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切割钢板最快的方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章完结19(第1页)

着那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手上,在我对面坐下了。wei

“托尔斯泰有一个中篇就是专写死亡的,你看过没有?”我想起了《伊凡·伊里奇之死》。

“中篇?没看过。叫什么名字?”

“《伊凡·伊里奇之死》。”我说,“如果一定要找出一部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我认为就是这篇了。”

“是吧?”她显然很惋惜自己没看过,“托尔斯泰三大长篇我都看了,这个中篇却没看过。”

“托尔斯泰三大长篇你都看了?”我真他妈惊喜异常。

“是啊,很奇怪吗?”她说得很平淡。

“连《战争与和平》后面那些议论你也看了?”

“对呀,一字不漏看了。很奇怪吗?”

“太好了!”我叫道,“我特别钦佩托尔斯泰!”

那一刻,我和她都欣喜异常。你要是遇到一个与你有共同阅历(我是指阅读经历),心中都生活着那么一群人物,你也会欣喜得要命。我们就开始谈论托尔斯泰,谈论《战争与和平》,谈论《复活》,谈论《安娜·卡列尼娜》,真他妈太开心了。我要想在这混账zs大学里找到一个人谈这些,比他妈大海捞针还难。在大学里真正下决心读名著的人没几个,即便是中文系那些混账教授,也不见得都读过托尔斯泰的著作,其它专业的教授更别提了。

我和她谈《安娜·卡列尼娜》谈了很久,我俩都特别喜欢这部小说。谈到安娜自杀时,我们又谈到了死亡。

“哲学就是预习死亡,是吗?”她说。

“对呀,柏拉图说的。”

“我天天都在预习死亡,”她幽幽说;当时我没留意到她那一腔幽味。

“我也是,”我说,“自从我爹去世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死亡。”

“你爹去世了?”她很惊讶。

“去年去世了。”

“什么病呀?”

“癌症,——肝癌。”

“喔,绝症!”她叹了一下,脸上又闪过一丝凄迷。

过了一会儿,她问起我家里的情况,我都告诉她了。她也把她家里情况跟我说了,她父母都还健在,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搞什么核物理研究的,已经成家立业。我问她,她和那个香港男人是怎么认识的,她就简单说了说。她毕业那年,也就是三年前,只身来广州,一下火车就被抢了钱包,一时衣食无着,只好找一家酒店去吹长笛,暂且过一段时间。就是在那家混账酒店,她认识了那男人,半年后就跟他结婚了。结婚后,她才发觉那混账男人有很多女人,至少有四十个,分布在珠三角每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中山等等,到处都有。

“他不可能跟每个女的都结婚吧?”我说。

“当然不可能。他有老婆孩子在香港,在大陆就只跟我一个人结婚。”

“那混蛋是不是钱多得用不完?”

“前几年还好吧,现在有点走下坡路了。”梦儿的口气在我听来完全是中性的,没有任何褒贬,这也可以称得上一种超然。

我没再问什么,沉默着。她也沉默了下来。当然,你只要愿意,也可以说沉默才是真正的滔滔不绝。

“你有女朋友吗?”沉默之后,她突然问。

“有,”我等了一会才说。不知为什么,她问我这个问题,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