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带着空间回明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费扬古(第1页)

洪承畴指挥三路大军攻入昆明之时。

南明朝廷已经提前撤离了这里。当时李定国建议烧毁昆明城中带不走的粮草。

李定国治理滇中颇有成效,昆明城中粮食储备充足。

但是永历帝担心烧毁粮草之后,城中的百姓会被清军劫掠,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对李定国说道:“恐清师至此无粮,徒苦我百姓。”

永历帝的这个决策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即使李定国知道这完全就是资敌,也无法拒绝。

在洪承畴给顺治的奏报中就说过,昆明的存粮足够清军半年食用。

而此时洪承畴正在赶往昆明的路上。

入滇的三路大军,以信郡王多尼为统帅,这个多尼是豫亲王多铎和继福晋达哲所生的儿子。

此人倒是为人低调,作战勇猛,不过现在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多少统兵的经验。

此时他率军坐镇昆明,等待洪承畴的汇合。

另外两路大军吴三桂和卓布泰合兵追击南明的逃兵。

卓布泰是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封征南将军,他排行老二,三弟是大名鼎鼎的鳌拜。

此人从攻打李自成,就开始随军南下,有丰富的汉地作战经验,其与吴三桂也是老搭档。

但是卓布泰领兵作战的才能一般,几乎一直都是跟在汉军后面压阵。

另有总兵线国安镇守昆明南部,防备元江府。

这个线国安是孔有德的旧部,孔有德被李定国逼死之后,他就一直跟着洪承畴。

吴三桂与卓布泰的总兵力在五万人左右,他们一路上还要留守一部分兵力在交通要道。

此时追击李定国的总兵力应该只剩下三万左右。

从昆明到永昌,一路上还有楚雄、赵州、交水、大理、玉龙关等城池和关隘需要守卫。

这些城池依然还受到退走的明军威胁。

因为执行了撤退的政策,几乎各支明军都没有被歼灭,而是退到了山中,有的明军甚至是不战而退。

为什么是吴三桂和卓布泰两人合兵。

因为满清入关之后,大部分情况下都满汉搭配出兵,可以说配合,也可以当做监视。

李定国一路西撤,吴三桂率领的汉军追在最前面。

卓布泰以及他的满汉军在后方压阵。

在永昌城外战斗的时候,因为李定国的留守部队分散撤退,追击的清军也跟着分散。

这些清军中的一部分也在山中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