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后带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出海钓鱼(第1页)

早上七点钟,大雨终于停了,连续下了五个小时。早晨陈红起床开门,院子里落了一些树叶。

她先去后院看看鸡鸭,雨后天气凉爽,鸡鸭精神抖擞,咯咯嗒、嘎嘎嘎开着早会。

“你们过得真舒服,吃喝不愁,三宫六院,妻妾成群还不用计划生育!饿了有人喂,病了有人给治,啥心不操,一生幸福!”陈红边给鸡鸭添食加水边哄着鸡群说。

喂完鸡鸭检查一下菜园,菜架子架得不高,昨夜的风对它们没有影响,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叶子变得又绿又亮。

陈红把前后院子的树叶打扫到一起装筐里倒进化粪池,都收拾干净!回屋洗漱完先去厨房把粥煮上,又煮了2个咸鸭蛋。

起煤气灶放平底锅倒花生油,趁热锅的间隙,盘子里打2个鸡蛋打发,取2个馒头切片,油热用竹筷把馒头片滚蛋液放平底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关火,香煎馒头片就好了。

大锅里取出咸鸭蛋凉水激凉,一切两半装盘。米粥撒一把小青菜出锅盛入碗里。把粥和饭菜放入托盘再放2双筷子2只汤匙,端回堂屋摆好饭桌。

回卧室喊儿子起床洗漱吃饭,“妈妈,昨天晚上下大雨了吗?今天真凉快!”

“是的,昨天晚上的雨下得很大,今天你玩的时候不要靠近小河沟,河沟的水都满了,很危险的。”

“好的妈妈,我不去危险的地方玩,吃过饭我去爷爷家,王新和小豪都去找我,昨天我们约好了。”

陈红和儿子说着话:“那你去的时候,带上一些小饼干小面包,再拿上两板酸奶,饿了的时候和小朋友分着吃。今天你们准备干什么?”

于洋和妈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妈妈,昨天我和爷爷拔草的时候,发现院子里有很多蚯蚓,我和王新小豪说好了,今天我们要挖蚯蚓给鸡吃。”

“那你们注意安全,别伤到手,吃东西的时候,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地上有很多眼睛看不见的小虫子,不讲卫生把虫子吃进肚子里,就会肚子疼。”

“妈妈放心,我们都是讲卫生爱洗手的好孩子,一定会注意的。”

陈红嘱咐于洋:“在爷爷家要听话,不要调皮,爷爷年龄大了,不能让他生气。”

“知道了,我还帮爷爷干活了呢!”

陈红表扬儿子:“是吗?那你太棒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吃完饭,于洋自己收拾了一个小篮子,里面放上零食,提着去老宅了。

打发儿子出了门,陈红开始收拾厨房,打扫卫生洗衣服。忙完八点了,现在刚下过雨也不能上山,路太滑了,容易摔跤。

看上午没啥事了,陈红也在家闲不住,把三轮车的雨布揭开晾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从杂物房取出钓鱼竿、钓箱、抄网,增氧机,都装上车。

厨房冰柜里取出一包猪肝条,换了衣服鞋子,戴上遮阳帽,带了两付防滑硅胶手套,全副武装地骑车去了村里的码头。

村里的码头已经没有几艘船了,大船不在这停放,小船很多已经出海了。做为渔民都知道风雨过后的天气,鱼比较多容易上鱼,大家能出海的都出海了。

现在是禁渔期,近海不允许用网、下笼,渔民们在近海只能钓到很少的鱼。小船不抗风浪,出不了远海,近海又污染严重,加上前几年下绝户网、炸鱼、电鱼手段频出,近海渔业资源濒临灭绝,大家平时的收获很少。

有时候卖的钱都不够油钱,所以造成了大批青壮年出门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的现象。

很多人家不再从事捕鱼行业,渔船卖不出去,码头上、海滩上到处都能看到报废的渔船。铁船还能当废铁卖点钱,木船只能任由它风吹日晒腐烂后捡回家烧锅底了。

国家从1997年实行伏季休渔期政策,直到现在效果也不太好,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的渔民除了打渔没有其他生计。

海边渔村可耕种土地很少,大部分除了海就是山,没有别的出路,春壮年只能出门打工。

为了生计也有很多人下海偷偷捕鱼,和渔政部门打起了对台。

好在从今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渔民的补贴,给海洋资源提供了休养生息的缓冲时间。

以后的20年,海洋资源渐渐丰富,渔民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过了,渔村的旅游项目也欣欣向荣。

陈红把三轮车开到自家渔船的泊位,把三轮车上的东西运到船上放好,又喊了加油的小车来给加满柴油,锁好三轮车就上了船。

启动发动机,陈红独自一人开船出了海。陈红家小船能乘载4―6人,有一大一小两个活水舱。

整船长长12米,宽2。5米,安装了一个驾驶篷,2―3个人作业是很舒适的。

陈红已经十几年没出海了,决定还是谨慎点,在近处找个钓点钓点鱼,找找手感练习一下,等熟练了再开远点。

她一直往北开,记得以前北边有一个小的礁石群,因为地形复杂很少有人去,陈红径直向那里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