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海碑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部分(第1页)

刘衍虚乏的目光忽然一凛,重重责备道:“胡说什么?!她一个弱女子能搅出什么事来?我连他鲁国都能灭之,还惧她一个多病的公主不成?以后说话前,想想清楚,免得祸从口出。”

陆执放开扶着刘衍的手,惶恐着行礼,连连道:“是卑职的错,是卑职错了,还请殿下责罚。”

“你站在这风口做什么?”一个女声忽然从身后飘来。

刘衍回身去看,见是半容,忙笑道:“孙大夫,是我的不对,我这就回去了。”

半容却没陪着他笑,一张脸紧绷道:“你难道不知道这次的伤牵动了旧伤,你再这样不听劝,你这条腿,我是绝对救不回来的。”

刘衍动了动左腿,确实有些痛,但并不影响他的行走,还想出言反驳一二,可见到她的脸色,还是忍了下来,做出一脸受教的样子,在陆执的搀扶下缓缓往大殿的方向走去。

走了两步,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向半容,半容受意,朝他走了两步,却见他有些犹豫,似乎不知道该不该说。

半容见他这个样子,顿时想起了那日他要自己做他侧妃一事,忙绷着脸道:“殿下还是早些回去吧,有什么话以后说也来得及。”

刘衍挥了挥手,陆执也是明眼人,缓缓松手,站到了稍远处,背对着他们,尽量不打扰到他们。

“你老实告诉我,永明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半容惊觉他不是那个意思,脸上现出几分窘迫,可看到他眼中真真切切的担忧,又有些喜意,却还是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如果我能知道,也许就能令她多活几日了。”

“多活几日?”刘衍重复问道。

半容点了点头,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目光一震,沉声问道:“她能活在这世上的时日竟是用区区几日来计算?”

她依旧茫然地点了点头,同样失意道:“公主这些年过得十分不容易,我都不知道她死里逃生了几次,她现在这个情况,我每天晚上都很担心,我怕她第二日醒不来,再也看不到阳光。”

半容仔细打量刘衍的神色,心中微微一动,脱口问道:“殿下对公主这般关心,怎么从前那样待她?”

刘衍猛地抬眸看她,眼中带着怒意,沉声道:“我关心她是因为她是太子妃,而不是因为她是永明,你明白吗?”

“明白了,殿下问也问了,该回去了。”半容再次催促道。

第一百章 负气驰马

楚沉夏明白,皇帝急着将刘衍留在鲁国的用意,虎破一案,皇帝深知刘衍脱不了干系,群臣的意见他也无法视若无睹。

将他派到鲁国,做个鲁恭王,乃是明贬暗升,群臣见他如此包庇太子,自然不会再说什么,说到底,皇帝内心还是十分疼爱他的。

如今只要将鲁国治理好了,等将来回了建康,刘衍便有了与其他皇子对抗的实力,这种力量大到令其他皇子无论如何也反抗不了。

在黄陵,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皇宫的人比东宫多了几倍有余,鱼蛇混杂的更加,楚沉夏和刘衍也更为小心翼翼。

最令人头痛的便是,鲁国是一座空城,无人的空城,如何能令它强大起来?

在楚沉夏的建议下,刘衍发出了告示,凡是一年内生子的奖励房屋一间,生女的奖励田地一亩,三年内生子的奖励牛三头,铜钱一贯,生女的奖励猪三头,米十斤。

告示一出,齐国和南宋的百姓纷纷涌到了鲁国,大多是一些清贫人家,这样的好处他们活了这么久还从未听说过,虽然有些怀疑,但终究抵不住这诱惑。

一时间,鲁国便热闹了起来,刘衍整日批阅奏折忙得焦头烂额,楚沉夏也没闲着,亲自带着百姓下地,传授播种之法。

时间荏苒,转眼间,过去了三个月,虽然刘衍远在黄陵,对建康的局势却十分了解。

自己走后,庆王慢慢坐大,甚至权倾朝野,不知父皇是年纪大了糊涂了还是庆王掩饰的太好,居然对自己手上流逝的权利不作为。

三个月以来,许多位大臣接连被庆王诬陷,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皇帝还是听信了庆王的话,半句话都未令人反驳,直接将他们贬到了鲁国。

刘衍有些担忧皇帝,楚沉夏却十分开心,这几位大臣都是十分有才干的良臣,独善其身不与人为伍,当初在建康时挖都挖不来,如今竟然送上门了,岂不乐哉?

刘衍听完楚沉夏的解释,内心喜忧参半,一方面是喜皇帝对他如此疼爱关心,并未真正放弃他,另一方面是担忧皇帝如今在建康的处境,他真的不知道庆王会不会举兵谋反。

加上这些贤臣,仅仅这么些时日,鲁国就已被治理得颇有成效,一座死城竟然成了一座活城,消息传到建康的时候,除了皇帝比较欣慰,庆王等人颇为眼红。

刘衍顿笔抬头望着殿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陆执小声提醒道:“殿下?”

“哦,没什么,你让沉夏过来。”刘衍回过神,又接着低头写。

按照礼法节制,服侍刘衍的人应该是内监才是,可他却让陆执留在了自己的身旁,无论刘衍在哪里去干什么,身侧总是立着陆执。

有几位大臣实在忍不住,提了一回,那陆执倒是颇为大义,拍着胸口说要去净身,把刘衍吓得不轻,刘衍自然不会让他去净身,对诸位大臣解释了几句,便不再提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