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老婆是唐朝公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文会(第1页)

zq,~;SL一夜无话。今日便是文武英雄会。完颜亮的旨意一早就被送到了驿馆诸国使臣手中。按照完颜亮的安排,上午是文会,下午至夜间是武会。文会分诗词文章、丹青算术,地点是在皇宫前的一块广场内。武会分斗阵和斗将,地点则在开封城外诸国护卫驻扎的营地旁。小院内。众人吃罢了早饭,在何洪的带领下各自都穿着一身崭新的官袍,昂首挺胸前往驿馆前皇宫安排的马车处。片刻后,诸国使臣纷纷到场,众人登上各自的马车向皇宫方向驶去。此时的开封街上早已是人头攒动,今日举办的英雄会早已传遍开封城,并且皇帝特地将比试之地都选在了开放之所,让自己的臣民前来观瞻。皇帝的用意在于彰显金国的强盛和地位,同时也为了宣扬皇帝的国策:让臣民知道汉人的学问有大用。半个时辰后,众使臣陆续到了皇宫前面的比试场地上。场地内,多张文案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案上文房四宝俱全。在这些文案的前方,摆着龙椅和两张长桌,长桌后面,各自跪坐着两名白发大儒。使团到齐后,宦官们开始引着各国使臣分案而坐。场地外,来此观看比试的开封百姓将场地四周围的水泄不通,有多队金军正在维持着秩序。不多时,皇宫宫门大开,完颜亮在一队皇家护卫和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走出了皇宫。完颜亮一出现,百姓们纷纷跪地,“参见陛下!”

之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诸国使臣也纷纷起身见礼。当然,那些小国,特别是高丽和日本的使臣是跪着的。看着身前跪倒的无数人,完颜亮的脸上满是笑容,他豪情万丈道:“免礼,起身!今日朕与诸国英才共襄盛举,办此文武盛会!今日俗礼皆免,朕当与民同乐!”

“陛下英明!”

“爱民如子莫过于我大金皇帝陛下!”

“谢陛下!”

百姓们纷纷站起身叫好。完颜亮挥手压下百姓叫好声道:“朕办这文武英雄会之意,是为了让朕的百姓知道,我金国虽勇冠天下,但亦需多学些学问!”

“有了学问,便知忠孝仁义;有了学问,便知天高海阔;有了学问,便知过去、晓未来!”

完颜亮张开双臂大声道:“我大金煌煌盛世,天赐福缘于朕的百姓!我大金兵锋所指,举世无敌!你等有无必胜之心,让我大金提笔研磨,亦冠绝天下?!”

“有!有!有!”

百姓们热血沸腾。“好!”

完颜亮大笑道:“我大金虽学文之日尚短,但我大金却是不惧!今日文会,我大金想胜不易,不过朕不怕!朕有你们!”

“朕相信日后你等必会想起今日之文会!朕相信日后你等必会因为今日而奋发图强!朕相信日后诗仙词圣皆是我大金子民!”

“大金!”

“大金!”

。。。百姓们彻底被完颜亮鼓动了起来,叫喊声直冲天际!完颜亮身后的文武百官也躬身道:“陛下英明神武,不下尧舜!”

一时间,场地内外气势如虹!声望获得一波加持的完颜亮缓步走到龙椅前,可他并未落座,而是转身向着两位白发大儒拱手道:“今日文会,有劳二位夫子评判优劣。”

两位大儒起身拱手道:“不敢,臣定当尽力。”

完颜亮在龙椅上坐下,大手一挥道:“文会,开始!”

。。。。。。第一场比试,比的是诗。此时正值入秋,正是菊花怒放之时。两位大儒便以菊花为题,将题目书于纸上传与诸国使臣。众使臣有的即刻动笔,有的皱眉深思,有的目光呆滞,有的生无可恋。大宋使团由何洪首先应战,只盏茶功夫,何洪便落笔成诗。而一同成诗的还有金国翰林院的的一名翰林(金国模仿的大宋官制)。两首诗作几乎同时交到两位大儒案桌上,两位大儒看后连连点头,并将诗作献给完颜亮,完颜亮看完也是赞叹不已。完颜亮夸赞了一番后将诗作交与万奴,让万奴诵读。何洪所作诗为: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明丘濬所作“咏菊”。(无耻的文抄公作者给历史上诸位大家跪了,借用借用。。。)金国翰林所作诗为:一团金黄一团紫,恰如彩霞落凡尘。虽有暗香醉人心,却是深秋落叶时。(作者胡诌的。。。完全不能和上面那首诗相提并论,求轻喷。)金国百姓们大都听不懂,可不妨碍他们看热闹的热切心情,纷纷叫好。完颜亮身后的一些文官听闻这两首诗也是面露欣赏之色。金国翰林得了完颜亮的夸赞高兴不已,他是金国少有的读书种子,仅仅读了数年便跻身翰林,如今入了完颜亮的眼,日后前途便不可限量。而何洪则是闭目静坐,等待评判。比试定时为一炷香,一炷香后,诸国使臣也纷纷交了诗作。包括西夏吐蕃在内的不少使臣所作诗文差强人意,两位大儒看后都微微摇头。万奴诵读后,虽有懵懂的百姓在叫好,可还是有不少使臣低下了头。能来金国出使的使臣们作为耍嘴皮子的角色,自然具备一定的文学能力。虽然写的诗不好,但他们读的书多,欣赏能力还是有的。诸国之中,有两首诗引得众使臣和金国官员侧目。这两首诗是高丽和日本使臣所作。其中高丽使臣所作的诗句为:大金气势如盛菊,万紫千红惹人羡。臣谢陛下隆恩赐,愿为金皇麾下臣。日本使臣所作诗句为:一叶两叶三四叶,白色红色金黄色。皇帝赐我好菊花,我当好好带回家。(胡诌乱写的,作者用尽了洪荒之力来恶心小西巴和小八嘎。)这两国使臣皆是跪舔当世强国的舔狗。虽然诸国使臣和金国官员都对这两首诗撇嘴不屑,但完颜亮倒是心情不错。两位大儒经过评判后,何洪毫无争议地赢下这一局。金国翰林虽是落败,不过在完颜亮勉励了他几句后,这位金国翰林依然满脸笑容地拱手退场。大宋首战告捷,得了一支小旗。。。。第二场比的是词。题目是完颜亮所定,方才两位大儒所用题目颇为文雅,因此完颜亮的题目是:沙场。这一场大宋使团由副使赵士程出战。看到题目时,赵士程心中便冒出一首非常著名的词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却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辛弃疾最终在现实面前,只剩下悲伤和遗憾。宋朝武人之殇、南宋北人之殇!赵士程磨着磨,心中满是感慨。如今虽是南宋,可又不是原来的南宋,辛弃疾还会有吗?有的话人在何方?不知不觉,赵士程已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