一家人疲惫不堪,两个孩子一个赛一个好带,徐良锦只是在路上拿了个馒头给他,就自己一路慢慢吃着馒头看着路边的风景,看累了就乖乖睡了,徐良辰更是吃饱了就睡,俩人没有带娃的兵荒马乱只有旅途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