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灵界之门单职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第1页)

“叶指导,你来了呀。”村民们纷纷和叶指导打招呼。

这是村长昨天就和众人通知的,叶指导要来关心大家的春耕问题。所以常家村的村民们一大早就聚在了村口大晒场上,这也是常家村村民们平时集会的地方。

叶指导停好电瓶车,从电瓶车后边的筐里掏出一包东西:“大家麦子咋样啊?快收了不?”

“今年麦子还行,前阵子大雨还以为麦子要完了,没想到产量还能比去年多一点。”建华回答。

“建华你今年不错啊,我家可能不太成,麦子还是被水泡了,收成感觉要比去年低一些,但好在没低太多。”也有人处理不及时,还是让大雨影响到了麦子的收成。

“叶指导今年这收割机上面能提前帮我们不?我怕到时候抢不到啊。”也有人被春耕时机械紧缺的情况弄怕了,虽然最后是在政府们的帮助下,开了绿色通道,让那些大型器械能够顺利的来到田地之间。但夏收可比春耕时间更紧张了,夏收要是迟了,后面种植期就会被耽搁。

旁边的村民说道:“机械问题现在总不用担心了吧,这病都好了,早就进出自由了。”村民们觉得这病情早就已经过去,他们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其他的村民也纷纷应和,随着祛风草药剂的推广,那些烦人的程序也都消失,再也不用进个城,都得专门跑去卫生所做何(那个)酸了。现在他们这个小县城里也有了祛风草疫苗,要是真有什么事儿啊,去趟城里的医院就好了。前阵子还听卫生所的医生说,再过一周好像大一点的镇子也会给配祛风草药剂。

听了村民的讨论,叶指导大概心里也有了数,今年的收成还是能够稳定的,他将那包东西放在地上,又找村长去拿些旧报纸。

在等旧报纸的过程中,他也和村民们闲聊着:“大家都听过‘蓬莱灵界’没?”

再偏远的山村,只要有了网线,也能够汇入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之中。以往村民们都喜爱看电视打发时间,但最近的电视节目越来越不合他们的口味,短视频成为了他们最新的宠爱。

“我看到过。好像是说这一个牌子出的小麦粉,特别好吃,价格也贵上些,就是不知道有多好吃了。”

“我也刷到过,好像还是国家出的嘞。”

“不过我看说这个好像很难买。”村民们刷短视频也格外关注这些农业新闻,因此还有蛮多村民们都知道这个事儿的。

“叶指导,不会‘灵界蓬莱’小麦出种子了吧?”有的村民闻弦歌而知雅意,猜测叶指导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惊喜。

“这蓬莱小麦能卖多少钱啊,好种吗?”村民们更关心价格。

看大家越说越起劲,叶指导赶快拉回正题:“是‘灵界蓬莱’但不是小麦,是玉米种子。”这时候村长拿着旧报纸来了,叶子刀接过旧报纸铺在地上,将手里的塑料包打开,捧出不同的种子放在这些旧报纸上。

“这一次上面推广‘灵界蓬莱’的玉米种子,带来给大家看一看。有好几种呢,离播种还有些时间,大家可以再考虑考虑。”种子的购买完全是自愿的,而且叶指导身上也没有任何的业绩指标,所以他比较随意,没有任何压力。

往年村民们也有一起在农技站买的,这样子就可以直接送到村子里,省得跑一趟。有想自己种的,或者觉得农技站价格不合适的,也会自己到城里的种子店、农具店去挑选。

“这‘蓬莱’玉米种子咋样呀?”村民们并无不可,以前农技站也有推广新种子的,收成也都还不错。而且农技站的种子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找叶指导,他们会更了解这些种子的特性。

“‘蓬莱’玉米种子这次有好多种,不过我没有全带来,这次挑的呢,也是比较适合我们镇的种子。”“灵界蓬莱”的玉米种子研制成功后,已经通过农业部的各个渠道进行推广,但是这么多类型的种子,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种植,所以这就需要农技站和地方农业部门自己根据省市情况来进行挑选。

“这是饲料玉米,耐旱、好种,亩产预估会有4000斤左右。”叶指导指着左边的玉米,这玉米看上去微黄,种子很干燥,有一些粗糙。

“真的假的?我们这里也能到4000斤?”第一个种子就给村民带来了惊醒,饲料玉米产量的确比普通玉米高很多,因为口感很差,不适合人吃,常家村位于华夏平原地形上,地势比南方好太多,但是和柱州等地相比还是差了点,听说柱州那边玉米亩产都在1700公斤左右。

“这是上面给的数据,就算差点也会在3500斤以上。”叶指导回答。

“好哇,这新种子就是不一样啊。怪不得网上都在说这个‘蓬莱’。”常阿根凑近了仔细看玉米籽,时代不同咯,常阿根小时候种地的时候哪有买种子的,都是自己留种,产量当然也不高,一亩地有500斤就谢天谢地了。

科技发展,时代变迁,种植方式也不断变化。农机一代比一代方便,肥料也五花八门,就是这个种子现在都得买咯,自己留的种子可不行了。

即使把买来的种子留到第二代,收成也会大大降低。第一次能收2000斤,第二次就只能收1000斤了,而且还长的歪七扭八。常阿根不太懂其中的原理,他只知道现在每年都得在种子上额外花钱和功夫。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