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我只撩竹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式平台(第1页)

一个星期后,种花家和风帆电动车正式签订铅酸电池供货合同。

这也意味着种花家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正式踏出重要一步。

5月18号,种花家代工厂厂房正式投入使用,mp3代工流水线和铅酸电池生产线正式进入紧张的调试当中。

所有的一切都紧张有序的进行当中,但陈长流却是有点苦恼,坐在办公室内写写画画。

随着铅酸电池的投产,在终端销售业务上势必要和之前靠线上销售为主,实体店为辅的mp3终端销售有所不同。

那么种花家内部的组织架构势必要进行调整。

虽然现在可以说还没有达到必调整的地步,也可以让冯晓把这项工作给担下来,毕竟之前自己就给她画过饼,下一步让他负责终端消费业务。

当然,这也不是画饼,陈长流是有这想法。

但是随着种花家的脚步比他预想中的要快,他要想的问题也要更多起来。

比如公司高管、技术骨干以后的激励股权问题等等,这都是他需要提前进行考虑的。

公司这些管理人员之所以来到公司的原因之一,肯定是因为比别的公司有着更高的工资。

但随着公司越来越好,那么股权也是他们渴望的。

这么说吧,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没有了股权的激励,就意味着没有了做高公司利润的动力。

但是陈长流现在还没有考虑好,将来公司到底是走大多数公司所走的做强做大,然后Ipo上市的路。

还是走上一世华维那种不上市的路。

怎么说的,两种模式各有各的好处,上市之路可以轻易的获得到更多的发展资金,使得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一些。

并且上市公司可以使用股票或者期权,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忠诚度,避免成为他日的竞争者。

而不上市之路最大的好处是,陈长流可以按照自己所思所想的把种花家打造成自己所想要的企业,而不是因为上市后,受到资本的牵制。

说白一点,不上市陈长流可以牢的把控公司的控制权,在决策方面会更有效率,可以不受规范性和信息披露等等影响。

但如果是这样子,没有期权的鼓励,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无法留住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才,即使留下来他们对于公司的忠诚度也不怎么样。

当然,这些最终的原因还是利益的问题,即使如华维那样,把大多数的利润分给所有人,照样有大把高精尖的人才流失,因为他们想获得更多。

谁不想像原时空阿里芭芭那样一上市,就制造出了一大帮的亿万富翁,谁都想获得从龙之功。

但这段时间陈长流在思考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能给到管理层股权激励,让他们的口袋厚起来,同时自己又能一言堂的决策公司。