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海碑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暮臁?br>

鲁军是杀红了眼,列行军是哭红了眼。

来时的十万列行军被逼进大山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四万的兵力了,天寒地冻,尤其是在这寸草不生的山顶,还有战斗力的将士不足三成。

数量稀少的帐篷由伤兵住着,就连主帅刘衍也将帐篷让出来与将士们一起挤在山洞中取暖。

大家的表情蓦然,列行军征战沙场二十年,还从未摔过这样大的跟头。没有一个人会去质疑和责怪主帅,他们的主帅从六年前就一直呆在军营了,可以说是他们看着他长大的。

刘衍从火堆旁起身往里走了两步,裴叔东跟着起身轻轻喊了一声:“殿下。”

他微微偏头,看到自己副将的脸上除了担忧并无责怪之情,眼眸顿时饱含沉痛,紧紧咬着牙在山壁上用力捶了一拳,沉声道:“我怎么就没想到?!”

“殿下,当务之急应该是想办法突出重围啊!殿下,我们四万将士都凭殿下调遣,大家都是铁铮铮的汉子,无论生死绝无怨言!”裴叔东高声道。

他这话说的实诚,但刘衍还是被他话中的几个字刺痛。他紧紧闭着眼,脑海中全是挥之不去的四万,怨言,生死这几个字。

翛然睁开双眸,眸中的悲伤在一瞬间褪去,刘衍转过身用坚定的语气说道:“拿地图来!”

裴叔东目光一跳连忙应了一声,将地图递到他手上,亲自从一旁的亲兵手中接过火把,尽量贴近他,方便他看得清楚。

“鲁军现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兵力?”刘衍看到地图眉心就皱了起来。

“山腰上山脚上都是他们的兵,山腰上有两万,山脚下还不知道,但根据他们的营帐来推断,估摸着有三四万人。”裴叔东将地图上的几个点指给他看。

刘衍神色凝重地默了一会才道:“东坡南坡是陆地,北面和西面环绕着长临河。西北方向应该不会安排很多兵力,我们可以从那里撤离,沿着长临河撤到玉林山上去。在玉林山和新阳的援兵汇合。”

裴叔东眉间微蹙,手指在山坡北面划来划去,刘衍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了?”

“殿下,这边的路可不好走啊,我们这么多人目标大,行军路程慢,而且我们根本没有船只啊。”裴叔东提出异议。

刘衍正要说话,一个音调不高却很有力度的声音从洞口传来:“殿下在吗?”

裴叔东高声回应道:“什么事情?”

那人却已经走到了面前,裴叔东显然不悦:“谁让你闯进来的?不知道这是殿下议事的地方吗?”

刘衍借着微弱的火光看向那人,只觉得他身姿挺拔如树,面色淡定如兰,看他衣着却是普通士兵,不免有些意外。

“禀殿下,我是前军谢将军营下的,前来献策。”那人无视裴叔东,对着刘衍微微顿首。

刘衍见过太多献策的人,无一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来。可在他身上却看不到什么野心和贪欲,反而透着一股压迫人的气势。他不由得紧张起来,空下来的手偷偷按住剑柄,目光一紧问道:“你说你是谢将军营下的,他怎么不引荐你来?这不是太不符合规矩了吗?”

那人目光浮动,看了看裴叔东,有些好笑道:“殿下忘记了吗?谢将军已经战死了,如何引荐?”

刘衍一怔,带着些许愠怒看向裴叔东,裴叔东黑着一张脸,避开他灼热的视线不再说话。

刘衍将目光从裴叔东脸上移到那人脸上,盯了一会,发现那人不躲不避,毫无畏怯之心,忍不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楚沉夏。”

刘衍听到这名字,心口陡然一跳,楚沉夏,那么熟悉那么相似,嘴张了又张,还是没有问出口。

“我认为此刻应当集齐所有兵力,一鼓作气突破鲁军的重围。”楚沉夏的视线落在刘衍手中的地图上。

裴叔东第一个跳出来反驳:“荒唐!简直可笑,这么愚蠢的点子你也说的出口?我们的兵力还不足鲁军五成,怎么和他们正面交锋?”

“不然呢,难道裴将军打算死守在这山上吗?据我所知,我军的粮草远远不足三日。”楚沉夏扬声道。

裴叔东被他这话一呛,抽了抽嘴角道:“我们的援军很快就来了,只要再撑多一天。”

楚沉夏眉间一挑,冷冷道:“裴将军以为,援军还来的了吗?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

“什么?”两人脸色皆一白,刘衍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山腰上的鲁军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山脚的大多都是空帐篷,殿下觉得他们的主力军去了哪里?”

裴叔东插嘴道:“你怎么知道?”

楚沉夏不作回应,等着刘衍回答,刘衍沉吟了一会道:“难道。。。难道他们直接去了新阳?”

裴叔东手中的火把剧烈一晃,惊道:“去了新阳?怎么会去新阳呢?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将我们剿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